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秦封泥顾名思义是一种流行于秦代的封泥。秦封泥的主要作用是封住并加盖古代玺印,以此保护书信不被随便打开。

现今,封泥的地位等同于秦简,见证了秦代的发展历程。秦代陶制品发达,生产力提高,封泥加盖书信的形式随之风靡全国。秦封泥被秦人用在各种书信当中,包括对外交往。至今为主,封泥成为人们考古秦代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秦封泥的文字研究

秦代生产力进步,书信来往频繁,封泥的使用成为一种流行现象。上到统治阶级,下到普通百姓,都使用过秦封泥。秦封泥的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主要是陶制而成。秦代陶制工艺水平达到了顶峰,封泥的制作原料极为简单。因此封泥制作成本较低,但冷却僵硬之后易碎、不易保存。

秦封泥上的文字基本上都是小篆。之所以是小篆,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小篆字体简单,容易雕刻。二是小篆得到了官方的默许。三是大篆的字体有很多,秦代之前的字体都可以称之为大篆,不容易形成统一制式,不利于复刻,而小篆是流行于秦代的简便字体,形式统一,利于复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文解字》记载:“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

秦封泥上面的小篆字体是标准的秦小篆,线条方正、灵活舒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后世封泥的观赏价值难以超越秦封泥,所以秦封泥也被称为封泥界的天花板。秦封泥以十字间隔的印居多,也就是所谓的田字格。除此之外还包括日字、口字间隔。一般来说,四字印地位最高。

在处理方面,为了更具可观性,秦封泥在转角处使用了较为柔和的曲线。内正外圆的视觉效果影响深远,后世的印玺制式大多来源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适用性,秦封泥大小基本上是一致的,约为一寸。字体被安排在框线之内,且字与字之间齐同,并不满格,一个字体周边留有空白。能够如此小的范围内雕刻出几近完美的小篆,这充分说明秦代雕刻家的造诣非同小可。秦封泥整体大小呈正方形,结构基本对称。秦封泥文字的笔画主要包括横笔、竖笔、弧笔、斜笔以及实笔等。

由于秦封泥文字的载体特殊,需要在正方形内雕刻出较为规整的文字,需要对瘦长文字进行更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字大都较为瘦长,不适应封泥文字,所以雕刻家必须对大多数文字进行修改。也因此秦封泥文字不同于其他的秦代雕刻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秦封泥对秦代统一的作用

秦封泥之所以被制作,一开始主要用于统治阶级之间的书信传递。作为一种统治工具,秦封泥的出现对秦代统一产生了重要作用,是秦同一文字的重要一环。在建立统一王朝之后,秦为了在民众心中培养统一的意识,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说文解字叙》记载:“秦始皇楚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在文字的统一很快被提上了日程,并出现了类似于今天《新华字典》的书籍,例如《博学篇》。大篆被秦代视为官方文字,小篆或者六朝习惯性使用的文字则被秦官方默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统一之后,六朝习惯性使用的文字大都存在于民间,成为一种社会风俗。秦朝之所以不强力禁止,是因为民间风俗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历史经验也表明,任何想要改变民间风俗的改革,最终要么被民间同化,要么很快失败。

在秦同一文字方面,李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是改革家,也是一位书法家、雕刻家,对封泥有独特的见解。秦代官员都会有官配印绶,李斯担任过宰相、廷尉。根据现在出土的封泥,人们发现了秦朝的“廷尉之印”。当然担任廷尉一职的并不仅李斯一人,但是李斯的印绶一定是类似的字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斯是贯彻文字同一的重要人物,他的一切行文都应该与文字同一相呼应,因此李斯使用的封泥文字也一定会贯彻文字同一。由此推断制造李斯印绶的雕刻场所也会贯彻文字同一。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了秦中央贯彻文字同一的具体表现。

秦封泥适用于咸阳宫内,也适用于咸阳宫外,是中央与地方连结关系的重要载体。所以秦封泥出现在秦朝的各处,不仅仅是秦始皇的办公桌上。由此可见,秦封泥上的文字是秦统一文字的表现,是秦代普及规范字体、规范文书的代表。同时也反映出了小篆在秦代的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秦封泥的地理研究

秦封泥的管理具有等级性,尤其在郡县制之后,封泥主要分为中央一级、郡一级和县一级,数量依次增多,县一级的官封泥多达上百个。

中央一级的封泥发展脉络与秦统一密切相关。在统一之前,咸阳宫发出的封泥主要被派往了六国都城。这个时期秦统治者将目标放在了统一六国上,官方封泥也随之而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统一之后,中央一级的封泥发往各个郡,郡向中央传递信息也需要使用封泥。秦设置了官道、驿站,主要用来传递印有封泥的信件。此时的秦官道、驿站的作用较为单一。郡的中心一般分布在六朝古都,基本上都是大城市。县一般分布在大城市周边。因此封泥来往的地理位置具有规律性,县围绕着大城市,封泥的地理来往呈聚团状。

除了中央和郡县的书信封泥来往之外,中央与重要边关的书信封泥来往也较为密切。秦实行屯田,并且秦统一之后仍旧对外扩张,所以及时掌握边关信息对秦来说意义重大。屯田使得边关人口增多,边关经济逐渐得到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到了秦统治者额外的关注。因此咸阳宫和各个边关之间的书信封泥来往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北方相比,秦封泥多见于北方,少见于南方。主要是因为在三国之前,江南尚未得到合理的开发。至秦汉,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西汉时期北方的牛耕就得到普及,而直到南朝时期江南的牛耕才得到普及。经济重心决定了城市的多少,秦代北方大城市多,而南方多是小城市,管理较为分散。因此秦封泥多出现在北方。

《西都赋》记载秦代北方经济繁盛:“下有郑、白之沃,衣食之源”。

虽然秦封泥多用于官场,但是普通百姓仍然可以使用,例如秦商人可以用封泥封住坛子,并加盖自己的印章。不过由于封泥主要用于正式场合,所以普通百姓使用的很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结:

秦封泥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是秦书同文字的重要见证。作为官方常用的载体,秦封泥的文字多是小篆,这充分说明了秦统治者重视文化的特点。另外,秦封泥字体舒展大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至今为主,出土的封泥多达上千件,秦封泥文字的主要内容多用于官场。这说明秦封泥是秦统治的工具之一,具有等级性、秘密性、传播性等多个特质。秦封泥对联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秦封泥流行于秦汉,随着纸张的出现,逐渐被取代,这种保密式的做法得到了后代统治者的推崇。

参考文献:

《说文解字》

《西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