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博时空 作者 尹博 提到西王母,我们也许会想到 82 版《西游记》中的王母娘娘,《西游记》第 3 集中就有王母娘娘的蟠桃会。王母娘娘的蟠桃熟了,便派七仙女去采摘,结果七仙女被孙悟空戏弄,孙悟空偷吃仙桃,又到蟠桃会上大吃大喝,偷吃仙丹,搅得众神不得安宁,这一段戏码也就是家喻户晓的大闹天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母娘娘问仙女蟠桃怎么这么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仙女回答蟠桃园的大桃都被大圣偷吃光了

82 版《西游记》中,玉帝掌管三界,而王母娘娘是三界女仙之首,她和玉帝一同在凌霄宝殿办公。虽然设定上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并不是夫妻,他们的关系更像是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但电视剧让我们感觉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好似是一对配偶神。

无论如何,根据电视剧考究西王母的形象是失之偏颇的,就算是根据吴承恩《西游记》的文本描述来考究西王母的形象也未必准确。我们提到《西游记》的王母娘娘虽只是作为一个引子,但一些基本的信息我们还是可以捕捉到。西王母具有的一些基本的特征:女性、女仙的首领、掌管蟠桃、存在配偶神。

这四点乍看起来好像不值得拎出来说,特别是第一条“女性”,似乎也没必要拎出来小题大做为西王母的“特征”,但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点。

昆仑山上的灾厉之神

82 版《西游记》和吴承恩的《西游记》,前者是当代的影视剧,后者是明代的章回体小说。年代,是神话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讯息。吴承恩《西游记》里的王母娘娘形象不能说是错误的,但中国古代神话里西王母并不是如此,或者说,并不总是如此,其间有一个演化的过程。

《山海经·西山经》有:“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东晋训诂学家郭璞注曰:“主知灾厉五刑残杀之气也。”

《海内北经》有:“西王母梯己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北。”《大荒西经》有:“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谓有白点也)。其下有弱水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趣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面虎身神 图源:山海经校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王母 图源:山海经图赞译注

《山海经》中的记载,就是对西王母最早的记载,其形象为一人面虎身神。玉山和昆仑山都是西王母的居所,玉山位于昆仑山西一千三百二十里,玉山与昆仑山中隔乐游山、蠃母山,这些山皆产白玉。不过,西王母的主要居所还是在昆仑山,正如神话学者袁珂所注:“西王母虽以昆仑为宫,亦自有离宫别窟,游息之处,不专住一山也”。除了玉山和昆仑山,西王母还可以住在瑶池和悬圃中,但总归是以昆仑山为基地。住在昆仑的西王母,如《山海经》所载,是一个有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善于吼叫的威猛神灵,掌管着世间的瘟疫和刑罚。

《山海经》中共三处提到西王母,三处都“戴胜”。胜,又称华胜、彩胜,长期以来被作为妇女的头饰,在人日节由妇女佩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就算西王母戴胜,也不能断定西王母就是女性。在比较原始的时代,男女都可以戴胜,佩戴首饰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山海经》中经常有神珥蛇,“珥蛇”就是喜欢拿小蛇当耳环的意思,比如大名鼎鼎的夸父就“珥两黄蛇,把两黄蛇”,他不仅要珥两条,还要拿两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四灵纹玉胜 图源:上海博物馆

《山海经》对西王母的记述中有一条提到了三青鸟,青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譬如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里的青鸟给人感觉是小巧可人的,但三青鸟可不是如此。三青鸟居住在三危山,“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三危山在昆仑山西方,三只青鸟分别叫做“大鵹(lí)”“少鵹”和“青鸟”,它们的身子是青色的,脑袋是红色的,眼睛是黑色的,想来如果是为豹尾虎齿的西王母取食,一定不是什么娇小可人麻雀般的小鸟,一定得是如鹰鹫般的猛禽,才能抓到足够的食物供西王母取用的。三青鸟和西王母居住的山有一定距离,这些鸟的体力想必也是很好的,不然没法带着猎物飞很远从三危山到昆仑山,这就更不能是什么小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 鸾鸟戴胜纹锦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好巧不巧,西王母既是“王母”,又“戴胜”,而且驭使“青鸟”,这几个意象都带有女性的、柔婉的意味,虽然这样的阴性意味也是渐渐形成的,但西王母的形象毕竟还是温和化了,成了年老慈祥的妇人似的,在人们的想象中由人面虎身变成了下图所示的形象。就像“后”这个字,最早的时候是君王的意思,譬如《尚书·汤誓》中“我后不恤我众”的“后”说的就是君主,后来才有后妃的意思,而现在我们一提到“后”,想的都是皇后、太后之类的女性含义,“后”的君主的意思只在后羿等少数几个词中残存了,西王母能够变为女性,大概也是如此的过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王母 图源:山海经校注

三界女仙之首

上述我们提到,西王母逐渐获得了女性的性别身份,但她还不能被叫做“女仙”,仙这个概念并不是自远古就有之,而实在是后起的,我们首先对仙的概念稍加绍介。

神仙思想的溯源,要到青铜器铭文中寻找。譬如,西周时期的殳季良父壶上有铭文:“用旂(qí)匄(gài)眉寿,其万年,霝(líng)冬,难老。”此曰“难老”,在文献中也有记载,譬如《鲁颂·泮水》有“永锡难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 殳季良父壶盖 图源:上海博物馆

但“难老”,不是“不老”“不死”,我们都知道彭祖寿八百,就算寿如彭祖,也终有一死,所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喟然而叹:“故知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而妄作”,既是人,就不能不死。但神仙实在是不死的,不死不灭,超然物外,斯之谓仙。

从“难死”到“不死”,一般人认为要追溯到齐地,譬如齐地的青铜素命镈(bó)上有:“用旂寿老毋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 青铜素命镈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神仙在齐,似乎是因为齐地滨海,海滨有蜃楼、岛屿能刺激幻想。这虽有一定道理,但想问题未免太简单,对此,闻一多先生早有批驳。其认为,齐人本为西方的羌族,而羌族火葬,《吕氏春秋》有:“氏、羌之民,其虏也,不忧其系累,而忧其死不焚也”。之所以要火葬,就是希求灵魂升天而永生,而古代羌族的聚居地(今甘肃、新疆)也正是传说中的不死民、不死山、不死树的发源地。

灵魂不死的观念有了,后来逐渐发展到了肉体也不死,灵肉合一升天,如此才是神仙。明末清初的吴伟业创作的非常有名的《圆圆曲》,其第一句“鼎湖当日弃人间”就谈到升仙的典故。此“鼎湖”应做“鼎胡”,说的是黄帝铸鼎后骑应龙升天,人们抓着应龙的胡须也想升天,但抓不牢掉落下去,连带着胡子也掉到了地上。这里的黄帝就已经是升“仙”了,是连带着肉体一起的呈现的,不是只是灵魂不死。灵魂不死发展到后来的趋势,就是灵肉合一的神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 轩辕黄帝铸鼎碑铭 图源:中国历代名碑书法真迹

神仙观念是如此演进的,从灵魂不死到肉体也不死的灵肉合一。西王母望文生义作为西边的王母,其所处昆仑山正是不死思想的发源地。古代的神仙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譬如《列仙传》记载神仙赤松子“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赤松子是神农时代的雨师,服水玉以成仙,炎帝的女儿追随他,也成了神仙,这样的神人就常在昆仑山西王母的石头宫殿居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赤松子图像 图源:列仙全传明刊本

伴随神仙思想的演进,西王母的形象也从人面虎身逐渐变为形象良好的神仙。在《穆天子传》里,西王母的形象就“进步”了许多。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位天子,姓姬名满,喜爱游历山川大泽,传说其为中国史籍记载最早的旅行家。《穆天子传》记述了周穆王行程三万五千里,见西王母一事。在一个甲子吉日,穆天子拿白璧美玉去祭祀西王母,而西王母是“再拜受之”,天子给西王母敬酒,西王母能为天子唱歌谣:“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回答说:“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主客唱和,场景一片祥和。穆天子此次出行,表面目的是去朝见西王母,实际目的应是想要借着朝圣来寻求长生,西王母对中原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位与不死相关的神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郑州画像砖周穆王见西王母 图源: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如果说西王母的神仙身份在战国文人手笔下的《穆天子传》中还不算太明显,西王母的形象还不够明朗,到了两汉魏晋时,西王母的神仙身份就明显多了,其形象也更加饱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西王母画像砖 杜广磊摄于四川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西王母画像砖拓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西王母画像砖 杜广磊摄于四川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西王母画像砖 杜广磊摄于四川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王母头上覆一华盖,笼龛袖坐于龙虎坐上,周围有直立而舞的蟾蜍、九尾狐、持灵芝的玉兔、执戟的大行伯、三青鸟及拜谒的人像等。

《汉武故事》和《汉武内传》都记述了汉武帝会见西王母一事,二者都托名班固所作,记载的是同一件事,但细节处有些许不同。《故事》里西王母的侍者是二青鸟,和《山海经》比较符合,《内传》里就是群仙数千了,各种描写也更详尽繁复。《汉武内传》中描写的西王母简直成为“年可三十许”的丽人了

传说在七月七日,汉武帝让宫人好好地把宫殿打扫装饰了下,在大殿里设置作为,用紫罗铺地,焚烧百和香,布置用云锦做的帷帐,点燃九光灯,摆上从玉门来的枣子,斟满葡萄酒,又吩咐宫人准备菜肴,翘首以待西王母。

西王母到场时,西南边的天空好像有白云升起,径直趋向宫廷,一下子就靠近了宫殿的所在地。白云中能听到箫声、鼓声、人声、马嘶声,十分热闹。又过了一会儿,王母从空中降临到大殿前,伴随她的群仙有的骑乘天马,有的骑乘龙虎,有的骑乘白鹤,群仙数千,光芒照亮了整个宫殿。

西王母脸向东在大殿中坐下,穿着纹理漂亮的黄锦的长襦,仪容光彩修洁,腰戴灵飞绶带、双头剑,头上戴太华髻、太真震婴冠,脚穿元琼凤纹鞋,看起来大概三十多岁,容貌艳丽超越世间,“真灵人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 顾绣王母图 图源:上海博物馆

此“真灵人也”,就是对此时期的王母形象的准确表达了。王母的仪容如此美丽如此有风度,侍从的仙女也是无比美丽、天姿难掩。《汉武内传》是伪书,伪托班固的名字,但也大概是魏晋时的作品,可以说,到了两汉魏晋,西王母已经成为了女仙的首领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代文学家扬雄《甘泉赋》,拍摄于四川博物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3 年 8 月四川广汉万福狮象村出土的汉代文物西王母摇钱树,树身高 104 厘米,为青铜质,由树干、树叶和朱雀组成。树干分六节,上挂大小叶片 64 片,小叶片分别插在大叶片两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局部图:树叶钱币中间、头顶华盖的就是西王母

不死药与蟠桃

现在我们来谈谈西王母是怎么和蟠桃扯上关系的,要想对蟠桃进行探究,还要回到对不死药的考究上。

接续刚才《汉武内传》西王母降临后的情节,是汉武帝向西王母求取不死药以及西王母送汉武帝仙桃。成书稍后的《汉武内传》删去了求仙药的情节,但西王母送桃的情节依旧保留,我们这里征引年代更早的《汉武故事》。

《汉武故事》中同样是汉武帝七月七日洒扫烧香等待西王母前来,在西王母到场后,汉武帝向西王母请求不死之药,西王母说:“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圆丘之紫标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西王母列举了一些药品的名字,然后说汉武帝“欲心尚多”,还得不到不死药。但西王母拿出了七颗桃子,自己吃了两个,给了汉武帝五个(“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汉武帝吃完了桃子想留着桃核,西王母问他留着桃核干什么,汉武帝回答说这个桃子实在是很鲜美,我想要种它们。西王母就笑着说,这桃三千年结一次果,不是下界的土壤能种的“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

这三千年一结果的桃是如何鲜美,除却那幸运的汉武帝,我们凡人是不得而知了。几千年一开花,几千年一结果,正是长寿神药的特征。不死的药物,西王母确实是有的,昆仑山上就有不死树,《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开明北有不死树”(编按:后图所示树枝状植物),不死树结的果实,吃了就可以不死。当初大羿借着神力穿过火焰弱水去到昆仑山拜见西王母寻求不死药,看门的就是所谓开明兽。如果不是大羿,大概是没人能登上昆仑山到开明兽把守的西王母住所的,说的就是大羿求见西王母的事迹(“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江苏徐州拉犁山墓地门楣部分开明兽 图源:汉画故事

汉代各种关于西王母的画像,很多都会出现像树枝的东西,大概就是不死树的树枝了。而不死树的果实变成寿桃,可能是传说相混的缘故。《神农本草》有“玉桃服之,长生不死”,汉东方朔 《神异经》有“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大概人们认为,这寿桃既叫玉桃,西王母有一处住所是玉山,这桃又吃了让人不死,西王母又住在不死树附近,既然西王母有不死药这等神物,想必食之令人长生不老的桃子,也一定是西王母所在的神山的特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徐州沛县祠西王母图 图源: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镇平县画像砖西王母仙境 图源: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张楼画像砖西王母仙境 图源: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我们还记得,西王母最初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神灵,那为什么这样的神祇会被人们认为有不死的神药呢?这涉及到原始思维的问题。所谓物极必反,阴阳转化,生的神灵一定程度上可以是死的神灵,既然神灵能褫夺人的生命,神灵也就能给人赋予生命,这种情况在世界神话中屡见不鲜,就算是比较生僻的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也是如此。比如宁基什孜达是苏美尔的蛇、地府、医药、植物之神,其名字的意义是“良木之王”,其图腾是一个长着角的蛙蛇。人们认为宁基什孜达负责伤口的并发症,并且用呼吸困难症给予人们痛苦和惩罚,如果得罪它,人们就会被给予惩罚和疾病;而如果虔诚祭拜带来疾病的神,就会有望痊愈和康复。生与死的统一,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苏美尔时期 宁基什孜达古地亚滚印

西王母与配偶神

关于西王母,还有一个配偶神的问题。既然西王母是顾名思义是西边的一个王母,那东边有没有一个王公呢?我国古代神话中确实有叫东王公的神仙,但东王公并不像是独立产生的,很可能就是为了和西王母“配套”产生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沂南西王母、东王公画像石 图源: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

如图所示的西王母、东王公汉代画像砖,东王公的形象和西王母是完全对称的。汉代非常推崇西王母,东王公的地位从来就没能达到和西王母平分秋色的地步。设定上,西王母是三界女仙之首,东王公是三界男仙之首。东王公的来历非常混乱,其源头已经难以找寻了,在民间信仰中,东王公是阳神,西王母是阴神,这也正对应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从东面升起,西方落下,一天开始的方向象征阳的滋生,太阳落下的地方象征阴的滋生,东王公的产生可能就联系着这种原始的太阳崇拜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镂雕东王公西王母纹玉座屏 图源:定州市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西王母神兽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汉 东王公仙人纹镜

东王公也称东华帝君、扶桑大帝,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东华帝君就是东王公。东方代表太阳的帝君概念,在《楚辞》中就有所描述了,《楚辞·九歌·东君》就是楚人祭祀太阳神的颂歌:“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太阳所出的地方就是扶桑,而扶桑早在东夷神话中就作为了太阳升起的地方:“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东夷神话中的太阳神是女神,名为羲和,羲和也是帝俊的妻子。可见,东方太阳神的观念有深厚的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东王公 图源:月旦堂仙佛奇缘明刊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东君 图源:离骚图

到了后来,玉皇大帝的地位上升,道教神仙体系中也出现了很多地位远高于东王公的神灵,东王公已经不算什么大神了,但西王母的地位依旧屹立不倒,如果东王公还是西王母的配偶,就有“下嫁”的感觉了,于是西王母就和玉皇大帝相提并论了。

这一变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玉皇大帝的信仰比较后起,西王母在先秦两汉声名大噪的时候,玉皇大帝还没有那么显赫的地位,在先秦两汉之际,玉皇大帝也只是一个比较小的神灵。“玉皇”的信仰是唐代开始逐渐兴盛的,唐宋之际成书的道经《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才把玉皇大帝的由来补充完备。玉帝的地位上升,人们就把东王公换成玉皇大帝了,于是西王母成为了王母娘娘。在民间信仰中就有很多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配偶神的塑像。在当代的影视作品中,把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作为配偶神也就不足为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西王母 图源:月旦堂仙佛奇踪明刊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 玉皇大帝出行图 图源: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刻本

以上是我们从当今的王母娘娘中追溯出的西王母形象,对西王母的基本特点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当然,关于一些具体的细节就见仁见智了,比如汉代画像砖中西王母身旁的植物到底是什么,也有的观点认为是嘉禾或者三珠树,但我们认为总归是不死树更合理些,关于东王公的起源问题也有一些看法是认为独立起源的,但这种看法不是主流,我们也就没有加以探讨。

关于西王母的逸闻趣事还有很多,譬如丈夫国的传说,据说在殷代有国君到太戊的,派王孟到西王母那里寻找不死药,但到了荒山老林断了粮食,就自成一国了,他们的国家都是男子,而儿子从肋骨中生出,一次生两个,儿子出生,本人死去。这些轶闻趣事散落在古籍旧物中,在查看古书、品鉴文物时,相信一定能偶有发见,神话的草蛇灰线往往这般于历史中浮沉。

参考文献:

[1] 袁珂校注. 山海经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07.

[2] (法)列维-布留尔(Левц-Брюлъ)著;丁由译. 原始思维[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01.

[3] 茅盾著. 神话研究[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1.04.

[4] 袁珂校译. 山海经校译[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09.

[5] (法)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著;李幼蒸译. 野性的思维[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05.

[6] Jacobsen, T. & Alster, B. 2000. Ningišzida's Boat Ride to Hades, in George, A. R & Finkel, I. L. (eds). Winona Lake, Wisdom, Gods and Literature: Studies in Assyriology in Honour of W. G. Lambert. (Indiana: Eisenbraons, 2000).

[7] Wasilewska, A. Creation Stories of the Middle East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2000).

[8] 李凇著. 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04.

[9] 闻一多著;李定凯编校. 神话研究[M]. 成都:巴蜀书社, 2002.12.

[10] 黄明兰,朱亮编. 中国历代名碑书法真迹[M]. 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4.08.

[11] Scurloclc, J. & Andersen, B. R. Diagnoses in Assyrian and Babylonian Medicine ( Urbana an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

[12] 袁珂著. 中国古代神话[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01.

[13] 张道一著. 汉画故事[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6.10.

[14] 汪小洋主编. 中国百神图文志 原始神、宗教神和民间神五千年总揽[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9.06.

[15] 郑土有著. 中国仙话与仙人信仰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07.

图片 | 尹博

排版 | 小谢

设计 | 雨欣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