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主要包括打造文化和旅游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发展,促进“大文旅”融合发展,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强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共建共享,加强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合作,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环境等十项内容共37条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州将打造世界级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

资料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促进“大文旅”融合发展,《措施》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文旅融合主题功能区发展,大力培育“文旅+”新功能三方面着手。其中创建旅游示范区上,重点围绕“一江两岸三带”等优质文旅资源,建设一批开放式旅游目的地、公共滨水游览区、景区化的“绿道”“碧道”“云道”“南粤古驿道”,推出一批网红打卡点和“最广州”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广州市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把番禺区打造成为全域旅游建设范例。结合各地文旅资源优势,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构建文旅一体、景城一体、城乡一体、产城一体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建设一批文化特色鲜明、融合要素聚集、发展成效显著的高端主题功能区,打造世界级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推进中共三大—农讲所片区红色景区板块建设,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进广州塔—花城广场—琶醍片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板块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推进黄埔古港—南海神庙海丝文化板块、白鹅潭—太古仓—聚龙村—广钢遗迹近现代滨水工业文化创新板块和花都—从化—增城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板块建设,加快北京路文化核心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天河路商圈、汉溪长隆万博商圈、西关文商旅风情区等文商旅融合发展,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推进“文旅+农业”融合,建设一批集农耕体验、田园观光、教育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推进“农民进城、市民下乡”文旅体验活动,建设一批旅游文化特色村镇。推进“文旅+工业”融合,发展厂区体验游等工业旅游产品。推进“文旅+体育”融合,在足球、马拉松、网球、羽毛球等专业品牌赛事中融入文旅元素,充分利用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资源,推动赛马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文旅体融合发展的综合型产业。

为推动多业态“大众消费”,《措施》鼓励挖掘岭南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游、民宿游、康养游等短线旅游产品,举办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节庆活动。发展健康养生旅游,推进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开发温泉、山地越野、户外露营等康养产品。推动民宿有序发展,完善休闲度假、乡村体验等功能,建设一批精品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文旅发展的“助推器”。《措施》要求完善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文化馆(站)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省“三馆合一”项目和广州文化馆、美术馆、粤剧院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红色文化设施、革命遗址保护建设,加大海丝文化场馆建设力度,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有效供给。

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新基建。加快建设文化和旅游数据中心、广州文化云平台,完善文化和旅游产业“云、网、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完善文化产业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所需基础数据、计算能力和模型算法,推动传统文化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加强手机软件(APP)、小程序等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互联互通。主动对接广州数字新基建,用好相关平台、技术,支持文化文物单位、景区景点、主题公园、园区街区等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在商业网点建设一批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数字文化和旅游体验设施,升级一批智慧景区。充分利用5G等技术建设智慧旅游平台,提供“智能化、预约制、非接触”服务新体验。

扶持开发重点文旅项目。推进“粤文化”等综合文旅项目、文商旅融合发展项目、数字文化创意小镇、旅游文化特色村镇、免税综合体、影视基地、数字出版基地、版权贸易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综合开发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优质资源,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支持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引入博物馆、影院剧场、文创商店等文化设施,与艺术团体合作,建设文旅剧场。

《措施》对入围省、市重点项目的旅游业用地(含高端酒店项目),给予土地储备、农转用指标、项目审批、基础设施配套等优先支持。重点文化产业用地的出让起始价格,按照相应地段办公用途和市场评估地价综合拟定。支持将旧厂房、仓库改造成文化创意场所,落实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对原属划拨用地用于建设非营利性文化创意场所的,继续保留划拨用地用途,不征收相关土地收益。对历史建筑合理利用为文化创意场所的,按照市关于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享受相应政策支持。支持城市更新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按照相关标准配套公共文化设施。社会投资建设非营利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由属地区政府出具非营利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意见书,经市主管部门认定后,对其建设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并由所在区主管部门监督保证其非营利性质。

广东建设报记者 廖惠康

◎ 编审:张晓琴

◎ 美编:彭一哲

◎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