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清末,大家第一个联想就是腐败和落后。那时中国工业落后,国家贫困,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在清末很贫穷。事实上,清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清朝的工业,虽算不上先进,却也没有所谓的“不会做钉子和木棍”。其实,清末不但可以铸钢,还可以铸铁甲战列舰。1888年,中国首只大铁战列舰“平远”由福州造船管理局制造,其排水量为2150公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艘军舰在“甲午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日本军舰“松岛”号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福州造船管理局制造的“平远”级铁甲级战列舰,更是达到国际水平。到了民国,中国造船工业不但没有任何进步,反而一蹶不振,大多数造船企业,都是制造小渔船、小型船只,需要数年时间,和国际上最强大的造船大国相比,相差甚远。为什么中国的船舶产业在民国后期会比清朝落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究其原因,是由于在民国期间,中央政府缺乏统一有力的统一。到了清末,中国的经济状况很差,但是整个民族依然团结一致,可以把精力放在建设上。由左宗棠一手创建的福州水运公司,耗资达2千万两,李鸿章投资三千万两建造了北洋水师,这在民国时代是难以想像的。在民国时代,各大军阀势力横行,无论是中央还是各地,都一贫如洗,甚至连日常运作的经费都要借用,就算有些也要去战争,哪还有时间和财力去发展,能从自己的腰包中掏出一点来,购买一两架战列舰就很满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船舶产业因为没有能力发展,也没有资金去投资,因此处于停滞状态。清末,江南造船厂、黄埔造船厂等旧货,但因为缺乏资金,加之经营不力,几乎濒临倒闭,仅靠生产渔船和商业船只维持生计,到了民国早期,为美国制造了好几条大型船只,之后就没有造大船了。中国的造船厂在当时没有人才、技术、资金和设备的情况下,无法制造大型船舶,因此中国的造船业日渐衰落。南京政府时代,政府的战舰、战舰,都被送往日本。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占领了中国的海岸码头,中国甚至无法建造一艘正规的渔船和商业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