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一些区域教学成果培育略显手忙脚乱不同,江苏省显得底气十足,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54项,闪亮的成绩让江苏省无愧于教育大省、教育强省的称号。

但详细了解江苏省这些年的改革历程和经验探索,这样成绩的取得也是实至名归。他们坚持13年开展“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项目”、9年开展“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为了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奖,专门成立了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所……

这些行动的背后是江苏教育人超前谋划、敢为人先的生动诠释。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记者 孙和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自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公布后,成果培育成为区域、学校的热门话题。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由政府设立的最高级别的业务类奖励,教学成果奖一方面成为区域教育发展实力的体现,另一方面给区域发展带来压力,要培育出自己的教学成果奖显得格外迫切。

当越来越多的区域开始重视教学成果培育工作,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情况,如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后,一些区域无论选题确定、研究领域、培育途径还是推广力度等都找不到贴切的着力点,那些热点话题、重点领域都成了“别人家的孩子”,越是培育压力大,越显得有心无力。

与一些区域教学成果培育略显手忙脚乱不同,江苏省就显得底气十足,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54项,闪亮的成绩让江苏省无愧于教育大省、教育强省的称号。但详细了解江苏省这些年的改革历程和经验探索,这样成绩的取得也是实至名归。他们坚持13年开展“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项目”、9年开展“江苏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为了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奖,专门成立了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所……这些行动的背后是江苏教育人超前谋划、敢为人先的生动诠释。

他们做对了什么、高质的培育体系如何持续……本期邀请江苏省教科院院长陆岳新,谈谈江苏省教学成果奖持续涌现背后做了哪些尝试和创新。

1. 精耕细作培育土壤

中国教师报: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江苏省表现抢眼。这样成绩的取得,您觉得江苏省在哪几个方面做得比较扎实,为成果培育做了哪些铺垫?

陆岳新是的,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江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样的成绩是江苏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实际上,在已开展的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无论在获奖数量还是获奖等次上,江苏省均位列全国第一。近年来,江苏主要从两方面为成果孵化培育、茁壮发展与成熟转化提供了土壤。

一是“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项目”的13年建设与《行动计划》的9年实践为成果落地提供了沃土。自2011年开始,江苏省启动了基础教育内涵建设项目,包括普通高中课程基地、薄弱初中质量提升等多个子项目。从横向上看,这些项目覆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各领域,贯穿15年基础教育全过程,每一学段每一类型教育均有内涵项目作为支撑;从纵向上看,各地结合实际实施具有本地特色的内涵项目,逐步建立了省、市、县、校四级项目体系。经过多年探索,“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项目”的实施对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培育的孵化器,2022年获奖成果大多来自该项目。

2015年起,江苏省启动《行动计划》,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明确改革重点,通过自主研究、专题调研、项目论证、观摩研讨等方式有序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激发了学校教学改革的创新活力,形成了“校校有教学改革项目,教师人人参与教改研究”的局面,为教学成果的培育和涌现奠定了基础。

二是专业化指导机构、特色研究所的设立为成果生根转化提供养分。江苏拥有丰厚的教育积淀和大批优秀教育家。为树立和彰显教科研的特色和品牌,江苏省于2012年成立了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指导中心、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指导中心等7个专业化指导机构,充分发挥省教科院的专业职能,聚集专家资源对“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项目”进行管理、指导、培育。

2013年10月,江苏省成立了陶行知、叶圣陶、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和李吉林情境教育研究所、李庾南数学教学研究所、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小主人教育研究所等9个特色项目研究所,多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机构为培育优势项目、产生原创成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2019年起,为荣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上的项目成立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所,促进既有成果的大面积应用,并带动更多、更新、更好成果的出现。

应该说,这些举措的作用与影响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多措并举才营造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使江苏涌现出多项教学成果奖。

中国教师报:听您介绍,基础钻得深、打得实才是成果培育的关键。作为省级教科研机构,在成果发现、培育、指导、推广过程中做了哪些工作?

陆岳新:省教科院作为省教育厅的智库,承担了许多类别的内涵建设项目的管理和指导工作。自2011年起,省教科院启动“精品课题培育工程”。精品课题是从中期检查获得“优秀”的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遴选出少量有基础、有潜质、有价值且有特色的优秀科研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如果说《行动计划》是有计划的大面积播种,“精品课题培育工程”则是有重点的扶持、孵化。推进过程中,我们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项精品课题配备“最匹配”的专家进行长期跟踪指导,并定期组织精品课题的交流研讨活动,持续培育与催生学术含量高、前瞻性和创新性强、实践应用与影响大的教科研成果。“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实施“教科研成果转化推广行动计划”,研制省级教科研成果质量标准,建立以创新水平与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体系,形成以关键问题解决、重大决策与教学实践改进为导向的成果评价办法。

2. 不能“揠苗助长”

中国教师报:如今成果培育成为各地的热词,如何打破成果培育功利化思维,不为成果而成果,在这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陆岳新:优秀教学成果的发现、培育、指导、推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摒弃“短视”“功利化”“摘果子”等不良倾向,我们和全国各地一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也探索了一些经验。

一是加强项目实施的导向性指导,防止少数地方和学校的“功利化”倾向。项目化驱动是江苏基础教育改革与成果培育的重要牵引和宝贵经验,但少数地区、学校存在“为获奖而做研究、为资金而做项目”的问题,对“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为何而做”未进行“贴地而行”的思考。对此,我们认真分析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因素和机制,总结和提炼项目推进的策略,进一步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管理与指导,促进项目实施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增强教科研的普惠性功能,打破“少数人研究、多数人观望”的窠臼。实践表明,在群众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做得好的地方,教育教学的质量相对较高,改革成果也相对较多。但地区、学校、教师间的差距不可避免,如果教学改革和研究只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学校、少数优秀教师,教学成果的涌现也是不可持续且存在较大局限性的。近年来,省教科院通过教育强省建设研究基地、中小学教科研基地建设形成了完善的基地申报、管理、活动组织等制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学术沙龙等形式,让“重视科研、投身科研、应用科研”的机制和氛围在各地各校形成。同时,推出“教科研普惠行动计划”,重点扶持教科研薄弱地区、学校,努力缩小教科研区域和城乡差距。

三是注重科研支持系统的协同构建,解决“萝卜炖萝卜”“独木难成林”等基层遭遇的难题。许多教学成果在基层学校、在教师日常课堂,但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成果发现的敏感性、整体建构和表达能力欠缺,这就需要专家和科研人员的介入,帮助基层学校实现理论建构和实践突破,这是优秀成果突围的关键。省教科院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各部门及课题主持人跨界、跨地域、跨专业组建研究团队,通过建设一批以重点项目为中心的协同创新机构,实现“自上而下”专家与指导单位的紧密结合;另一方面鼓励教科研人员走进基层,通过上下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中国教师报:咱们把话题更聚焦一些,获得特等奖的“大情怀育人: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这一成果在形成发展中,省教育厅、省教科院等部门提供了哪些支持?

陆岳新:作为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个特等奖之一,这个特等奖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在40年的培育过程中,省教育厅基教处、省教科院和省教育学会等部门从各自优势出发给予了长期关注和大力支持。

1990年,省教育厅授予行知小学“全省模范小学”称号,行知小学是当届唯一一所乡村学校;1996年,省教科所(省教科院前身)将行知小学申报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村级大教育研究”设立为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特别在整合乡土资源创立江苏省第一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上给予了坚定而有力的指导;2006年12月,省教育厅在行知小学召开小学教育现场会。这次现场会比较系统地总结了行知小学开展的行知教育实验,对推动学校加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5年,省教育厅将行知教育集团申报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列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2019年,将其确定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重点培育项目”,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推动学校积极申报第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在成果培育的关键阶段,江苏省又一次发挥了协同作战的力量。省教育厅基教处为项目配备了上海、北京和江苏等知名专家进行指导。2020年11月,成立了省教科院、南京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全程指导成果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提升。2020年11月—2022年11月共召开研讨会23次,每一次研讨都围绕项目定位、分析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清单等进行深度指导。两年间,学校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行知教育实验40年的实践进行了全面回溯,边梳理边建构、边建构边完善。在梳理中,省教科院专家团队发现“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鲜明蕴含了“大情怀育人”理念。“大情怀育人”是该成果的理论灵魂,也是40年行知教育实验的概括性表达。为此,对“大情怀育人”体系进行了重点建构,并于2021年12月帮助学校出版了“行知教育实验丛书”7册。在过程研讨、丛书出版、项目申报期间,以省教科院研究员彭钢为首的专家全程参与,对丛书的架构、内容组织提供了全面指导,并对项目组撰写申报书的结构、内容、文字表述等进行全面把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京市力学小学教师团队尝试通过图示法提炼教学成果

3. “人人播种,节节开花”

中国教师报:在获奖成果中,江苏省教科院也有两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对外做好服务引领,对内提升综合能力,省教科院对内是如何营造“人人做研究”氛围的?

陆岳新:2022年,省教科院一共获得了6项成果奖,还参与了4项,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不仅创造了省教科院新的历史,也将省教科院以教科研支撑、驱动、引领教育教学变革的热情推向了更高处。

省教科院的研究人员有的是刚毕业的博士,以教育研究为专业志趣;有的是来自基层的佼佼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都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深耕的研究领域与独到的学术思想,更重要的是都以自己是一名专业研究者为荣。也就是说,“人人做研究”的氛围无须刻意营造,而是研究人员强烈的专业自觉。

当然,省教科院最大限度赋予教科研人员以宽松的环境、持续的激励与足够的尊重。比如,举办学术周活动,让研究卓有成效的个体或团队在全院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建立科研奖励常态机制,对获得领导肯定性批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成果奖、在重量级报刊发表论文等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些举措为“人人做研究”氛围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中国教师报:“人人做研究”氛围形成后,当研究人员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成果?

陆岳新:一项高水平成果的诞生无法催熟速成,两项一等奖成果都有着扎实的研究基础。“做数学:义务教育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前期成果在第一届和第二届中都有斩获,“素养引领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变革的实现路径探索”也是江苏省一直努力推动和持续探索的,正如成果主持人张克中所说,这个成果不仅属于他和他的团队,更是一代代江苏语文教育人共同努力与薪火相传的结果。当然,省教科院在孵化培育与引领指导上也下了功夫。

一是搭建平台。通过“我搭台,你唱戏”的方式,让研究人员有机会介绍他们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发布阶段性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的诉求、经验、成绩乃至问题能够充分展现出来,有利于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帮助。2023年,江苏省组织58项成果参展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其中“做数学:义务教育学科育人的创新实践”荣获SERVE(遴选教育创新成果的模型)奖。

二是协同攻关。根据各个项目内容与主题的不同,我们专门为项目组聘请最顶尖的专家团队,对研究项目进行诊断和把脉,定期进行专业指导,尤其强调引入多学科视角和多主体立场,避免研究偏狭于一隅,影响成果的普适性与推广性。

三是深层关怀。成果本身固然重要,但创造并运用成果的人更重要。我们不断激励在成果慢慢生成过程中人的成长,开辟更大的空间、提供更多的机会让研究人员站上更高的舞台,增强他们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真正实现成果与人的相互促进、相互成就。

4. “做得出,传得开,走得远”

中国教师报:获奖不是目的,如何把获奖的成果效益最大化,让更多区县受益,进而孵化更多优秀成果,这才是国家评审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目的,也是省市县(区)教研部门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江苏省在推广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陆岳新:我们一直在思考获奖之后做什么?那就是在更大范围及时辐射、推广优秀成果。我们在全省各地成立了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研究所。研究所所在区域要精心制订推介方案、建设活动平台、分类组建联盟校,并加强对各研究所的指导帮助,从专家指导、实践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同时,通过期刊、平台、基地建设等路径,为全省优秀教科研成果打造交流传播、开放共享的平台,加强对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这些工作旨在不让优秀成果“束之高阁”,而是让其“做得出,传得开,走得远”。

中国教师报:经历三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一方面成果奖成为全国各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另一方面因受到重视,以后获奖难度可能会加大。这样的背景下,省级教研机构在成果培育中要进行怎样的指导和引领,让优秀教学成果生长出来?

陆岳新:不少地区都有类似的困惑,优秀教师、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学成果是有限的,三届成果奖评审后,优秀成果的发现和培育似乎越来越难。为了解决因“后继无人”导致的“后继乏力”问题,我们通过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等项目,有计划地遴选一批有创新能力、有教改成果的中青年领军人才,着力进行锻炼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通过组织他们走进高校开展学术周活动、举行名家领航行动等方式,进一步总结提炼教学改革经验,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风格、教学特色和教学主张,力求理论有建树、思想有创新、行动有变革,这些人才后续都会成为催生地方、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的生力军。

| 区域链接

成果培育有路可依

朱玲芹

在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东林小学的“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获得一等奖,相较往届有了重大突破。成绩的取得是多年来梁溪区关注教育教学真问题,激发教师研究和创新热情,用深度研究反哺教学的最好回馈。以教学成果培育提升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水平,为梁溪教育人打开了新视野。

在前瞻课题或项目中孵化。直击教育改革重难点,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为成果培育打下基础。针对课堂浅层学习、假性学习比较普遍的问题,梁溪区将问题转化为课题或项目,以前瞻课题或项目牵引学校,将目光聚焦到教育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同时,确立“区域推进、项目带动、校本实施、分级落实、培育特色”的工作思路,各学校围绕区域行动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主攻方向,并将研究主题升级转化为省、市重点课题或内涵建设项目。区教育局将课题作为发展性指标纳入办学绩效考核,加大赋分力度,推动学校积极深入研究。

在创新实践中孕育。成果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生根发芽。梁溪区倡导“课题进课堂”,即课题从课堂教学中选,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找,成果去课堂教学中用,让课题研究与教师日常教学紧密融合,引领教师走上教科研的轨道,并使之常态化。

为了顺利推进,梁溪区出台了“课题进课堂”考核制度,要求每所学校每年必须在区级及以上层面进行展示,每一场展示必须有研究主题下的小专题,有在研究主题引领下的多学科实践样态。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教师参与到研究中,一方面超越经验,学会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认识、批判、改造;另一方面共建互促,学会用理论指导、引领、支持实践,探索实践层面的创新,从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转化和共生。课堂在课题理念引领下不断改进,课题又在课堂中得到深入推进,真正实现课题与课堂的彼此成就。

在精准凝练中表达。成果报告撰写最大的难点是对概念的准确性把握、理论的发展性描述、素材的适切性认定、实践的操作性自洽、逻辑的严谨性维护等。而成果往往蕴含在研究过程中,如何从过程中剥离、淘洗出研究成果,形成有分量、能动人、具有一定创新的成果报告?梁溪区通过定期例会、小组活动及科研合作项目等,加强碰撞和反思,及时总结提炼发表相关论文、出版专著,让研究成果物态化,并通过成果发布会、现场展示会扩大影响力、增加美誉度。在实践探索与学术发表的双重互动中,进一步完善成果的设计方案,努力形成解决核心问题的经验。目前,梁溪区已出版“深度学习·梁溪表达”系列丛书8册,还有8册“创新育人”系列丛书拟出版。

同时,梁溪区多次邀请专家、学者走进学校与教师充分对话,进一步拓宽思路、丰富策略、挖掘亮点……一次又一次的介入和指导为成果的凝练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引领学校对教学成果进行不断改进、优化和完善。

成果务实有特色、构建体系有理念、实施环节有亮点、各项成效有印证是梁溪区成果自评的“四有”追求,我们确信,在构建“四有”成果过程中,那些生发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都是促进区域教育发展的好成果。

|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别忘了【转发朋友圈】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