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聪明的人≠逻辑性强的人,那些学历高、头脑聪明的人,未必就一定是讲话逻辑严谨,为什么呢?

因为头脑聪明的人往往不善于考虑对方的立场,常常陷入自身的思考惯性,习惯想当然地进行艰涩难懂的说明,这就造成了发送信息的一方和接受信息的一方之间的“前提”并一致,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举个例子:公司一位新来的同事就“此次产品运营为何会亏本?”的问题向公司总经理进行解释。虽然这位新同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逻辑清晰地进行了分析说明,可是对方依然没有理解。
在这位新同事看来,自己的分析很到位,合情合理。可是,问题是其分析的前提和对方想的完全不一致,有可能公司总经理和同事两人对“成长速度”的概念不一致;也有可能是比起销售来,总经理更重视品牌之类的定性形象;还有可能是新同事没有被告知某个重要事实……

上面的事例告诉我们:我们准备的逻辑未必被对方所接受,对于自己是不言而喻的事物,对于他人来说未必就如此。

那么,逻辑说服的前提是什么?

合乎逻辑的前提,建立在深入理解对方所处状况及其所认可的前提之上。通过精心准备与之相匹配的逻辑,构建一种“自己和对方都能接受的状态的事物”。如此才能让自己达到“浅显易懂”的状态,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

现在我们举几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1:如果下雨的话(出租车)就会赚钱。
为什么呢?是因为(大家都不想被雨淋湿)。”

这段话,乍一看似乎没问题,可是,从逻辑的角度来看的话,问题不少。

  • 第一个逻辑问题:结论和论据的表达没有对应。

这句话中的“出租车有钱赚”和“因为不想被雨淋湿”在意义上是没有对应的。“赚钱”是个动词,与其对应的也应该是“增加”这样的动词。所以这句话可以改成:“因为不想被雨淋的人大增,所以,出租车就会大赚。”

所以在讲话时,有意识地使用动词的对应表达,是清楚表现结论和论据的关系性,会让我们表达的逻辑大在增强。

  • 第二个逻辑问题:所指范围不明确。

即便不想被雨淋湿的人大增,就能说出租车真的能赚吗?如果那天碰巧是过年的话,谁也不会出门,都待在家里。那么打出租车的人并不会增多,不一定能赚到钱。而且,如果主语是平时就经常坐出租车的人的话,那么,不管下雨还是不下雨,出租车的营业额都不会有什么变化吧。

也就是说,必须明确所指的范围,是“谁”不想被雨淋?又是“谁”坐出租车?我们试着做一下如下改动:

“一旦下雨,平时不坐出租车、公交车,不开车上班或上学的人中,不想被雨淋湿的人增多,这些人都去坐出租车,这样一来,出租车就会赚钱了。”

所以在讲话时,有意识地通过特定的主语来明确所指范围的方法,也是有助于增加我们讲话的逻辑性。

  • 第三个逻辑问题就是:赚钱的是“出租车”吗?赚钱的不更应该是“出租车公司”或是“出租车司机”?

也许有人会说“有必要考虑得这么仔细吗”?想要达到表达有逻辑性,我们就不能只依靠说话对象自己去想象、推测。我们要做到无论是谁看到这句话都能做出同样的解释。只有这样,我们的表达才能称得上是“有逻辑”。

通过以上分析,这句话进一步完善就变成了这样:

如果下雨的话,(出租车司机)就有钱赚。
因为(不坐出租车、公交车,不自己开车上班或上学的人中,不想被雨淋湿的人增多,这些人都会去坐出租车)。

当然,在我们平时的会话中,很少考虑得如此周密。因此,我们在工作生活很多场合传达内容时,结论和根据之间的关系性大部分是“依赖接受一方的推测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