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DouglasAagard|美国

01搬家

纠结了快一个月,换工作室的事情总算有了着落。原本只是在换与不换之间纠结,没想到,房东有别的打算,不再续租,反而帮我做了决定。

新选的工作室在现在工作室的楼上,选择它,是因为看房的那一天,被铺满地的阳光感动到。始终是感性大于理性的人,原本准备换个更大的咨询室,却仅仅因为被充沛的阳光吸引,选了同户型的房子。

这几天,心情在不舍与期待间摇摆。

一面对旧的工作室依依不舍,一面期待着新工作室面世的样子。布置工作室的时候,几乎身边所有人都在跟我说,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装饰上,毕竟只是工作的地方。

就像很多人说,租来的房子将就就好。

但将就的终究不是租来的房子,不是工作的地方,而是自己的心。在这一点上,我舍不得委屈自己,想要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地方,认真对待走进这里的来访者。

这是一种态度。

助理小妞说:“姐,你是我见过最用心生活的人。”

我回:“人最应该好好对待的是自己。”

浅显的道理,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常常在咨询中,见到一些来访者,会轻易地说出老公的喜好,孩子的兴趣,甚至同事最爱吃的口味。可当我问她,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的时候,她犹豫了。

这个问题,她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我们学习过很多的事情,到现在,愈发觉得,真正要学习的是那些最基本的事情,比如,如何爱,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不随波逐流,好好待自己。

附一张装修现状图,有种空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独活

有来访者问我,人可不可以不与外界相处,认真独活。

说这话的人,大多都在人际关系中失望过、被伤害过。有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他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美好的。

毕竟,那些与他们最亲近的人,也在伤害他们,吞噬他们。

但是依然想对他们说:你目之所及的世界,只是很小的一隅。这个世界上,依然有许多美好,许多善意,等着你。

你要做的是相信。

别因为曾经受过伤,就拒绝更多的阳光进入你的世界。

现代人似乎越来越容易独活,毕竟,吃饭、出行、购物都可以被手机软件承包,但越是如此,越要警惕自己真的活成一座孤岛。

与人的相处,除了获得温暖与支持,还有认知上的突围。太执着于自己世界的人,容易被自己的视野控制,在情感和认知上都变得狭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选父母

毕淑敏老师的文章《你的父母》。重选父母,是她和来访者做的一个小游戏。

文中,她提到,有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父母都是贫苦的乡民。

在重选父母的游戏中,他令自己的母亲变成了玛丽莲·梦露,父亲变成了乾隆。

这个孩子,母亲丑陋,父亲有点小手艺,但依旧不过是草芥。所以,他选择了极致的美和极致的权力作为自己的父母。

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跨越国籍和历史的组合,攫取了威权和美貌的叠加,背后是不切实际的奢求,真实意图是舍弃自己的努力却可以获得一切。

最近这些年,我们对原生家庭的讨论愈多,似乎对父母的不满也就愈多。

对于从小遭受父母抛弃、身体或精神虐待的孩子来说,我支持他们控诉父母、因为表达愤怒是他们解决自己问题的必然出路。

而对于更多嫌弃父母不够富裕、不够美貌、不够有权势的人来说。控诉的背后皆是欲望。

我们讨论原生家庭,终究是为了看到来路,找到出路,不是为了指责和控诉,更不为一些无谓的欲望买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是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我们应该学会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不越界去解决别人的课题,也不轻易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学会课题分离,是解决人际问题的基础。

比如,妻子想让老公戒烟。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把别人的课题当作自己的课题”。不管彼此的关系多么亲密,我们都必须认识到,没有人可以替代别人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

干涉太多的结果,不是问题得以解决,而是关系破裂。

对于别人的课题,我们最多只能做到建议、提醒与分析利弊。

对于自己的课题,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倾听别人的建议,但终究要把选择权握在自己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自我欺骗

人是最懂得自我欺骗的。

买了一个贵的东西,虽然不喜欢,但是也拼命说服自己:它是好的,我是喜欢它的;

付出的感情,哪怕遍体鳞伤,也费力去找寻这感情的有益之处;

做出的选择,哪怕事后证明是错的,也安慰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怎么办呢?

承认自己错,终究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