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外交,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通常我们认为“弱国无外交”,但是一个国家在外交方面显得软弱,那么只能够说明这个国家已经失去了血性,只有等着任人宰割了。中法战争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教训,中国以牺牲无数士兵为代价取得了战争的胜利,然而却和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让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这让其他国家看到了中国的虚弱,起了瓜分之心。

一,中法战争的缘由:殖民主义和宗藩体系的冲突

中法战争是在越南爆发的,引发的原因也应该从越南说起。越南从秦朝到唐朝就是中国的一部分,被称为“交趾”“安南”,从宋朝到清朝,是中国的藩属国,是中国建立的宗藩体系中最稳定的一国之一。

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威望一落千丈,但是清朝依然能够维持和朝鲜、越南的宗藩体系。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部分官僚发动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教育,建立近代企业,组建了三大海军,其国力有恢复的迹象,史称“同治中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建水师

在六七十年的边疆危机中,中国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两大派别。海防派的代表是李鸿章,他主张集中精力发展海军,防卫东南沿海,对于西北边疆就放弃。“塞防”派的代表是左宗棠,他认为中国最大的敌人是俄国,应该重点防御西北。在左宗棠的努力下,清朝击败了沙俄支持的阿古伯,收复了新疆。收复新疆一事,是“同治中兴”的见证,也让西方国家暂时不能轻易对中国发动战争。

而法国,在6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强国。为了在远东扩张势力,法国决定侵占越南。1859年,法国就占据了西贡;1867年占据了整个南越。法国在进攻越南,严重破坏了清朝建立的宗藩体系,按照惯例,清朝应该派兵抵御。但是当时清朝正陷入内忧外患之中,就没有派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永福

越南得不到清朝的援助,于是邀请中越边界的黑旗军(太平天国的残余势力)共同抗击法国。1873年,刘永福带领黑旗军在河内大败法军,越南任命刘永福为三宣副都统,管辖宣光、兴化、山西三省。黑旗军的出击让法国第一次侵略战争宣告失败。但是当时法国才刚刚完成革命,建立共和国,政局不稳定。等法国稳定之后,更大规模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二,边打边谈的中法战争

80年代,法国的政局稳定了下来,试图卷土重来。清朝经过洋务运动,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双方开始了正面的叫板。1882年,法国发动了第二次侵略越南的战争,清朝此次则答应越南的请求,派遣军队进入越南,履行宗主国的义务。于是,越法战争就转变为中法战争了。

1883年,法国逼迫越南签订了第一次《顺化条约》,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越南继续派兵北上,要求清朝退出越南,放弃宗主权,并且开放云南边境。很显然,越南想以越南为跳板,进一步进攻中国。面对咄咄逼人的法国,清廷内部开始了新一轮争论,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曾纪泽认为“越南为中国外藩,本应保护”,主张积极应战。李鸿章则认为中国海军还无法和法国抗衡,不能开战。慈禧太后左右为难,只好命令中国军队驻守越南,但是不能主动出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慈禧太后的软弱无疑助长了法国侵略的野心。1883年12月,法军直接向中国军队进攻,中法战争就正式爆发了。由于清军将领的消极应战,导致山西、北宁相继失守。1884年,李鸿章乘机和法国签订了《中法简明条约》,承认《顺化条约》有效,同意开放越南边境,撤离军队。这标志着中国主动放弃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当然,这不是李鸿章第一次放弃主权,也不是最后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

清朝的软弱再一次助长了法国的侵略野心,他在签订条约之后还想继续挑起战争,获得更大的利益。1884年7月,法国的舰队违背国际法,直接闯入了福建水师基地——马尾港。但是福建水师的长官不仅没有阻止,还为法国舰队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估计法国海军从未见过如此荒唐滑稽的事情了。法国舰队进入港口后,和中国舰队同处,他们悄悄将炮口对准中国舰船,全力开火,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

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清朝才正式对法宣战。法国也十分疯狂,派出舰队进攻中国的台湾、浙江、江苏等地。不过这次法国遇到了硬骨头。法国的海军在台湾遭遇到了刘铭传,结果狼狈而逃,进攻镇江的法军也遭到重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铭传

在陆地上,法国也遇到了一位硬骨头,那就是冯子材。1885年,清廷起用冯子材为前线主帅。冯子材虽然年纪大,但却是晚清少有的名将,也是铁骨铮铮的将领。他采取积极防御,稳扎稳打的措施,寻求和法军决战。当年3月,法军分三路进攻清军,冯子材下令“有退者,皆诛之”,要和法军拼命。这一次,法军全线崩溃,史称“镇南关大捷”。失败的消息传到了万里之外的法国,导致其茹费理内阁倒台了。

三,谁也不能阻止李鸿章签订条约

中法战争,是中国晚清时期唯一一次和列强直接交手而获得胜利的大规模战争。在这次战争中,无数将士前赴后继,牺牲在了前线;在这次战争中,不管是清朝军队还是黑旗军,都放下了过去的仇怨,共同抵御外敌;在这次战争中,涌现了刘永福、冯子材、刘铭传等一些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此次战争,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子材

战争后,号称世界第二的法国国际声誉一落千丈,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誉却得到提高。法国的失败让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已经不再如以前那样驯服了。英外交大臣就曾说:“中国的任何胜利,一般都会对欧洲人发生严重后果。”也就在3月30日,法国议会在经过投票后,以306赞成比149反对的投票结果拒绝对远征军拨款。这意味着法国不会卷土重来了。

就在此时,李鸿章就命令军队全线撤退,他说“当借谅山一胜之威,与缔合约,则法人必不再妄求”。前线士兵听到撤军的命名,无不咬牙切齿,想把李鸿章碎尸万段。冯子材直接上书说“诛议和之人”,左宗棠骂李鸿章“对于大清,十个法国将军都还不如一个李鸿章能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连张之洞也反对议和,主张乘胜阻击。然而,这么多人还是无法阻止李鸿章的卖国。当年6月,李鸿章和法国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控制,开放中越边界,法国还取得了在中国的铁路特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之后,中国西南地区沦为了法国的势力范围。当然,中法战争也是海防派的胜利,因为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之后的中国的加紧建设北洋水师,巩固台湾海防,设立台湾省。但是,海防派终究是一群软弱无能之人,在李鸿章的带领下,中国还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日本击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朝鲜和台湾就此沦陷。塞防派在没有多少资金的支持下,保护了新疆,然而海防派却什么也没有防住。

中法战争让外国看到了中国的软弱,而此时西方国家已经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以及日本都兴起了,中国开始被沦为外国瓜分的对象。到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