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最新印发的《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2024)专项活动》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要严肃治理“中小学是否设立或变相设立重点班、快慢班,以此名义掐尖招生”得违规行为。

通知一经发出,又双叒叕一次引发了很多人对应不应该按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进行分班的讨论。

很显然,那些“支持分班”的声音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道理上又一次成为了“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不只是这次,在每一次关于应不应该分班的讨论中,支持分班的声音一直都更强一些。

而且给出的理由也确实很充分、很有说服力。

普通人给出的理由大都是围绕“因材施教”进行阐述的。

且这一观点本身也确实有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味道——严格来说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完全符合教育部对学校教育作出的规范要求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但有很多普通人会支持分班,就连很多教师也支持分班。

例如有一位教师就自己的切身体验详细分析不分班导致学得好的学生、学有余力的学生得不到进一步提升;而受时间、精力(不只是老师没时间,学生也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老师也没有办法帮助那些学得不好的学生取得进步。

关于这一观点在我孩子上初中的时候孩子的老师曾跟我说过,她觉得自己一直挺对不起班上的那些“好孩子”的,原因是无论是学习还是在其他方面,她对这些孩子的关注确实要远少于对班级后进生的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者别说是老师说了,即便是老师没说的情况下他们也能把各种事情做得很好,而对于后者老师就只能废寝忘食、披肝沥胆地去投入更多的精力。

不可否认,我们是真的遇到了非常称职的好老师,但同样的正因为孩子的老师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也使得一些原本可以在各方面获得更好提升的孩子们因此而失去了一些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位家长说自己在上高中的孩子因为在重点班学得非常吃力、压力很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家长和老师最终支持孩子转到普通班的事情。

这一选择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肯定。

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哪怕是从来都没经历过的人也能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想象得到其中的利害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没有人想过为什么没有人会去质疑这个“重点班”的老师们不去“照顾”这些学得吃力、压力很大的学生?

非但如此,很多人反而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呢?

难道只是因为这已经是“高中”了吗?

可我们同样也能看到有很多人在支持给高中生减负,比如前段时间多地闹得沸沸扬扬的关于禁止高中学校在周末给学生上课以及高中学校必须“双休”等不是得到了几乎是全网支持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到“应不应该分班”的问题上,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支持应该分班且也能给出很正确的分班理由的情况下,我们的教育管理依旧坚持禁止分班呢?

真的是因为大家给出的理由都是错误的吗?

当然不是因为理由本身有误,事实上这些非常具体的理由肯定都是合理且客观存在的,但之所以它们不能最终左右或者说是促成允许分班,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对待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上存在着视角上的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我们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关注的是某一类孩子在这件事情上的尤其是在学习上所有到的影响。

关于这点,无论是支持分班还是反对分班的人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我们更多只是从一些具体事情上分析对不同孩子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从国家又或者干脆说是从教育部出发看这个问题,“教育”就不是某个群体的教育了,而是要从“整体”去看待问题。

比如说国家对教培业的治理,如果从某些群体去看问题的话,很显然一些机构、教培从业者是很优秀的、很多学生也是非常需要这些教育资源的。但“双减”一经实施,我们也都看到了管你多好的机构、老师,管你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统统都被治理。

原因其实也不难分析——彼时的教培业给教育这个整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这个分班,同样的道理,尽管“分班”的确有很多的好处,但分班同样也会带来很多的坏处,任其发展一样也会像“教培”一样给整个教育整体带来极大地危害。

例如家长为了让孩子进重点班毫无疑问会在孩子的学业上以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问题上给自己、给孩子增加非常大的负担。

再比如一旦允许学校通过组建重点班等方式掐尖、抢生源,那么学校就成了昨日的“教培机构”一样,必然严重扰乱整个教育体系、破坏教育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我们个人的角度去看教育,我们常说在教育上是没有“绝对公平”的。

但从政策、规范制定者们的角度去看同样的问题则一定是尽可能去追求更大的“教育公平”——做不到“绝对”,那就尽可能做到“最大”。

“重点班”才几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人才他们早晚还是会冒出来,而为了这么点人却剥夺甚至是危害了更多青少年,这是国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认同的。

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支持分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