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毕亚军

中国以新能源为突破口在汽车产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并令传统汽车强国纷纷放下过去的傲慢,一个个变得忧心忡忡。

最近访华的美国财长耶伦、德国总理朔尔茨,也都不约而同地对此作了重点关注,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所谓产能过剩的担心。

马斯克曾表示,“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车企几乎会摧毁世界上大多数其汽车公司,它们超级强。

这有点危言耸听,但也不能算是造谣。包括特斯拉最新的万人大裁员,有其自身业务策略诸如新车开发的严重失误,战略转型的原因,也多多少少是托了中国同行的“福”。

新能源汽车的大发展才刚刚开始。去年中国汽车出口世界第一,大头也依然是燃油车达370.7万辆,新能源车才120.3万辆。只不过新能源的同比增速77.6%高于燃油车的52.4%。

如此急切地把产能过剩的帽子戴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头上,显然缺乏说服力。但不可否认,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扩张的确相当迅猛,除了不少其他行业企业纷纷卷入局中,汽车业已有大型企业的内卷也是越演越烈,并且加速从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市场。

这样的背景下,从中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市场的终局来看现在,有一个历史的教训就已经值得高度重视并警惕:谨防把内卷变成内耗甚至内斗,最后变成赢了战争却不赢钱。

高强度内卷式竞争,当然有助练就领先世界的能力,但若内卷太过厉害,甚至内斗内耗、自相残杀,最终可能是中国汽车产业整体牢牢坐稳世界第一,但具体到各家企业却是永无宁日的血战,价值底线不断被突破,最后弄得大家都难赚钱,行情稍微不好就大家都不赚钱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已有不少例子。某方面说,我们在内斗这方面就“没输过”。

中国产业已在诸多领域实现了世界第一的市场占有地位,但这些世界第一中的企业却没有像发达国家的世界领先产业那样获得它该有的利润,一些产业企业甚至流血流汗地沦为了补贴全球消费者的廉价劳动力大厂

早已实现大反超的面板产业就有点这意思。

在京东方等企业的持续奋斗下,中国不但突破了“无屏”的产业困境,也早已成为面板产业的世界第一。京东方一家,就已连续6年在各种主流屏实现了出货量的全球第一

不只是规模第一,产品、技术创新也都是世界第一等。然而遗憾的是,当中国企业成为全球面板市场的掌握者之时,却远远没有得到日韩与中国台湾企业当年统治面板市场的利润。

因为中国面板企业的内卷,甚至太厉害了。当京东方历经长期苦战终于从“从地狱里站起来”,还来不及享受一下突破外资垄断的成果,就已陷入了一批批本土企业杀进行业的持续内卷,甚至是“自杀式袭击”。

即便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当年就一次次提醒并警告,全球面板行业最终将只会剩下三五家左右,也依然挡不住跳过来内卷的人。

原本可以由几家中国企业团结良性发展并在全球获得高价值的一个产业,也因此变成了自己看不到头的内卷与内斗。如今,全球消费者享受着越来越便宜的液晶面板产品,但代价是:

中国企业的利润牺牲。

而这原本是可以避免的牺牲。

中国面板自主之前,三星、LG、奇美、友达等六大当时的液晶面板龙头厂商,曾在2001至2006长达6年的时间,持续召开了53次共商会议,几乎每月密会一次,而目的只有一个,避免相互间的恶性竞争,联合控盘市场卡中国企业脖子,进而谋取超级利润。

而六大跨国面板企业紧紧抱团之时,作为其最大买家的中国彩电企业们,却一边被卡脖子,一边上演着内卷肉搏战,不但高价屯积面板,还以面板优势自杀狂卷本土其它电视厂商。以至于看不下去的龙永图在一次论坛上,以“古人说苛政猛于虎,现在家电行业是内斗猛于虎。”来警告这种仇者快亲者痛的自废武功。

最后的结果是,价格战打得最厉害的长虹,电视业务率先且持续陷入亏损。持续不断地内卷,的确是卷出了中国电视的世界级竞争力,但却也集体被拖累了品牌价值和市场

可谓是,赢了战役,输了战争。

如今,诸如海信电视早已在技术、品质等方面世界领先,但也依然要为此买单:即便其产品比三星好,其售价也往往不及三星。

正加速走向世界的中国汽车产业,无疑也已经在这样的关键点上。当内卷越来越有火药味,如何相互竞争但不自相残害,如何团结打造好中国汽车的整体品牌形象,而不是一把好牌打成烂牌,甚至把中国品牌整体形象搞砸,无论是老资格的王传福、李书福们,还是新人余承东雷军们,都得小心又小心。

从历史的经验看,这也不能只靠企业的独善其身或自觉,行业协会乃至政府权力部门,也都应该有所作为与担当。即使卷斗不可避免,也莫跑到世界市场相互背后开枪。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