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忠实先生写过一篇《父亲的树》,提到他家乡的一种旧俗:

兄弟多的家族,同一辈分的老大,被下辈的儿女称伯,老二被称爸,老三老四等被称大。……我至今也仍然按家乡习惯称父亲为伯。父亲在他那一辈本门三兄弟里为老大,我和同辈兄弟姐妹都叫一个字:伯。

实际上,把父亲叫“伯”、叫“大”,不只是陈先生家乡的习俗,以前不少地方都这么叫。但其标准比较混乱,细微处多有差异。

我二伯跟陈忠实同岁,1942年生。他说他小的时候,我们村凡是身为长子的人,下一辈不论子侄,一律称之为“伯”;非长子者,子侄一律称之为“达”(音如此)。村里只有一家人把父亲叫爸。到我小的时候,还能听到不少人把父亲叫“达”,但好像没见过叫“伯”的,长子毕竟是少数,估计那会儿都下世了。

费秉勋先生比我二伯大三岁,1939年生,我们两个村相距五里,而他对此又有不同的说法:父亲若为长子,子女可以“伯”呼之,也可叫“达”、叫“爸”。父亲不是长子,叫“达”、叫“爸”皆可。总之,并无严格规定。费先生父亲居长,他就把父亲叫“达”。

吾乡人说到“伯父”、“梁山伯”等书面语时,“伯”与方言的“北”同音。但到口语里,就把“伯”念作“辈”。《白鹿原》第三十四章说:

赶到离县城还有四十里的麻坊镇时,遇到了唯一一次盘查。……鹿兆鹏从一个哨兵盘问的口音里听出他是当地人,他把“三”的发音说成“桑”,把“伯”的称呼叫作“贝”,这是麻坊镇周围十数个村子居民的一种奇特的发音。

小说里的“麻坊镇”,应该就是蓝田华胥的油坊街,与陈忠实先生的老家西蒋村隔灞河相望,直线距离两公里。陈先生在《父亲的树》里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业社之前,他父亲常在油坊街上卖木柴,一百斤能卖一块到一块二毛钱。

我们再看看其他地方更年长的人怎么说。

郑涵慧老师,1934年生,老家在长安杜曲新街村。她说:新街、上寨等地,某人若为长子,子侄都把他叫“伯”。郑老师的父亲排行第四,她自己把父亲叫“达”,她伯父的孩子把她父亲叫“四达”。(顺便说一下,郑老师是歌手郑钧的姑妈。)

据以上几位老人的说法,旧时西安地区对父亲的称呼有“伯”、“达”、“爸”(此外还有叫“爹”的)。而被子女叫作“伯”的人,似乎必须是长子。

孙立新先生在《西安民俗文化》一书中说,把父亲叫“伯”的情况有三种:父亲比母亲年长很多;父亲为独子;父亲为长子。我母亲把我外祖父叫“伯”,外祖父是家中独子,门中长子,比我外祖母大十岁,刚好把这三种情况占全了。我们县上还有人说:父亲得子女晚,年龄比子女大得多,子女可以“伯”呼之。

把身为长子的父亲叫作“伯”,应该是旧时大家庭和嫡长子制的产物。子女和侄子、侄女们不分亲疏,对其人采用同一称呼,即能凸显嫡长子在整个大家庭中的地位,又能体现子侄间的亲密,增强家族的凝聚力。当然,这样也有不便之处:在陌生人听来,你叫“伯”的那个人,到底是你伯父还是你父亲?

至于“达”,本字应该就是“爹”。孙立新先生说:“爹”在古汉语里曾读作dia,后来有的地方念成da。由dia变成da,语言学里叫语流音变,是一种减音现象。

就我所知,河南也有把父亲叫“伯”、叫“达”的,同样跟排行有关。山东莒县籍作家毛小懋说,他们那里把父亲叫“达达”,而他的父亲、伯父则把父母叫叔、叫婶子。他说,这大概是因为他祖父排行第三的缘故,湖北郧阳就有父亲行三故而将父母叫叔叫婶的。

这些古老的称呼现在已消失殆尽。以后的人听到这种事,恐怕会大惊小怪。我们那儿有句话说:骚情得把丈母娘叫姨呢。但有的地方还真就把丈母娘叫姨。少见多怪,不外乎两种原因:以前主要是因为地域间交流太少,往后则会因为文化风俗趋于一统。要知道文化的统一,也就是文化的消亡;参差多态,最终会变得整齐划一。

作者 | 雷树谖 | 蓝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