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古代诗词的世界中,无数诗句生动再现了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与生活艰难。

诗人笔下的形象栩栩如生,他们既是生活的真实记录者,又是苦难的深刻见证者。当我们翻开千年的诗卷。

想起“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的卖炭翁;想起“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刈麦者;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种田人……

令人遗憾的是,人们往往爱鲈鱼的鲜美、炭火的温暖、粮食的甘甜,又真的有多少人对这些劳动者投去悲悯的情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自己蓝缕衣。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唐·孟郊《织妇辞》

丈夫是农民,我是农妇。当年我嫁给丈夫,便开始在夫家从事纺织劳动。我一天天疲劳下去,越来越没有气力,却一刻也不能停止纺织。

为什么我织出来的是细白的丝绢,而我自己穿的却是破烂衣服。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张贴告示,要农民广栽桑树养蚕缫丝。

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夏四月,“敕天下州府民府,每天一亩,种桑二树,长吏逐年检计以闻。”其时孟郊因老母病故,丁忧去官,寄居洛阳,面对亲眼所见的事实,他悲痛不已,含泪写下此诗。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男耕女织的社会,但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女织”是相对的大多数劳动妇女白天是“田中女”,晚上要“秉机杼”。

这种现象许多纺织诗都有所反映,如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

女主人公白天劳累已疲惫不堪,晚上还要不停地当窗织纨素。如此劳碌,自己穿的却是“蓝缕衣”。

那么她辛辛苦苦织的纨索哪儿去了呢?“官家膀村路,更索栽桑树。”官家已贴出告示,要农民植桑养蚕任其挥霍。

至此,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官家”就是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真正根源。史载,当时官府除了征收正税外,又有“杂调”,更有所谓“临时折估”、“临时索取”,丝茧税也随之加重。

诗的开头直呼“夫”,似乎“妾”是怨恨自己嫁给他不曾有一天好日子过。最后笔锋一转,揭示出自己受苦的真正根源。

全诗借用织妇的口吻,语言直白如话,诗意层层逼进。明里是“闺怨”之辞,暗里是刺官之语。

诗人通过“指夫说官”的手法,含而不露地给敲骨吸髓的统治阶级一击。

孟郊性格孤直,仕途坎坷,潦倒一生,自称“贫孟”、“穷老”、“病叟”。

其诗多抒写忧怨之气,反映民生疾苦,语言平易而善锤炼,被苏轼誉为“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

人生的许多情境,别人不可以替代自己去体验,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够体会,才会有如此大慈大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张俞《蚕妇》

一个住在乡下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

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

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

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其实这两首关于养蚕的诗意思很贴近,这也与生活中的我们,菜农吃菜尿,渔夫吃死鱼一样一样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承时偷喜负明神,务实哪能得庇身!

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

——唐·郑谷《偶书》

作者四十岁考中进士,五十余岁才被授予尚书都官郎中(相当现代部委司局级京官),他对末朝劳动人民的艰辛和痛苦多有了解。

因而,当他解决了自己衣食的问题后,更加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写下了这首聊以自责,为劳动人民忍饥挨饿大声呼吁的诗篇。

“承时偷喜负明神,务实哪能得庇身!”作者暗自庆幸,自己好不容易中了进士,当了官,才解决了温饱生计问题。

但转而他又感到惭愧,陷入深深的自责,因为那些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干活的大多数人,却解决不了温饱,没有“庇身”之处呀!

“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作者转而仰脸问天:老天爷,您是怎么主事的呀!为什么天下忍饥挨饿的都是辛辛苦苦、在田地卖力耕作的人呀!

作者直指天下最高统治者,责问为什么主事这样不公平,口吻激烈、辛辣大胆,在黑暗的封建时代,能这样为百姓疾声呐喊,确实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唐·于濆《苦辛吟》

于濆生活在社会下层,对于当时社会上贫富不均的现实有深刻的体会,在其作品中,往往都触及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融入了他悲天悯人的心。

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

有如宋张俞《蚕妇》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这首诗之所以能如此耐人寻味,就是说了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不合理现象。

作者紧接着又写:要是燕赵两地那些出了名的美女啊,一下子都变成了像嫫母那样虽长得不漂亮,但是品行特贤良的女子,那她们的笑容就不会再那么稀罕,也不会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只为博美人一笑。

这样一来,社会风气或许就能回归朴实,不再有那种为了美色一掷千金的奢华现象了。

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而是诙谐的来了个假设,哪天要是这些美人都变成本来相貌平平却品德高尚的嫫母,美颜不再被过分追捧,品德成为真正的价值所在,那么社会上贫富差距带来的过度消费问题,或许就能慢慢改善了。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公平可言,我们出生在农村小老百姓家里,盖茨的孩子出生在盖茨的家里,这样的起点能比吗?

还好,世上有一点东西是公平的,那就是时间。所以,虽然每个人出生的条件不一样,但是,人是可以幸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当时范仲淹四十六岁,主政苏州,为治水患,正在苏常一带察看水情。

目睹江中一叶扁舟,在风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江岸上,人头攒动,熙来攘往,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他们干什么来着?一打听,原来是人们得知今天的渔汛:捕获了好多好多鲈鱼,任君挑选。

看着这活泼乱跳的鱼儿,谁不爱鲈鱼味道的鲜美,谁能不被它们逗得馋涎欲滴呢?

范仲淹在“爱”字前却偏偏着上一个“但”字。“但”就是“只”的意思,它的潜台词无疑是说:你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

是啊,在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有多少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为了免除全家人寒冷和饥饿的威胁,在繁重的劳动甚至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中苦苦地挣扎着。

烟波浩淼的江面上,狂风大作,巨浪如山,轻如一叶的小船在惊涛骇浪间出没,死神在随时觊觎着捕鱼人本自脆弱的生命!

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为了赚那几两碎银,一辈子恶衣疏食,起早贪黑,还要冒这样的风险。

生活中,道路的平坦与干净,空气的清新与明亮,背后都有很多人用汗水换来的,不要一切都想当然,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宋·梅尧臣《陶者》

烧瓦的人为了烧制更多的砖瓦,居然挖尽自己的门前土,因此自己的住屋却无片瓦遮风挡雨,只能用茅草铺顶。那些达官贵人却锦衣玉食,十指不沾泥土,还居住在琉璃光鲜的高楼大厦。

作者通过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刻画出一位饱尝生活艰辛却缺衣少食的陶瓦者形象。

通过对比,对不事稼穑、五谷不分的达官显贵进行了无情的斥责,控诉了社会的不公,表达对下层百姓的同情。

正如唐代人的一句俗语:“打赤脚人赶兔子,着靴子的人吃肉。”

欧阳修说的:“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贫苦生活就像一柄双刃剑,它逼得你衣食无着,不得不整天为生计犯愁;

另一方面,它又帮你劈开与劳苦人民情感隔离的障壁,使你能深入社会下层,这就拓宽了你的视野,才能写出揭露封建社会不劳而获、反映劳动者疾苦的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创作不易,喜欢的话,请关注收藏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