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1941年,新四军第一师一旅在叶飞的指挥下与江苏高明一带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就在这个局势紧张的时刻,一声声微弱的婴儿啼哭声传来,叶飞上前查看,发现一女婴躺在那里,他顿时心生怜悯,让刚刚赶来的新四军班长缪益清将女婴抱走,并为她找一个好人家。

缪益清照做了,没想到时隔60年后,他还能再见到这名女婴。

被新四军救下,养父养母百般呵护

被新四军救下,养父养母百般呵护

缪益清1926年出生于如皋西部地区的高明乡高明庄,13岁时加入儿童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日寇在缪益清的老家一带扫荡,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各村民兵、农抗会、妇抗会、儿童团都纷纷参与到了这场激烈的斗争中。

刚刚15岁的缪益清也参加了新四军,他就像那初出的牛犊,丝毫惧怕对面凶残的敌人,杀敌分外勇猛。

农历十一月一天下午,日本军官日加藤率领日军600余人扫荡返回据点时经过高明庄,新四军第一师一旅旅长叶飞下令消灭这股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硝烟四起,炮火连天。在叶飞英明的指挥下,新四军越战越勇,很快就将敌人打得连连后退。日寇溃不成军,激战数小时就死伤300余人,见此情景,日军部分残军只好向黄桥方向突围。

就在新四军来到黄桥附近时,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声引起了叶飞的注意。叶飞随着声音望去,发现声音的来源是河边的一个草棚,赶过去一瞧,发现里面有一名面额中弹的妇女,她的怀中正抱着一名哇哇大哭的女婴。

叶飞于心不忍,安排手下尽快将女婴送到安全的地方,最好给女婴找一户好人家。于是,给女婴找家的任务就交给了缪益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寒风中,看着嘴唇都冻得青紫的婴儿,缪益清赶忙解开上衣,将女婴搂在怀中向后方转移。一路上,缪益清一次又一次机智避开了敌人的视线,等他走出战区时,女婴已经在他怀里睡着了。

缪益清按照指示,将女婴交给了当地一名妇女同志,并简要叙述了婴儿母亲的来历,希望妇女一家能够善待婴儿。

那名妇女连连答应,表示这孩子是新四军送来的,就是革命的火种,她一定好好对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养孩子的妇女并不是普通人,她是该县严桥村妇抗会会员谢美芳,她经常为新四军做鞋、送粮、护理伤员,对新四军的感情很深。谢美芳的丈夫丁邦龙也是一位同情革命的群众,夫妻俩非常愿意收养女婴,并决定给孩子取名为丁佐美

因不知女婴的出生日期,他们便将缪益清送来的日子作为了丁佐美的出生日,寓意女婴得到了新生。

丁家家庭贫寒,只有两间破旧的茅草屋,屋中连床都没有,夫妻俩就一直用稻草搭就地铺。要说哈这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头耕地的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天,丁邦龙起早贪黑用牛给别人耕地,以此来赚点钱养活一家人。丁佐美到来后,丁邦龙夫妻俩更加卖力,虽然辛苦,但看着丁佐美一天天茁壮成长,就算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1949年全国解放,丁邦龙夫妇省吃俭用终于攒够了钱,将女儿送到村外的小学念书。5年后,丁佐美小学毕业,回家务农。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丁佐美就到了嫁人的年纪。经人介绍,丁佐美认识了比她大6岁的转业干部周东海,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决定结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着婚期越来越近,丁邦龙夫妻俩决定告诉女儿她的真实身世。当听到自己是抱养的时候,丁佐美难以置信,但她很快就调整好心情,告诉丁邦龙二老说:“爸妈,就算你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和东海也会照顾你们的,你们永远是我最亲的人。”

苦寻恩人六十年,见面深情叩头三次

苦寻恩人六十年,见面深情叩头三次

1958年,丁佐美和周东海结为夫妻,拥有了一个美满的家庭,但她的心里总是有个结。根据父母的讲述,当年自己的亲生母亲去世后,她就被一位新四军战士救了下来,可这位新四军战士是谁?他如今是否还活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想到,小时候母亲总是教导她要知恩图报,如今自己已经成家立业,生活也过得非常好,是时候报答恩人的救命之恩了。

她和家人提出了寻找恩人的请求,竟意外得到了全家人的赞成。母亲高兴地和她回忆起当年收养她的情形。

母亲依稀记得那名新四军是个高个子,四方脸,粗眉毛,操一口地方口音。经过判断,丁佐美意识到救命恩人可能就是本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丁佐美带上干粮,奔波于附近10多个乡镇,开始了艰难地寻找恩人之路。可沿途转业干部、退伍军人、退役民兵实在太多了,一个月下来,她就跑破了4双鞋,脚上也磨出了好几个血泡。

经过几个月的追寻,丁佐美竟无半点儿收获,她不由得有些失望起来。就在这时,她脑中灵光一闪,既然寻访不成,那就直接写个寻人启事。

两个月内,丁佐美写了近200张寻人启事,可同样是石沉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时间的流逝,丁佐美生下了4个儿子1个女儿,她给孩子们分别取名为“建国、建华、建军、建兵”寓意着建设强大的祖国,建设强大的人民军队。

孩子们长大后,丁佐美又将他们送到部队当兵,实现了她多年夙愿。

可无论过了多少年,丁佐美心里一直没有忘记报恩这件事,只要有时间,她就四处寻问,还让她的后代一起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丁佐美的孙子在《难忘的岁月》一书中看到了《战火救婴儿》的故事。通过与书中对比,他发现里面内容和奶奶给他讲的故事一模一样,再看作者“缪益清”三个字印在他的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缪益清”是否就是奶奶一直寻找的救命恩人呢?他捧着书立刻找到了奶奶,丁佐美一看,立刻欢喜得流出泪来,高兴地说:“是他,肯定就是他!”

经过多方打听,丁佐美才终于了解了缪益清在救下她之后的事情。

缪益清在救出女婴后,又随军参加大小战斗50余次,多次立功受奖,由战士提为班长、排长、连指导员等职务,后来因受伤被评为二等一级伤残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缪益清从岗位上离休,但他依然闲不住,经常用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史实,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难忘的岁月》就是他在此期间完成的作品。

幸亏有这本书的指引,否则丁佐美还不知要何时才能找到恩人。

2004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丁佐美和丈夫来到了缪益清的家中,一见面丁佐美泪流满面,一连向缪益清叩了三个响头才作罢,紧紧握着恩人的手说:“我终于找到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位老人跨越了60余年得以相聚成为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