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的来龙去脉7:惨痛教训:从反面诠释何谓爱国和正义

作者:桅杆

正面慈禧:晚清时期,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和最终决策者是慈禧。因此,研究和讨论庚子事变,不得不说说慈禧。近代以来,慈禧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基本都是负面的。但是人都有两面,慈禧也不例外。历史上的慈禧与武则天颇为相似(只是没有做皇帝),在早期算是有胆有识,非常干练,能力和手段都是可圈可点的。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英法联军逼近北京时,咸丰帝决定逃往热河避暑山庄,年仅26岁的懿贵妃慈禧极力谏阻,极力恳求咸丰留京抵抗,以振民心士气。为此触怒了咸丰,险些引来杀身之祸。清王朝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后,慈禧深以为耻,力劝咸丰废约再战。当年11月2日,离咸丰帝驾崩仅70天,懿贵妃慈禧(并非皇后,因她是咸丰唯一儿子同治皇帝的生母,在咸丰去世后与皇后慈安并尊为皇太后,称西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宫廷政变(即辛酉政变),一举干掉顾命8大臣,两宫垂帘听政(同治继位时才6岁),从此实际掌控清王朝最高权力长达47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禧掌权后,一方面收拾第二次鸦片战争留下的烂摊子,一方面调动清廷有限的资源镇压太平天国,清王朝成功渡过这场重大危机。慈禧掌权后,重用汉臣和洋务派人士,推行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造就了同治中兴和30多年的稳定发展局面。当时,现代科学技术兴起不久,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才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中国正延续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民智未开,从朝廷到民间普遍愚昧,这从义和团的所作所为可见一斑。所以,慈禧重用汉臣,推动洋务运动,引进技术,兴办实业,是难能可贵的,也是需要见识和勇气的。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慈禧始终在“器”的层面做文章,没有在体制层面推进变革,“祖宗之法不可变”。所以洋务运动的结果,只能是短暂的“中兴”,无法推动社会的长期进步,最终会反过来阻碍社会进步。清王朝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洋务运动破产,就是很好的例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面慈禧:一个人的水平和能力无论多高多强,一旦长期处于封闭及歌功颂德的环境下,就很容易固步自封,并逐渐变得愚昧,失去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历史上英武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如此,何况慈禧?随着权力的巩固和年龄的增长,慈禧开始奢靡,陶醉于歌功颂德,逐渐守旧和昏聩。

慈禧掌权期间,后人对其最为诟病、也是对清王朝或民族伤害最大的,有三件事:一是破坏了清廷的皇位继承制度。清朝基本上废除了的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在诸皇子中“择优”继位。这在自秦以降的历朝历代中,可以说是最好的皇位继承制度。清朝历史上基本没有昏君,就得益于这项制度。但慈禧终结了这项制度,在同治皇帝去世后,她选择5岁的光绪继位;在光绪皇帝去世后,她选择3岁的溥仪继位。

慈禧两次抱持幼儿继位,而不是从优秀的成年皇族成员中选择皇帝,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自己能够继续掌控权力,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慈禧本名叶赫那拉·杏贞,为叶赫部后人。野史有“灭建州者叶赫”一说,意为叶赫部后人将灭亡努尔哈赤(当时是建州女真首领)创建的清王朝。这不免过于夸张。但慈禧两次选择儿皇帝,无疑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二是在戊戌变法中,慈禧起初是支持变法的,但她在维新派和守旧派中搞平衡。由于一些变法措施过于冒进,且不接地气、又操之过急,本就倾向守旧派的慈禧借以反扑,在权力之争中倒向守旧派,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镇压维新人士,致使变法失败。三是在庚子事变中,误判形势,不听劝阻,引义和团对抗列强,向列强11国宣战,最终导致庚子国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宣统小皇帝溥仪】

昏招迭出:义和团组织松散,成分复杂,极端愚昧,极其残暴,且聚散不定;但其富有激情、敢于战斗、不怕牺牲的反抗精神,在当时国人普遍柔筋媚骨、俯首帖耳、死气沉沉的氛围中,也令世人眼睛一亮。实际上,自兴起之始,上至朝廷,下到民间,对义和团的认识就黑白分明。清廷官员对义和团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荣禄和南方各省督抚主剿,载漪、刚毅、赵舒翘(顺天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等大员主抚。因此,在整个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廷的态度(实际是慈禧的态度)数次反复,时抚时剿。最明显的例证:清廷曾于6月16日发出勒令解散全民的上谕,次日又态度大变,转而支持义和团并向11国宣战。

究其原因,首先是慈禧内心有强烈的“反洋”情绪: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她不避杀身之祸力劝咸丰主战;咸丰也可以说是死在英法联军手中,与洋人有杀夫之仇;戊戌政变之后,列强一直支持光绪皇帝,慈禧对此极为不满;洋人动不动侵华,让清王朝多次割地赔款……凡此种种,慈禧对列强有着很深的积怨。后世都说慈禧卖国,这在事实上无疑是成立的,但肯定不是她主动卖国,而是被迫卖国。

其次,是慈禧等主战派官员对义和团的战斗力严重误判,勇敢、不怕死、“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民,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值一提。第三是八国联军攻占大沽口炮台,列强已经不宣而战,加上那个很可能存在的“勒令皇太后归政”的传言,把慈禧逼到了“墙角”。自1900年6月开始,慈禧昏招迭出:借义和团对抗洋人、向11国宣战、发布“杀洋令”、攻打外国使馆等等。如果说甲午战争的决策失误还情有可原,因为当时大清帝国在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远强于日本,连英国军界都普遍认为一旦开战,日本必败无疑。但在1900年向11国宣战,慈禧及清廷是既不知已又不知彼,凭一时激愤,逞匹夫之勇,“怒而兴师”,犯了兵家之大忌,且愚昧又疯狂,抛弃最起码的外交礼节和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爱国成卖国:义和团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自发形成的一个民众自助组织,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举着“爱国、正义”的大旗,在清廷的扶持和纵容下,一发不可收拾。由义和团运动及所引发的庚子事变,应当让我们认真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是正义?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英国在完成对印度的殖民化以后,自1840年开始,从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侵略中国。后起的列强纷纷跟随,试图瓜分中国,建立䉷睥殖民地。在此期间,民众反抗侵略、反对殖民化,无疑是正义和爱国行为。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抗侵略,才是真正的正义和爱国?

笔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反面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义和团“扶清灭洋”,奋起抵抗八国联军,在很多次作战中也非常坚决和勇敢,这无疑是正义和爱国的。但义和团不仅在战场上杀洋兵,也杀洋民、杀教民、杀清兵、杀平民,连老人、妇女、儿童都不放过,到处毁烧教堂、铁路及电线杆等一切“洋物”。这就不是反侵略,也不是正义,不能说是爱国,其结果,是使民间蕴藏的正义力量走向了邪路,最终酿成了一场巨大的灾难。义和团运动是个很好的反而教材,其教训极其深刻。类似的事还会不会发生?前些年在西安的反日游行中,有10多人一路打砸日系车,还砸穿一位车主的头颅骨。这事不禁让人感慨:100多年之后,似乎义和团的特征仍未散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束语】今年又逢辛丑年。与120年前相比,今日的中国正在强大起来,已是今非昔比。但庚子事变的深刻教训,我们不应该回避或选择性忘记。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我们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要盲目自大,也不应妄自菲薄。在对待和处理国际关系及国际纠纷中,国人应当理性对待,既不要“怒而兴师”,也不应一味妥协退让,一切应以国家利益和尊严为原则。尤其要防止那些以“正义、爱国”之名,行“邪恶、卖国”之实的行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