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是否经常遇看到这样的人。你的同事总是喜欢请你做一些不属于你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比如说帮同事做PPT,撰写方案,所以经常加班到很晚;领导也总爱在休息时间找你,你得时时刻刻回复响应领导,甚至帮对领导做一些私人的事。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你的领导、同事欺人太甚,而是因为你不懂拒绝,太过柔软,所以缺乏个人边界,让人不由自主会“侵犯”。你虽然不情愿,但是因为担心得罪领导或同事,最终还是默默忍受下来。然而你的同事或你的领导并不会因为不好意而停止,反而会变本加厉地来找你帮忙。所以身处职场,要学会掌握边界法则,清晰清楚的知道个人边界在哪,并且要守护好自己的边界,才能让自己的工作更为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什么是个人边界?

老王认为,个人边界是指一个人所建立的准则、限度,以此来区分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什么是能够被允许的,以及当别人越过这些界限时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在职场中,一个缺乏边界感的人,往往会被领导或同事剥削压榨,违背自己的意愿,多承担许多职责范围之外的事。为了维护、保持与领导、同事保持的良好关系,你甚至难以拒绝对方的拜托和请求。

通常,个人边界有四种不同类型的风格:刚硬型。一个拥有刚硬型个人边界的人,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让人难以靠近;柔软型。而拥有柔软型个人边界的人,容易被人影响、操控,很难拒绝别人不正当、过分的请求;海绵型。拥有海绵型个人边界的人,往往比较矛盾,是刚硬型和海绵型的混合;灵活型。灵活型个人边界的人,能够自如地掌控自己的边界,不会侵犯别人也不容易被别人侵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什么样的人缺乏边界感?

1、低自尊、低价值感

职场中那些在工作上为了和领导、同事维持良好的关系,而去做违背自己本意和职责范围外的事的人,往往拥有较低的自尊。这种人时时刻刻有一种“欠缺感”,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足,需要用其他事来弥补。于是每天小心翼翼,担心拒绝同事、领导的要求而导致自己丢掉工作。这类人应该要调整自己思维,要知道一个在工作中拥有核心竞争力、能够创造价值的人,是不会刻意讨好别人,做自己不愿意、不应该做的事,做好自己的份内工作,才是正事。

2、太在乎别人的看法

人格特质由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型五个维度构成,其中神经质得分高的人,对别人的情绪很敏感,也十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通过观察别人的态度来调节自己的言行,以确保自己的行为是得当的。这无可厚非,但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往往会导致个人失去自我,忽视和违背自己的本意,勉强答应对方不正当的要求,以此来换得同事、领导的喜爱、认同。但这样的人,往往很难得到同事和老板的认可,因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3、工作与休息、同事与朋友间的边界感日渐模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 下班也要随叫随到,丧失工作生活的边界感

职场中,大多数人都有着因为加班,而取消自己原本计划安排的经历。不仅如此,随着996福报,007随叫随到工作制度的盛行,“下班自由”成了当代职场人的一种奢求,“周末双休”变成了一种福利,职场人的生活正在被工作慢慢吞噬。

休息之时,微信提示音一响,你都会不自觉进入备战状态。有时候甚至需要背着笔记本电脑出门,因为你不晓得什么时候就会接到一个工作要求。所以网上才流行这么一句话:“下班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工作。”

② 总将同事当成“朋友”,踩线人际关系边界感

工作之后,你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比和家人相处时间还要久,同事关系在职场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部分。有的人为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下意识模糊同事和朋友的界限,公私不分,过于亲近;而在利益冲突的面前,这段关系就会迅速土崩瓦解,以至于很多人感叹世事无常,人心难测。其实,这样的隐患,在日常没有边界感的相处中,早就被埋下了“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际关系交往中,有一个“心理距离效应”,也被称之为刺猬效应。效应的由来是源则这样的一个现象,在寒冷的冬天,刺猬会靠在一起相互取暖。但是它们不能靠的太近,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就会刺伤对方。

这样的道理放在职场上也同样适用。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产生美,合适的距离,才能更好地促进职场的交流。

③ 不懂拒绝,触犯工作职责边界感

初入职场,你听了太多“多做事”的道理。“能者多劳”“你能力强,就多做一些吧”“少计较些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这时间纠结不如多做点工作。”

老王不否定主动在职场发展中的重要性,但是面对别人的诉求,全盘接受,不懂拒绝,就不妥当了。对于职场人来说,自己职能之外的事情,要划清边界。毕竟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若是将过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自己职能之外的事情上,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还会被他人无情地使唤,最终将自身的工作热情消磨殆尽。

不会拒绝那些无足轻重的“杂事”,会降低自己的价值感,毕竟比起过程,职场向来更关注结果。此外,我们要意识到一点,工作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缺少边界感,会让我们原本的生活被蚕食得干干净净。

4、如何在工作中树立个人边界?

在模糊的界限面前,职场人只有自己树立边界感,划分界限,才是解脱的良策。要做到梳立个人边界,就得做到以下几点:

① 明确底线,不刻意迎合

相信不少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A同事告诉你,“我工作好忙,麻烦你帮我修个PPT可以吗?我做得差不多了,你就帮忙美化一下,非常感谢!”你好心想着“行吧,反正我现在没什么事”的原则,接下了这份工作。过了几天后,你就会发现A同事又来让你帮他做点事情,久而久之其他同事有什么杂事,都会请你帮忙,最终的结果就是影响你自己的工作效率。

所以一定要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想做、不该是你做的,就不要做。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工作不是做慈善,否则你就会被不断的压榨。

② 适度分享,克制窥探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公司总会有几个“求知欲”特别强的人,他们总是在不断传播小道消息,四处打听八卦新闻,有的甚至还翻看别人电脑。有的甚至觉得和你很熟,然后肆无忌惮对你的生活评头论足,这些举动都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对于职场而言,公私分明,是一个最重要的界限。

③ 学会拒绝,分清你我他

有些人在职场多年还学不会拒绝,或是出于害羞,或是怕得罪人。这种人你找他帮你干点活一般都是不会拒绝的,所以“人气”非常高,经常能在他们座位旁看见围了一群人,叫他帮忙做这做那。但这就是一种假象,大家围着他,是因为他可以帮忙做杂事。一旦出现困难,他们会跑得影子都没。

有些人天生热心肠,认为帮助别人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这样的法则并不适用于职场。一旦你在职责范围内没有明确的边界感,有人就会在反复试探之后,不断越界,最后将你的底线击碎。

所以在职场交往中,边界感的把握从来都不是一件易事,需要不断与人打交道才能做出总结。但无论是越界还是被侵犯,都是有了一次就会有无数次。没有边界感的职场,早晚都会引发危机。所以要学会树立边界感,做到举止有度,才会更好的发展。

5、分清能力边界

除了个人边界感外,我们还得注意分清自己的能力边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明明能力还不足以做好一件事,却反复欺骗自己,我再努力一次,肯定能做到。这不禁让人想起爱因斯坦对疯狂的定义:“用同样的方式做同样的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清楚自身的“能力边界”在哪里,再有雄心壮志,再努力拼搏,最后往往都是徒劳无功。能力边界并不是一个可量化的东西,每个人经历的环境不一样,学识见地不一样,当下所经历的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能力边界一直都在不断变化。随着自身的成长,这种边界大概率会越来越宽。常理来讲,越是参与的事物多,肯定就能在这个事情中锻炼自身的能力;但,总归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怎样把握好这种度,可以说是每位职场人一生都必修的课程。

有人曾说过一句话,别用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专业。许多工作岗位,看似简单容易,但背后却隐藏着隔行如隔山的门道,盲目地跨过自己的能力边界用自身的能力短板去干工作,无疑就是一种工作上的“自伤”行为。

国家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的一个朋友,曾经与股神巴菲特共进午餐。席间,这个朋友请教巴菲特“成功的道理”,巴菲特回答他说:“年轻人,你们都很聪明,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如果要提供什么建议,我希望你们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巴菲特在投资圈纵横50余年,放弃了非常多的投资机会。他对科技互联网企业一直非常谨慎,鲜有投资。他还曾公开声称,绝对不碰比特币,因为他认为自己不懂行。

所以职场中,我们要能意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有以下几种行为者,往往是分不清自己的能力边界。

① 盲目地帮同事做的工作

花自己的精力帮同事干活,耽误的$APPEND的是自己的时间,降低的是自己的工作效率。最为重要的是,你帮同事做属于他板块的工作,会存在许多不懂之处。但为了顾及面子,往往选择了“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能力不够,时间来凑。”结果就是工作做好了,同事不会和你分功;做不好,你就会惹得一身骚,因为会让你自己承担后果。最恶心的是,当你把帮他当成习惯后,如果有一天你没有帮他了,他有可能还会记恨你。

②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工作

在工作的时候,出于公司组织或主要领导的工作安排,有些员工可能就顺手做了自己工作范围外的事情。这类员工可能一开始没什么感觉,可到了最后就会发现许多能力范围外的事情也落到了自己的头上。拿着一份工资,做了两份活。除了工作量增加,收入与付出不对等之外,还有一点,你经常努力工作干好100件工作,没有事情,但在第101件出现问题,那就有事情了,没有人记得你做了100件事,只记得你做错了一件事!

③ 硬着头皮、埋头苦干的工作

有些比较繁重的基础类工作虽然很重要,但他需要的不是韧劲而是巧劲。但有些人却无法及时正确领会上级意图,工作安排不细,想法简单,机械教条,顶着压力、头也不抬地推动工作,结果用力越大效果越差。职场里面,埋头苦干的精神一定要有,但是在埋头苦干的时候,也要抬头看看,要不然做得越多,自己的机会就越少。与其说是方法有问题,更深层次地说还是能力不够、无法应对现状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上,越来越多的工作拼的不是体力和时间,而是方法和效果。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学会做明白人,才会做明白事,才能使工作找准方向点,聚焦关键点,落在目标点。否则,事倍功半,劳而无功。

正如王小波曾说过的:“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想干,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后来发现人生是个不断被阉割的过程”。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管好自己的“能力边界”呢?老王给大家几点参考建议:

1、定位法则,排除干扰,认清自我

心理学中有个“巴纳姆效应” ,它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中,很多人在“巴纳姆效应”的作用下,别人觉得自己行,自己就行,别人觉得自己不行,那自己就真的不行;他们经常会受到他人所谓的鼓动,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确实胜任某项工作,哪怕真实的情况是他并不具备胜任此项工作的能力。

建议大家对自己做一个SWOT分析,结合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工作经验、专业所长、兴趣爱好、人脉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你会发现能力边界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才是至关重要的。

巴菲特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坚决不买没有把握的股票。对此他说:“我把确定性看得非常重……只要能够找到确定性,那些关于风险因素的所有考虑对我来说就无所谓了。”所以,一个人想要走得远,就必须付出足够的耐心,给予自己充足的时间,冷静地审视自己,清晰自己的能力边界,然后奔着一个目标,持续地前进。

2、守衡法则,评估反馈,坚决止损

工作过程中,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能力边界”到底如何界定,是不是越宽泛越好,还是越狭窄越好,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说,该员工掌握的技能必须掌握,同样,需要领导拥有的能力也是责无旁贷。

要知道该自己做的事情,依赖于别人,就会失控;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撸着袖子上,事情会搞砸,还会挫伤自己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工作中发现问题,无论是在自己还是别人身上,都要及时跟领导进行交流反馈。有效地反映问题,将有机会随时纠正轨道偏离。真正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是自己擅长的,知道什么时候该借助别人的力量,他们往往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最优的期望。

3、精进法则,抓住关键,逐步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职场里,当你对这一行业什么也不懂时,盲目地进入必然会摔得头破血流。但职场里仅凭一项能力就能使自己无忧无虑地度过,又是不现实的。我们正确的做法是,使我们的“能力边界”根据工作开展及自身发展需要适时拓展,但这种拓宽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需要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谨慎推进,不属于或者没有进入个人“能力边界”范围内的坚决不要去触碰。

先找到一个或两个最能深入的专业领域,认真地做精做熟做透;同时,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延伸自我的能力值,让能力边界适当扩充,这样才能做出精彩的内容。

不少职场人士觉得,只要职位上升,就能解锁许多能力。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没有突然练就的能力,有的只是夜以继日,漫长岁月的坚持锻造出的才华。从服务转销售,一定需恶补销售知识;从普通员工转变为管理者,除了视线由自身调整为团队,演讲、沟通、谈判等软性技能,人员管理、过程管理、绩效制定等监控手段,都要相应进行强化训练。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中,只有认清自己的工作边界,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你才能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才能实现自我进取,才能在自身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