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秦岭山脚下,有一片面积达160多亩的荷塘,夏日里,宽阔的水面被翠绿色、层层叠叠的荷叶所覆盖,从高处俯望,如同青绿色的鱼肚一般。一支支荷花突破荷叶的重围,映日怒放,花瓣白里透红,娇艳欲滴。清风徐来,朵朵荷花摇曳,仿佛身着绿纱,在碧波上翩翩舞动的仙女。一幅“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若是在雨后,水雾弥漫,配合荷塘错落亭、桥,无不给人一种身处仙庭瑶池的错觉。这处瑶池边上,有一个富有诗意名字的村庄,唤做“柿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柿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村民大部分姓郭,传闻是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46代后裔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所形成的村落。关于柿村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迥然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柿村原来叫做“死村”,为什么取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是因为过去战乱频繁,盗匪猖獗,百姓为躲灾避祸取了这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以吓退盗匪,后来村民觉得“死村”名字不吉利,折中用了谐音称作“柿村”。另一种说法,是过去这一带有大片柿子林,故叫做“柿村”,不管哪一种说法,如今的柿村村子内外确实有不少柿子树,绝对匹配柿村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柿村位于秦岭涧峪出口,过去是陕西商洛地通往关中古道的必经之地,古时候是洛南一带与关中物资交易的重要集散地,洛南一带商人的把富产木材,中草药、兽皮等驮运至此换取山区匮乏的粮食、种子、布匹等,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吸引各地商贾云集,逐渐形成了“T”字形街坊,繁盛一时。在柿村街小河西岸,曾有座关帝庙,庙前有一个大戏台,每逢集市,万人争相观看古戏、杂耍演出,热闹非凡。到了民国以后,随着西潼公路交通的修通、赤高路的拓宽,贸易集市逐渐转移到了今天的高塘镇街道,柿村街的风光一去不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繁荣的经济往往造就文化的厚植。柿村素有好学求知尊师重教的好传统,出过不少秀才,贡员,不少人通过科举入朝为官,如清代咸丰年间官至翰林院学士的郭仕正。解放后,村里有不少后生考取名校,从事教育、行政、科研等领域为国家的建设做贡献。

同时柿村也是红色村庄。1928年,震惊西北的渭南起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柿村村民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人们争相加入农会,年轻人报名参加赤卫队、革命军参战,妇女积极纳鞋、织布拥军。不少人血染沙场、很多家庭惨遭反动派的屠戮,发生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柿村村北的渭华起义革命陵园烈士碑文上,能够找到不少名字记载的柿村籍贯烈士。陵园内刻有“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的纪念碑高高耸立。站在柿村,纪念碑清晰可见,时刻提醒后人牢记祖辈那一段光辉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柿村,通过近年来群众的勤奋劳作,特别是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村巷里,主要的田间生产路都实施了拓宽、硬化,群众生产生活便利。巷道两边统一规划,修了花墙,栽植了紫叶李等景观树,安置了太阳能路灯,同时成了农村保洁队伍,常年开展对农村环境的日常保洁,农村厕改也为群众修建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厕所,整个村庄整洁、便利。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村里还修建了托老所、大戏台、图书室、文化广场,方便群众开展各种健康的文娱活动。柿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几年,柿村的产业也是搞得风风火火。高塘镇柿村抓住国家政策扶持和渭华起义红色旅游胜地开发建设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猕猴桃支柱产业、光伏发电扶贫产业、清水莲菜旅游产业三大产业。全村猕猴桃种植户数300多户,种植面积1500多亩,每亩产量平均为5000多斤,产品涵盖徐香、金龙二号、金福、脐红等多个品种,总收益超过2000多万元。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约7000度,为每个入股农户年增加纯收入4500左右。160亩清水莲池不仅带动了群众灵活就业、集体增收,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生态效益。每年夏季荷花盛开的季节,都有不少的游客带着全家老小,慕名来赏荷,园区里人流川流不息,游人拿着手机和家人一起与荷花“合照”,也有不少大学生来此写生,为柿村增添了不少“人气”和名气。人们游玩柿村“瑶池”同时,也不忘品尝种在“瑶池”边的“猕猴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人居环境、自然生态、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精神文明等方面的巨大改观,柿村入选陕西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先后被评为“农村党组织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等荣誉, 2017年还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远有秦岭葱翠叠嶂衬托,村内炊烟袅袅,偶听犬吠鸡鸣。村边荷塘环绕,白鹭翩翩飞舞;田间“桃”满枝头,香飘四野。可以体验“采柿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生活,也可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景,劳累了一天,在夜空皓月与荷塘蛙鸣中酣然入梦,这大概就是柿村人一天的生活所见所闻,这样的生活,又是多少人的梦想。

图文来源丨高塘镇

整理编辑丨看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