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最早成型于汉代,最初就是因为着急写乱了。只不过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的演化出了独特而严肃的书写规范,也慢慢的具备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居延出土的汉简中,也看到了书写人开始潦草时候的笔迹。可能那时候作为官府的文书,每天需要大量写字,还是在木牍上,书写章法上虽然在努力克制,但难免会潦草,这也说明了隶书在当时对书写的约束。
“张芝创造了草书问世以来的第一座高峰,精熟神妙,兼善章今”。这个在书法界都没有异议。因为,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四位千古流芳的大师,他们都承认师承源于张芝。可见张芝的影响之大。这是历史的真实,也是客观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草书从东汉成型,在晋朝得以延续,到了盛唐时期,就是草书的发扬光大时期。
张旭,同样被称为“草圣”,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是在酒里酒精的刺激作用下,开创了狂草这种书法。如果说之前的草书还能勉强看出是什么字,那么他狂草就是彻底抛弃了实用性,完全看不出来。可能时间稍微长点儿,连他自己都忘了写的是啥。
但是到了这个级别,已经达到了山之巅,海之崖的境界,根本就不在乎到底写的是啥。反正也不是看字,而是看写字的人在字帖中宣泄的情绪和抒发的情感。甚至你可以把那些字看成是公孙大娘舞剑时候的曼妙身姿也行。从后世追捧张旭的人来说,确实也需要这样的一种书法宣泄表现方式,所以狂草又被后人称为中国书法艺术“情感”与“浪漫”的美学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张旭是狂草的发扬开拓者,但是要说名声最大、影响最深远的狂草作品,可能还是要属怀素的《自叙帖》。《自叙帖》介于狂与不狂之间,就像喝酒一样,在醉与不醉之间,微醺的状态才是最美的感觉。难怪会说“颠张醉素”
可能连怀素自己都没有想到,他的一幅狂草字帖,竟然能对后世产生那么深远的而影响。
自怀素之后,到了一定级别的书法家想学习狂草,都会临摹《自叙帖》。想攀张旭和张芝的境界,没有怀素的书法做阶梯,那就是和鬼画符没什么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直到今天,还有很多高仿的复制品流传于世。当然这些高仿货虽是复制品,但是其中一些水平极高的,在今天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管如何,怀素《自叙帖》绝对是狂草作品中的旷世之作。而怀素这个和尚,也绝对是书法界的实力偶像。而当下留存的这些版本的《自叙帖》中,到底有没有怀素真迹呢?这个问题,可能一时半会儿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毕竟时间久远,真作假时假亦真,那不是我们要考究的事情。
现在的很多人研究草书,自觉在书法造诣上提高了几个台阶,可以写出了一手妙到绝顶的狂草。于是乎,针书,吼书,拖把书,鼻孔书层出不穷,都号称自成一家,在丑书的路上越走越远,他们这个狂草和我们小时候写作业用的“狂草”没什么两样,甚至更丑,可是,人家是王者名人,名响书坛,而我们啥也不是,所以,他们是“家”,我们只能吃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外行人看不出自己与怀素的差距。觉得自己写的草书也不错啊,只有到了一定层次,才能明白其中的差别。据书法家说,狂草虽然看上去像是喝多了之后胡乱画的,但实际上就像醉拳一样,讲究的是“形醉意不醉”。
要知道怀素学书法时候的艰辛,他芭蕉叶练字的故事家喻户晓。就是他练字的地方也被他诗意地称为“绿天庵”。露天下,清风婆娑,蕉叶翻动,彼此摩擦沙沙作响,这样的天地里,怀素努力师法自然现象中所包含的艺术情趣,那塘里随风转动漂浮的蓬草,蕉叶在空中飘舞、随风变化情态各异的云彩,无不让他感到草书那种特有的笔法和变动不居的势态。
功夫不负有心人,怀素的良苦用心,最终得到回报,他在狂草上突出的艺术成就,承二张而“以狂继颠”,终成为狂草书法的代表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助自助者,运降不降人。”这个草书的阶梯不是谁都可以登攀的,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