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家院”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贷项目的实施,使“农家院”休闲游形成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畜棚项目大大提升了牛羊的繁活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护林员正在维修网围栏。 图/王伟才

青海高原脆弱的生态系统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生态保护区农牧民群众的脱贫致富,更需要一场场“及时雨”的滋润。

近年来,青海省财政厅积极申请项目,全力引进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赠款及贷款资金,携手省林业和草原局等项目实施单位,分别实施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全球环境基金(GEF)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国(PRC)—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日元贷款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等生态保护项目,完成总投资4.83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6109.99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4.38亿元。项目实施区涵盖了西宁、海东、海南、海北、海西、果洛、玉树等市(州),开启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全新路径,让绿色真正成为了青海发展的最美底色,让各民族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生态红利。

其中,UNDP-GEF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2017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评为“非常满意”项目,PRC-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中国西部适应气候变化的可持续管理项目于2018年被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生物多样性保护

外资项目“润物细无声”

青海湖北岸海晏县甘子河草原深处,一只只可爱的普氏原羚,在清晨的阳光下,悠闲地在葱郁的草原觅食,不远处,间或三两只,或二十余只黑颈鹤在嬉戏……

据牧民多杰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普氏原羚一度遭到大肆猎杀,致使数量锐减。自生物多样性项目实施以来,随着保护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普氏原羚的数量递增,现在,草场上普氏原羚已经像家养的牲畜一样,与牧人的牛羊混成一片,不分彼此。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由上世纪90年代不足300只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只。近年来,通过修建饮水池、预留迁徙通道、拆除围栏刺丝、投喂越冬草料、疫病监测等方式保护普氏原羚生存环境,网围栏高度也从原先的1.5米降低到现在的1.2米”。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海平介绍道。

为了青藏高原乃至亚洲地区的生态安全,2009年,青海省财政厅多次奔走于西宁和北京之间,向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力陈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全球的战略地位和在亚太地区的极端重要性,积极完善“青海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申请材料,才使得项目最终落户青海,并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安排配套资金。

2013年,“青海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实施期为5年,完成总投资5585.75万元人民币,其中全球环境基金赠款535.5万美元,青海省财政配套1837.25万元人民币。项目涉及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孟达、隆宝等全省11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内容包括项目区发展规划、社区发展、生态建设、能力建设、保护示范、监测评估以及气候变化应对等多个领域。青海省财政厅副厅长周宁介绍。

由于三江源地处偏远,人均管护面积过大。5年来,青海省财政厅和省林草局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将保护区体系和目标纳入省级发展和部门规划过程中,并通过加强保护区和村级组织机构及人员能力建设、鼓励社区参与、建立村级生态保护规章(村规民约)、组建村级巡护队,开展了环境整治和野生动物监测巡护工作,取得了预期的保护成效。

在项目二期建设中,将重点放在雪豹、普氏原羚等物种保护,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祁连山、青海湖地区的草地、森林、湿地、冰川等景观系统的修复和保护,加强各保护地体系建设和机构能力建设,促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2016年11月7日,青海省环境保护厅和省林草局联合签发颁布实施了《青海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和行动计划(2016-2030年)》。5年来,项目专家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索加-曲麻河、扎陵湖-鄂陵湖和玛可河分区全面展开生物多样性基线调查和年度监测工作,建立了青海省物种名录数据库等生物多样性知识管理系统,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范例。

青海高原,中华水塔,生物多样性系统正在逐渐形成。截至到目前,青海全省森林覆盖率7.26%,全省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1处,占全省总面积的30.24%;森林公园18处,湿地公园19处。同时,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省野生脊椎动物达60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近85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各类植物2400种。野牦牛、藏野驴、藏原羚、普氏原羚、雪豹、喜马拉雅旱獭、岩羊等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有许多种已列入全球珍稀濒危物种。

在青海湖北岸草原上,三五成群的普氏原羚闲庭信步,黑颈鹤、黑鹳引吭高歌,呈现出一派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土地退化防治

为生态环境播洒甘露

满目青翠、溪流澄碧、百鸟歌唱、山花盛开。

走进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安宁沟,一幅青山绿水、风景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这里铺展开来。

安宁沟里的每一棵树、每一片草地,每一个鸟巢,每一株花草,都见证了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生态效应。

“GEF项目的实施,使安宁沟流域区的经济、社会、生态、人居环境等方面得到了改善,项目点周边村民得到了实惠。”林业站工作人员王成祥说。

由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生物等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樵釆、垦植、超载过牧等经济活动,导致全省土地退化总面积49.3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68.7%,且每年土地退化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因此,生态环境的脆弱及土地退化问题已严重制约着青海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于2002年建立“PRC-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关系建立以来,省财政厅举全力协调,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为我省土地退化防治铺路搭桥。

2004年,青海省启动实施PRC—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项目,2004—2014年顺利实施了一期和二期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02万元人民币和300.3万元人民币;三期项目于2016年启动并实施,完成投资671万元人民币,其中GEF赠款53万美元,青海省财政配套300万元人民币。

为使土地退化综合防治取得实效,青海省还制定了《青海省土地退化综合防治战略和行动计划》,充分应用综合生态系统管理(IEF)理念和方法,探索土地退化防治综合管理模式,并分别在三江源区、湟水流域、青海湖流域、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开展综合治理。

“在一期项目实施中,青海省积极践行保护生态要与当地民众生计相结合的理念,倡导了人与自然互相依存的关系,深入开展治沙造林等植被恢复活动,使项目区植被逐步恢复,水土流失减少,流动沙丘固定,风沙危害减少。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务工技能,因地制宜的发展设施畜牧业、林果业等。”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赵海平说。

谈及GEF三期项目的顺利实施,省财政厅副厅长周宁说,“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完成三期项目以来,项目区林地面积和蓄积量实现了“双增长”,农户生产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双改善”,可持续土地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实现了“双提高”,土地退化防治与绿色发展模式实现了“双创新”。

在安宁村,说起GEF项目带来的好处时,兼任生态管护员的村民赵永珍激动地说,在省财政厅和林草局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点村庄修缮了村庄道路、渠道、文化广场安置了太阳能路灯、垃圾箱,还为项目点农户购买了电饭锅、电灶等;为了带动村民致富,在项目点种植大燕麦,区里还派技术人员进村指导,为种植户提供良种和田间管理服务。

统计数据显示,通过项目实施,大通、湟中、乐都三县(区)生产总值由项目实施前的189.75亿元提高到235.89亿元,增长24.3%;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项目实施前的7251元增加到10296元。贫困户、贫困人口分别减少58%和57.5%,项目创新点5个村1227户5133人整体脱贫。

日贷项目

助力农牧民脱贫致富

为了遏制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退化趋势,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促进农林牧可持续发展,在青海省财政厅的积极努力和争取下,日元贷款“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落地,这也是日本政府对华在生态领域援助的最后一批项目。

日贷项目完成总投资4.1亿元人民币,其中日元贷款58.79亿日元,青海省财政配套2198万元。建设期自2009-2017年。这是青海省首次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实施的大型生态建设项目,旨在通过实施退化草地治理、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保护和恢复青海湖流域周边地区植被,维护草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生态功能恢复,生态系统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走上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黄沙头,放眼木格滩治沙区,但见油松、青杨、乌柳、柠条、披碱草等植物掩盖了沙丘。墨绿、新绿、碧绿、嫩绿汇聚成一条绿色屏障。在长达23年的治沙历程中,尤其是在日贷项目的助力下,木格滩从零星之绿到绿染沙岗,风沙区已经形成了一片片绿洲。

“现在木格滩沙漠化土地治理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风沙小了,雨水多了。年降水量从2005年的200亳米至300亳米增加到去年的800亳米。还能够经常见到狼、沙狐、兔子、野鸡、旱獭、鹰隼等活动。鹰隼是草原上居于生物链最顶端的猛禽,说明这里的生物链越来越完整,生态得到极大改善……”贵南县自然资源局技术员余庭龙介绍道。

海北藏族自治州是祁连山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同时是青海湖的主要水源补给地,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曾几何时,青海湖周边的沙漠化扩张已经严重影响到自治州以及全省的土地安全,流沙直接威胁到100米以外的青藏铁路和国道安全。”海晏县林业站工作人员说。

维护生态安全,防沙治沙,刻不容缓。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海晏县就开始治理沿湖沙化土地,并在应用沙棘营养土坨造林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9年日贷项目落户青海以来,更给沙化土地治理注入了资金支持。如今,青海云杉、樟子松、青杨、柠条等树种在这里安家落户。周边的沙地环境逐渐好转,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湖泊。

海晏县哈勒景草原,村民世代以放牧为主。但前些年因为经济结构单一,加之没有畜棚,每年冬季天寒地冻,羔羊繁活率低,导致部分村民的人均收入不足5000元。针对当地实际,为牧民修建畜棚、修复重度退化草地、加大草原虫害鼠害防治力度……日贷项目的实施,提升了草原生态良性恢复、畜牧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据统计,青海湖周边地区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经济收益增加了2149.1万元,特别是暖棚养畜使羔羊繁活率平均提高8个百分点,农牧民年增加收入253.05万元。

在贵南县森多镇完秀村,已经73岁的村民周本加说,这几年,依托各种生态治理项目,他家一年收入可达四万多元。

“自从项目实施修建畜棚后,羔羊的繁活率得以提高。现在,我家有300多只羊,黄牛28头,牦牛30多头,一年的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在永丰村,正在扩建畜棚的村民纳银乃格高兴地说。

在海晏县金滩乡道阳村旁边,只见一道道石谷坊有序分布,使一条条深涧沟壑得到有效治理。

“以前,一到雨季,新胜沟、东大沟经常发生山洪灾害,周边住户苦不堪言。这两条沟共修建沟头防护坝71座,不到两年的时间,深涧被淤平,减少了牛羊、孩子跌落深涧的担忧。”今年59岁的村民陈俊奎感慨道。

一方庭院,满眼风光,一个个分布在项目区村庄里的“农家乐”温情质朴,为村民保持稳定的小康生活,提供了大力支持。

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安元邦家由庭院改造成“农家乐”。“外资项目给我们‘农家乐’配备了桌凳、冰箱、消毒柜以及锅碗瓢盆等用品,成为了项目的受益者。”安元邦高兴地说。

自项目实施以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将军沟村、湟源县前沟村等项目实施点的“农家乐”休闲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配套设施、服务功能也得到了提升,村民的收入也有了提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治理,青海湖流域退化草地面积由220.8万公顷,减少到174.3万公顷,草地鼠虫害危害面积由230.4万公顷下降到137万公顷;鸟类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189种增加到如今的225种,总量逐年攀升,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物种黑颈鹤从不足20只增加到70多只;普氏原羚从2002年的600多只,增加到近2800只。同时,项目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通过积极发展生态旅游,2018年项目区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亿元,带动周边农牧民年均户收入增加8000多元,人均GDP由2009年的1.95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4.4万元,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