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爿不到20平方米的小店,

一位年近70岁的阿婆,

家常的配方、老式的做法、局促的环境,

缘何让这碗菜肉馄饨

在老街上红火了4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拍!我这小店没啥可拍的

早晨6点的堡镇正大街静谧、平和,但街上的一家馄饨店此刻已热气腾腾。

“别拍,别拍,我这个小店没啥可拍的……”刚走进店里,还没来得及举起相机,记者就吃了个“闭门羹”。虽然进门就碰了一鼻子灰,但记者“不死心”地点上了一碗馄饨,在边吃边聊中让阿婆放下了戒备,聊起了她和小店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龚菊芳

“店是从我父母手里传下来的,已经有40多年了,我是2000年踏进这爿店的。”阿婆名叫龚菊芳,从小就在正大街上长大,年轻时曾是镇上国营商店的一名职员,生活殷实稳定。但2000年的一次投资陷阱,不仅耗尽了家里的积蓄,还让她背上了20多万元的债务。

“那时候我身无分文,好在父母搭救,让我在馄饨店工作,这才慢慢走出困境。”阿婆说,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是这家馄饨店让她开启了全新的人生,她至今还记得第一天来馄饨店上班时父亲说的那句话,“没关系,吉人自有天相,慢慢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馄饨店原名“兴华饮食店”,后来在做招牌的时候阿婆感觉这个店名顾客记不住、叫不响,所以就取了个通俗易懂的名字——“老太婆馄饨店”,而店名里的“老太婆”实则为阿婆的母亲。

采访中,阿婆告诉记者,这爿店寄托着她对父母深厚的情感,也很感念老顾客们的帮衬,但这间小店真的没啥特别的。那么这家在阿婆嘴里“没啥特别”的小店,到底为何能“圈”住这么多的老顾客?

熟悉!小店的味道一直没变

拌馅用菜肉、精盐、味精,再打上几枚鸡蛋,盛碗时蒯上一小块猪油,撒上几粒葱花……小店开了40多年,配方从未革新,味道始终不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从初中吃到现在,以前中午放了学就和小伙伴来这里吃碗馄饨,现在回来的次数少了,但每次回来总归要到这里报个到。”今年23岁的崇明小囡赵文轩即将大学毕业,是老太婆馄饨店的“老粉”。在他看来,阿婆家传统的做法让人最为惦念,因为那是小时候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文轩

“这么大的票子找不开,下次来吃再付……”在阿婆的小店里,熟悉的不仅仅是馄饨的味道,还有她与顾客间热络的情感。阿婆说,来她店里吃馄饨的,很多都是10年以上的老顾客,大家都很熟悉,吃碗馄饨、唠唠家常,是相互间存续多年的默契。

变迁!守着她的生意和无数人的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这条街很热闹的,上早市的人很多。”阿婆说,正大街早年间就是堡镇的“南京路”,商铺林立,过往行人络绎不绝。随着时代变迁,街外头新式的店铺、超市多了,老街里头也就慢慢冷清了。上世纪80年代,阿婆父母经营馄饨店的时候,那是“一碗接着一碗下”,每天四五十斤馄饨皮都不够包,但如今阿婆店里馄饨皮的消耗量大约只有十五斤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上5点开门,下午2点左右闭市。从买菜、拌馅、包馄饨到整理、擦洗都是阿婆一个人在忙碌。“年纪大了,赚得不多,但人真的蛮开心的。”寒暄、闲聊、嬉笑,这爿馄饨店为阿婆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快乐,也让她找到了“小人物”的价值所在。

“像这个小囡,每次进门都会喊我一声‘婆阿’,上学的时候是自己过来吃,现在是带着孩子过来吃……”采访中,阿婆介绍起那些“小囡”,自然地流露出温暖的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婆说,馄饨店经营了40多年,从没和谁起过争执,顾客们都很包容、很客气,也让她对小店、对老顾客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馄饨里

包裹着阿婆与父母的情感,

也有她与顾客们朴素而美好的人情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顾欢欢;摄影:曹锦淞

编辑:朱怡婷

责编:李琳、陆海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