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A股市场迎来大洗礼。三大指数全线大跌,跌停个股来到37只,涨跌比低至1:3,市值蒸发约1.5万亿。其中,热门赛道锂电、光伏、储能、半导体等全线暴跌。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盘后,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突然在市场广泛传播。有外媒报道称,近日,监管层面与中国本土的公募基金进行了谈话,要求他们检查其产品的持股情况是否与说明书中描述的投资主题相符。这可能就是此前所说的基金分类管理监管。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于 2016 年与法国造船商 Naval Group 签订了建造新船队的合同(总金额约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00亿元)被废,并与美英联手,美国和英国还将协助堪培拉采购核动力潜艇,这将使澳大利亚海军能够帮助在该地区对抗中国核动力舰艇。近期,外围对中国的氛围逐渐转向更鹰的局面,外资也呈净流出态势。

一则未经证实的传闻

9月16日盘后,有外媒报道称,近日,监管层面与中国本土的公募基金进行了谈话,要求他们检查其产品的持股情况是否与说明书中描述的投资主题相符。一些地方公募基金持有大量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名称,尽管根据其说明书,其产品不应投资于这些行业。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基金周四大举抛售了新能源板块的股票。

此前,的确出现了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基金,这些现象也曾被监管和媒体多次提及。因此,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一传闻有其合理性。不过,一位市场人士向三家大型基金公司求证上述传闻时,三家大型基金公司皆表示,并未听说此事。另一位基金经理则表示,这应该是一个多月之前的事情。该换股票的应该早就换了,不会等到现在。然而,据财联社报道,监管的确在查因为风格漂移而违背基金合同的产品,要求基金公司自查,同时要求部分公司旗下的产品进行调仓。

诚如上述基金经理所说,其实,早在8月9日,就有消息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基金分类监管可能会更加严格。过去一年以来,市场风格极端化时有发生,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扰动。基金业更是出现了一些异常现象,比如去年一些科技类基金重仓白酒,今年一些医药基金重仓新能源,基金销售渠道“指导”基金经理买股票,投资者频繁怼基金经理等现象。分析人士认为,异常现象频发往往也是泡沫信号,强化分类监管可能势在必行。不过,上述消息当时并未获得权威回应。当时,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