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相信有很多人会拷问自己的灵魂:人究竟是为何而活?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这一生呢?

为了金钱、名誉、地位而活?为了欲望、兴趣、理想而活着?抑或为了体验一遭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而活?

仓央嘉措认为:人的一生需要隐藏很多秘密,才能巧妙地过完这一生。村上春树认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就是一种成功。黑格尔认为: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弗洛伊德认为: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民国一位智者这样回答:“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人生是以人生为目的,没有其他答案”。

诚然,人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因时而变,因事而变,因境而变,因情而变。过去有迹可循,未来无法预知。

无论选择以何种方式生活,最终结局如何,都不得不承认:人生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前进。人生终究要自我成全,选择没有对错,只是意义不同。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成功也罢,失败也罢;伟大也罢,平凡也罢。一副白骨总归黄土,是非功过由人论。

这位智者活得通透又潇洒,清醒而又自知。然而,他丰富神秘的经历和过人的智慧却是寻常人无法轻易拥有的,他达到的人生高度也是世人无法企及的。

他没有文凭,却成为国学大师;他不是和尚,却被佛教推崇;他纵横沙场,却没当过将军;他不是政客,却促成“九二共识”;他经济不裕,却出面筹建“金温铁路”,还路于民;他名播遐迩,还曾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他却笑称自己是一个三无老人:一无是处,一无所长,一无所成

他就是有趣、有错、光芒万丈的——南怀瑾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两次肄业,精研国学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清县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家本是大家族,宋代迁居此地。到南怀瑾祖父那一辈已经家道中落了,幸得其父亲南仰周力挽狂澜,多年苦心经营,置下一份“小康水平”的家业。南怀瑾才有了安稳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也有了读书和游历的资本。

他幼承庭训,天资聪颖,记忆力惊人,7岁便能成诗。他的祖母常对其说:“读书可以,但不要做官”;其父也没有要求他显达一方或者荣耀富贵。正应了那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深厚的家学渊源对南怀瑾的性格起着积极的影响,使得后来他正处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跃马边陲一呼百应”之时,却能幡然醒悟。“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这种能力非常人所及,然而这却是南怀瑾秉持一生的生活理念。

当然,他的私塾先生也影响他甚多。父亲想让南怀瑾做生意,他却常常跑到阁楼去看书。于是,父亲便给他请了授业恩师——叶公恕。叶公恕何人也?前清举人也。恩师博古通今,对他很是严苛,这也奠定了他日后成才的基础。

17岁之前,南怀瑾精研四书五经,遍及诸子百家,同时苦心钻研天文历法、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他读书既多且快,一目十行,过目成诵,随口引证,令人叹为观止。他全情投入读书的快乐,而这个乐趣带领他穿透生命的无常。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爱读书的人,为什么两次从学校肄业,拿不到文凭呢?一次是从小学肄业,一次是从大学肄业。

原因在于:南怀瑾对教育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当时的教育方式不适用于他。他不是拿不到文凭,而是根本不屑得到。后来,他主张教育要“卓尔不群”,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秉性进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负笈四方,习武访道

除了读书之外,南怀瑾从小也有一个侠客梦。这与他生性好动,且酷爱武侠小说有关。他幼时体弱多病,终日和药物为伍,且患有近视,常贪恋武侠小说按图瞎练。

有一次,因心慕飞檐走壁,南怀瑾练学跳梁倒挂,不慎从梁上跌落。父母才发现他练拳,给他请了武师,十几岁时才正式开始练拳。当地流行一种硬拳,南怀瑾每次练完头脑昏沉,但还是照练如仪。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17岁时,南怀瑾便辞亲远游,此后数十年间辗转各地从军游历、习武问道、闭关修禅及执教经商。

当时报载:"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垦殖,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僧奇士。

为了学拳,南怀瑾不计耗资,不论宗派,只要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叩拜为师。到20岁之前,他拜的师傅多达80余人,十八般武器至少会十四样,甚至连蒙古摔跤、西洋相扑也会,真可谓:样样统摸,般般皆

即使获得了全国性武术冠军,南怀瑾还是自觉学艺不精;便下定决心继续寻师问道,亲近高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听闻杭州有一老道,拜谒数次终于得见,老道答应教南怀瑾练剑,但他觉得太难便放弃了。其后,他访遇僧道甚多。抗战前,只身入川,南怀瑾又得遇高人、异人指点,收获颇多。

当时,南怀瑾立志学文兼学武,又有经世济时之意,唯恐心不专一则反而一事无成。在学习练拳那个时期,他从来没有间断过一天。

可惜的是,南怀瑾后来对拳术搁置了二、三十年,一生都未曾施用。即便如此,他骨子里的“侠义之风”还是伴随了他一生。

那么,他对拳术从痴迷到最终厌弃,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南怀瑾认为:古人学武的目的是为了以武制乱,为求和平;今人学武伤人性命,滋生事端,有违武者的初心。这其实更是因为他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三次闭关,学禅品茶

南怀瑾出生之时,有位命理大师曾断言:南怀瑾身上有股“王”气和“霸”气,但不是真正的王。实际上,他就是一位“王”,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王”,而是佛教上的“素王”或“空王”。冥冥之中,他早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

佛教讲究“慈悲”:先让自己感觉到爱与智慧,才能体会那种深入骨髓的悲悯,最后再用自己所学去为社会做点什么。这与南怀瑾经时济世的人生理想很是契合。

弃学拳术后,南怀瑾决意修习禅学,且多有会心之处。之后,他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学习佛法,向佛之心甚笃。

南怀瑾曾经当了3年和尚,他出家的目的不是为了了却尘缘,而是为了阅读佛教禅宗经典《大藏经》。当时的印刷技术不发达,经书流传范围有限;要想阅读《大藏经》,必须要剃度出家才行。

出家之前,南怀瑾立下誓言希望日后还俗能够弘扬三教百家,最终他做到了。后来,他又在杭州、庐山等地清修;1976年到1979年南怀瑾在台湾闹市又闭关三年。这两次,比起是不出家的出家人,他更像是修行的“居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怀瑾一贯看淡名利与浮华,素来轻财好义。成名以后更是舍己为人,鼎力赞助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他每年资助贫寒学子奖学金和救济金,还供养了一些出家人的零用钱。

他曾经谦虚地说自己没有资格称谓佛教徒,其实担心的是:把学佛变成了一种“形式和迷信”。

习禅之人多爱茶,南怀瑾也极爱喝茶;他每天一睁开眼就要喝茶,并且只喝岩茶。他觉得岩茶不像铁观音那么浮,内敛但是有香气。

令人奇怪的是:他一天只吃一顿饭,作息时间也和旁人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和谐家兴,授业弘法

1949年春,南怀瑾经波历险来到台湾。当时国共关系紧张,很多人到了台湾就再也没有回大陆了。他也“随大流”在台湾娶了第二位妻子,是他收留的难民。

南怀瑾的第一位妻子是表姐王翠凤,17岁时家人包办的婚姻,两人一辈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一年零一个月。他和儿子的相处时间一共也才不到3年,还不如他的弟子跟随在旁的时间多。王翠凤也很少过问南怀瑾在外面做什么事业,做得好不好。

难得的是:南怀瑾在大陆和台湾的家,相处和谐,毫无怨言,两边几十年来常常联系。他的发妻以一己之力撑起温州的家,抚育子女。对她,他自是心中有愧的。后来他把她接到身边,她也只是呆了一阵子就回去了。

王翠凤的牺牲和付出,成全了南怀瑾。让他后方无忧,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业。也因此,才有了南怀瑾后来的一鸣惊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起初,南怀瑾和台湾友人合作经商,血本无归。生活困顿之际沦于闹市之中,他曾右手执笔疾书,左手抱着幼子,双脚还要不停地蹬着摇篮。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凭着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三部佛学巨著,但却一本都没卖出去。

也正是因为那几本书,南怀瑾才得以登上大学讲台,收徒授课,创办东西精华协会、老古出版社、《人文世界》杂志等;他才有机会为中国传统文化呐喊:一个国家被灭掉,还可以复国,但是一旦文化衰亡就万劫不复了。

南怀瑾讲课风趣幽默,看似没有规律其实还蛮有规律的。他眼中的孔子更近于真实、平凡和可爱,让人耳目一新。

除了深入浅出讲述儒、释、道三家之学外,他讲学的内容还包括中国文化大系、历代谋略学、中华医药、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企业管理,以及诗词、书画、星相、堪舆、卜易之学等。

听讲者积极踊跃,常常人满为患。所教者,上至高官,下至三教九流。他所讲授的中国传统文化甚至一度在国内外掀起了“南怀瑾热”。

蒋中正也曾经邀请南怀瑾出面主持工作,被他谢绝。蒋经国开车到他家门口去邀请,遭到婉拒;他也只是拿了一枚刻有“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的言志章赠与。南怀瑾从蒋经国的言谈中发现其对身边人都有疑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登得高处,圆满归寂

由于声名和影响力日隆,南怀瑾被蒋经国怀疑是“政治领袖”,列为秘密暗杀对象。他不得不“避迹出乡邦”远走美国。

旅美期间,南怀瑾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他主张中华文化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随时有创新。

南怀瑾一贯以本色示人,他说:“肯以本色示人者,必有禅心和定力,所以伪名儒还不如真名妓”曾有许多国际名牌大学要聘请他为名誉教授、博导等,他笑着婉拒:“我才不受这个骗”

面对众人的质疑,南怀瑾总是看得很淡。面对吹毛求疵,他也能及时纠正。一些学者对他的著述有很多疑问,甚至有人说他可能有常识性错误,正是因为时代具有局限性

直到80年代后期,南怀瑾才移居香港。

听闻浙江半壁江山贫困落后,只有兴建铁路才能改善当地发展,南怀瑾没有多余的钱,于是出面用自己的影响力筹建了“金温铁路”。 通车前夕,基于“功成身退,还路于民”的想法,他把股权转让给了铁道部。

之后,南怀瑾搭建了两岸官方沟通管道,并直接促成了“汪辜会谈”;还曾亲笔起草了《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但因大陆和台湾迟迟没有回应,最后不了了之。

修路、建企业、开学堂、做国共桥梁、弘法布施,南怀瑾一生行的是菩萨行,每一步都走的稳稳当当。在他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怀瑾用佛法的真谛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说:“一个人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大家,这个才叫事业”。

平凡和高贵并没有界限,凡夫正是不甘于平凡者的代名词。他一生“不问禄位问功德”,实践了从“平凡”到“高贵”最好的人生答卷。南怀瑾身上那种做人的智慧和态度,才是人们需要学习的。

2012年9月,南怀瑾于苏州太湖大学堂安详圆寂,享年95岁。温家宝总理在唁电中说: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

“继往圣之绝学, 承生民之大任, 臻人生之至境。”先生之风,薪火相传,永不止息……

文 | 望川悬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