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博时空 作者 尹博 大禹,是一代部落首领,也是古代的治水英雄。治水过程中,禹的足迹属实难寻,但随着考古工作成果的不断涌现,实证禹的存在,也许并不是杳而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夏禹像 图源:历代古人像赞

01

文物中的禹迹

先秦出土文献中,禹已经是被歌颂的治水英雄。记载大禹治水功绩的,年代最早的也是内容较多的一件铜器,是遂公盨(x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 遂公盨 图源: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所谓盨,是一种装盛粮食的容器,由簋(guǐ)变化而来,似簋而椭圆,有时带有四足。古遂国为舜的后裔,其国君称为遂公,遂公盨便是古遂国某一代国君铸造的礼器。

遂公盨上的铭文描述了大禹治水的相关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遂公盨铭文

铭文共九十九字,根据考古学家李学勤先生点校,征引如下:

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乡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沫唯德,民好明德,寡顾在天下。用厥邵绍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讦明经齐,好祀无。心好德,婚媾亦,唯协。天厘用考,神复用祓禄,永御于宁。遂公曰:民唯克用兹德,亡诲。”

这段铭文提到了禹受天命治理洪水,平定水患。遂国公感念大禹的功绩,认为他如此有恩德于民众,自己同样也应该像大禹那样躬行道德,以德行事

类似地,在秦公青铜簋、嬭(nǎi)加编钟、叔夷钟、清华简等器物上,禹治水的功绩被反复表现,大禹的功德也被反复歌颂。可以说,至少在西周中期,大禹治水的德行便不断被传唱歌颂。禹之为大,便在于治水之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 秦公青铜簋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 嬭加编钟 图源: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

02

农业生产与对洪水的抗争

大禹的功德被代代传扬,原因就在于农业对于古代人民的生活十分重要。农作物的培育和成长,又都不离开水资源,所以农业区往往靠近易于灌溉的河流并处在易于开垦的平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 10000 年以来的气温变化图 图源:考古学视角的大禹与大禹治水

根据古环境资料显示,距今约 4000 年前,我国曾有过一段气候异常时期。气候的变动带来气温的急剧下降和降水量的大幅增长,洪水成为了全国性的问题。雨量的激增并不是局限在某一地区,淮河、海河、长江、黄河,都在洪水的威胁下遭受灾难。丰沛的雨水使得河流突破堤岸,加之平原的环境便于水的蔓延,真可谓“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农业生产被严重破坏。

在洪水的威胁下,平治水土、恢复农业生产的正常状况,自然成了部落生存的头等大事。农业生产需要集体合作,在这样的合作中,有经验、有威信的人会获得部落领袖的身份。禹治洪水,反映的就是部落领袖带领古代先民与洪水不懈抗争的历史真实。《孟子·滕文公上》有:“禹疏九河,沦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论语·宪问》有:“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先民对水抗争,是为图存,禹之大德,也就在于禹成功地抗争了洪水,使民众得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 大禹像 图源:汉画像石

03

涂山脚下会“禹会”

禹治水经过了很多地方。大禹时代的洪水在全国十分泛滥,而洪水到了哪里,禹治水的行踪也就要到哪里,所以很多地方都有关于禹治水踪迹的传说。

由于年代久远,禹具体的行迹难以考证,但重大的历史事件往往会留下一些存在的痕迹。随着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的进展与突破,专家学者们在安徽涂山脚下的禹会村,便寻觅到了大禹治水的祭祀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会村遗址山川形势图 图源:禹会遗址祭祀礼仪遗存分析与研究

禹会村临近涂山。文献记载,禹曾会于涂山,《左传》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涂山在文献记载中有多处,而安徽的涂山向来被认为是其中之一。

虽然安徽禹会村附近的涂山未必就是禹会涂山的涂山,但禹会村确实有古代祭祀遗址的残留。如果能证实遗址的祭祀功能,那么禹会村附近的涂山极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涂山所在地。

禹会遗址面积约 2000 平方米,整体略呈甲字形。这一遗址的建筑基址比较独特,既不是半地穴式,也不高于地表。古代的建筑形式中,高出地表称坛,低于地表称墠,而禹会遗址是一个有着浅地面基础的平地建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会村祭场平剖面图 图源:禹会遗址祭祀礼仪遗存分析与研究

学者们曾对禹会遗址的功能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禹会遗址建筑垫土使用的黄粘土和白膏泥是在长期浸泡的环境中产生的,这就暗示着祭祀场所和水的关联。祭祀场所中还存在着两方火塘,很可能是祭祀者以压胜巫术的方式以水克火,运用水火对立的思维来消除水患。禹会遗址也就应该是一处治水的祭祀场所。

禹会遗址出土的一些陶制品进一步证实了祭祀场所的治水功能。正如《礼记》有言: “鼎俎奇而笾豆偶,阴阳之义也。笾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也就是说,类似鼎这样的盛器属阳性,而类似豆这样的水器属阴性,阴性的物品和水是相互关联。禹会祭场出土了大量的壶、盉等属阴性的水器,而盆、罐等属阳性的盛器则数量少很多。这充分说明了祭场和水的联系。陶器上更是每每有大鲵()这样的水生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鲵陶塑陶片 图源:禹会遗址祭祀礼仪遗存分析与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鲵幼崽 图源:禹会遗址祭祀礼仪遗存分析与研究

禹会祭场是十分特殊的,如此规模宏大的治水遗址,只能出现在洪水泛滥的时期,也就是距今约 4000 年前,而且必定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联系文献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禹会村旁的涂山,很有可能就是禹会涂山的涂山了。

传说大禹在涂山一代治水,重点就是以涂山为重点中心的淮河流域。4000 年前,黄河夺淮,围绕涂山的淮河治理,是大禹整个治水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禹妻涂山氏,也为涂山在禹治水工作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佐证,正因为治水不是一日之功,为了便于治水大禹很可能就近娶妻成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就更加合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图源:汉画像石

04

禹会群神于会稽

在文献记载中,似乎禹又曾大会诸侯于会稽。《国语》载有:“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意思是说,大禹把各部落的首领召集过来,独独防风氏族的首领迟到,禹便杀了他。《史记》中,吴国的使者询问孔子,什么骨头是最大的呢?孔子便回答,是禹大会诸侯时死在会稽山的防风氏的骨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骨辨防风 图源:孔子圣迹图

禹在会稽的集会,《史记》认为是一场庆功大会。前文已说明,禹会祭场的功能是有关治水的祭祀场所。而一般而言,隆重的祭祀会发生在功业的初始或结束,禹会祭场作为庆功大会的场所其实是很合适的,禹会村附近的涂山,也许就是所谓的会稽之山。

得出这样的结论,实际上是从会稽入手进行的符合古义的解释。今天的会稽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五里,但禹会会稽中的“会稽”,太史公解释道:“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这是把“会稽”二字作“会计”解。

“会稽”的本义即为“会计”,而“会计”在古代的意思是论功行赏。所谓禹会会稽之山,意思应该是禹在某山论功行赏,并不是在当今的浙江会稽集会。文献中已有禹会诸侯于涂山,禹会村既已发掘出规模宏大的治水祭场,会稽之山应该也就是指代涂山。

05

嵩山化石

涂山附近是大禹治水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涂山所在的安徽省,在西北方向上毗邻河南,《淮南子》中的一则轶闻也为我们提供了大禹治水在河南的另一条线索。

《淮南子》中有这样一则轶闻:

“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书》颜师古注引《淮南子》

嵩高山即为嵩山,嵩山位于河南郑州的登封,分为太室山与少室山,太室位置偏北,少室位置偏西,轘辕山在太室、少室之间。《淮南子》这则材料说明了禹曾到国河南地区治水,而禹通轘辕山,后至嵩高山,由于“石破北方”,嵩高山应主要指嵩山的太室山。

大禹化熊被妻子涂山氏看见,涂山氏羞惭化石生启,在嵩山脚下至今也仍有“启母石”的传说。今天嵩山南麓的万岁峰下,仍旧坐落着启母石。启母石也被附会为“望夫石”,有人认为望夫石的形成是因为妻子涂山氏日夜期盼丈夫的归来,精诚所至,化为坚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望夫 图源:望夫石

06

晋阳系舟

从河南再向北走,便是毗邻的山西省。山西省太原市同样有着对大禹治水踪迹的记载。

大禹所处的时代,洪水泛滥,民不聊生。《淮南子》记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当时的中国到处都被大水淹没,相传,古时的太原地区就是一片高山环绕的浩大湖泊。

太原古称晋阳,“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便是禹在山西地区故事的最好概括。治水英雄大禹在太原地区解民众于倒悬,他选择湖泊环绕群山的薄弱处,在南部的灵石口,把晋阳湖的水排出了太原盆地,让太原的民众重新得以生息。

在太原北部,《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有一系舟山,大禹治水过程中曾在此系舟,系舟山因此得名。

07

九州禹迹

关于禹的踪迹的传说,在中国数不胜数。相传禹还曾到甘肃、青海,有“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的说法,太华山位于陕西,而西倾山是昆仑山系巴颜喀拉山的支脉。在甘肃地区,还有“道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的说法,三危山便位于敦煌,在后来常传有佛光闪现。

大禹是否真的到过甘肃、青海、西藏,或者更遥远的地带,已经无法查证了。大禹治水并不是停留在一地,他治理了各地的水患,疏通了各地的河道,他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故而各地都会有关于大禹的传说。

尽管由于年代太过久远,禹相关的文物留下不多,但禹的大德,是永远被历史铭记的。《史记》评价禹的功业为:“九州攸同”“四奥既居”“四海会同”。水患治理好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禹的德行是无比真实的,随着考古工作的发展,相信更多的文物资料会涌现出来证明禹的功德。

参考资料:

1、袁珂著. 中国古代神话[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01.

2、余世诚.国宝“遂公盨”的发现及其史学价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60-61.

3、杨善群.论遂公盨铭与大禹之“德”[J].中华文化论坛,2008,(01):5-8.

4、古遂国与“遂公盨”[J].春秋,2012,(02):54.

5、何驽.禹会遗址祭祀礼仪遗存分析与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4,3(02):176-180+188.

6、高江涛.考古学视角的大禹与大禹治水[J].史志学刊,2015,(04):113-119.

7、马斌.遂公盨[J].江苏教育,2017,(69):32.

8、郭长江,李晓杨,凡国栋等.嬭加编钟铭文的初步释读[J].江汉考古,2019,(03):9-19.

图片 | 尹博

排版 | 小谢

设计 | 雨欣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