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在新四军,与恢宏大气的代军长陈毅相比,3师师长黄克诚,却显得小气多了。在他的部队中,军装没有小翻领,上衣下面的两只口袋也取消了,军帽的帽檐也比别人薄。被人称为“最小气的师长”。

黄师长的“小气”,很多人是领教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旅有一批12岁至15岁的小侦察员。1941年到了冬天,他们却没人身上只有一件单衣,北风一吹,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他们机灵、勇敢,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一天,涟东县三区区长薛位五来驻地看望他们,发现9个小鬼衣着单薄,一个个冻得脸色发青,有的还不停地咳嗽、流鼻。薛区长这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心疼地看着这些小鬼,沉思了一会,对小鬼李恒甫说:“明天黄师长在北沙召开部队干部和地方干部的联席会,到时候你就说有情要直接交给黄师长。只要你能想办法进入会场,我就可以帮你们向黄师长反映一下情况。”

第二天,李恒甫如约赶到会场。看到李恒甫进来,薛区长马上向黄师长介绍:“这是李恒甫,他带着一群小鬼在搞情报,工作完成得很出色,就是条件太艰苦了,快过冬了,都还穿着单衣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师长认真地听着薛区长的介绍,又看了看李恒甫身上的衣服,稍作思考,开了一张便条,上面写着:请涟东县政府二科发给李恒甫同志19元钱,以置办冬装。

李恒甫怀揣着黄师长写的便条,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可是,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黄师长批给我的是19元钱,而不是20元钱呢?结果,他回到驻地,大家兴奋地商量做棉衣的事。算来算去,怎么算都不够每人做一套的。

恰好有个叫倪学富的小鬼,他的母亲刚好来了部队,也参加了大家的讨论。最后,在她的建议下,他们到当铺去买了一些过期了没人赎领的衣服,拆洗后再拼凑起来做冬衣。后来他们又从当地比较开明的绅土家里要了一些旧棉絮,经过一番东拼西凑、缝缝补补,才每个人都开心地穿上了棉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克诚为什么只批19元钱而不是20元钱呢?

大家的结论是:“小气。”

但是,正是黄克诚认为19元钱可以解决的问题绝不用20元钱,“小气”的他又获得了一个称号:“特别会过日子的师长”。即使是在1941年,全国各个抗日根据地经济最困难的时期,黄克诚3师的余粮,却足够全师吃3年(见李春华回忆文章《19元和九条棉衣》)。

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说:“‘眼镜客’黄师长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真是很有远见啊。”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政治军事畅销书榜第九名(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