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里,连着买了五包医用口罩,身后还有两三个排着队的人,售货员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拿出许多来。

一月二十三日,晚上,人很少,这是最后一次以步行且没有佩戴口罩的方式出门,偌大的广场只剩下了偌大,只有灯光,不见人影。路过药店,看见有人问还有没有口罩,售货员说明天才有。

一月二十四日,除夕,难得的晴天,柔软温暖的阳光沿着窗帘洒在桌面上,只不过不能出门伸个懒腰。去奶奶家吃完年夜饭说笑到半夜,回来的路上竟没有一辆同行的车,行人更是少见,夜半三更,所有建筑只剩漆黑一片,高架桥像是迷宫。

从此,再没有出过家门。每天在电视和网络上关注着疫情的动态 ,很难说看完新闻的感受,有时感到恐慌,因为潜伏期又延长了,因为这次的病毒可能比SARS更加厉害。

有时感到心酸,看到医护人员脸上的勒痕,想起这个冬天可能会悄悄离去的无数人。有时感到不解,看着还在聚众打麻将的人,看着从武汉吃着退烧药出走的人。

可是,又并不能不去了解这些离自己很近的事,刷新了实时数据和政策,在担心的同时多了一种安定。也或许,家中四方的空间已经让人与人的联系断断续续,只有通过网络与现实接触。

日子过得慢起来,也枯燥起来。可是不远的地方,同胞们还处于水生火热之中,每天还上演着无数生离死别,想到这些便对自己还享受着这种安逸和宁静生出一分愧怍。

又是一天的傍晚,我已经模糊了时间段的概念,没有黄昏,没有晚霞 ,天空渐渐变成泼墨的深蓝。

晚饭后,我百无聊赖地站在阳台上,客厅里播放着新闻联播,死亡人数继续上升着,不是死了几万人,是一个人死了几万次,我心里默念着。

这时,我忽然听见了音乐的声音,音符在小区的空气中飘动着。是《我和我的祖国》,那充满力量和幸福感的声音让我想起去年十月一日,祖国诞生七十周年时,意气风发的每一个城市,其中就有现代的国际化都市武汉。

悠扬的旋律回响在小区的各个角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唤醒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与热情。

我听见了人们歌唱的声音,我看见一户一户,一家一家,打开了窗,亮起了灯,公寓里格子般的窗户瞬间被填满了暖黄色的光亮,我想起从前的新年,不就是这样温馨而热闹的景象吗?

原来是小区开展的“抗疫”大合唱的活动。我听见女人的声音,男人的声音,还有小孩子的声音,清脆的,低沉的,稚嫩的声音,并不是融为一体的整齐,也没有专业训练过得的技巧,可是一句一句,连续不断。前后的楼房里传来的歌声,让我感到很多很多人的力量。那是一种团结的力量,一种温暖的力量。

我听见歌声中偶尔有几个洪亮的喊声: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激动程度绝不亚于歌手的演唱会上呐喊的粉丝。可那声音却不尖锐,而是坚定的。

虽然隔着门和窗,虽然隔着空间与距离,但人心永远不是一座孤岛。心灵的“路” 与“桥”将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现在,窗外的歌声就是那回响,传递着人们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一叠一叠,一浪一浪。

作者:陈佳睿 编辑:何睿

本文系“以写作之名——新京报·新声代第二届中学生写作创造营”投稿摘登。投稿请发至xjbpl2009@sina.com邮箱。更多活动信息请关注本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