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的进步,实验医学也在同时进行。可以说,是实验医学推动了医学的进步,没有实验医学,就没有医学的巨大进步。但是,实验医学也面临着实验人群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伦理学和资金的问题。医院或实验室主管更愿意让病人自愿参与,以缓解试验人群不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医学有资金支持,也有大财团支持。或者说,在一些大医院,有自己的实验室,可以一边进行医学实验,一边治疗。实验和治疗同时进行,两不耽误。一般情况下,医生用的实验对象是小白鼠、小白兔、小香猪等,并不会把什么先进的手术和药物直接用在人身上。在动物身上试验成功之后,才会在人身上实验。不过,他们缺少实验对象。很多人不愿意参与实验,并非给钱少,而是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料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虽然医学实验室会给实验对象签订合同,但合同内容并不会对实验对象绝对有利,而是把他们参与的动机视为自愿参与。既然是自愿参与,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即便出现副作用甚至出现生命危险,实验室也不会赔付太多,有的实验室保证不会出现生命危险。于是,人们根本不会参与,或者说要不是逼急了怎么会参与呢?

现实中还真有被逼急了的人,就是在医院住院的病人。有些病属于慢性病,要终生吃药治疗,甚至不吃药就会恶化,危及生命。而医院的实验室正在研究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有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只是缺少实验对象。新药对动物有效,但不一定对人有效。实验员需要对人群进行实验,以验证药物的有效性。而得了病的人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的需要新药治疗。于是,一个需要,一个给予,两方面一拍即合。实验者会“礼贤下士”,走进病房,找到一些患病住院的人,和他们谈,要他们签订试药的合同。而这些合同是有限的,只能供一些得病的人选择,并不能满足所有病人的需求,即便是得一种病的病人也不能完全签订这种合同,需要抢名额。于是,名额就变得特别珍贵,在有的病人犹豫的时候,别的病人已经抢了。就好像抢优惠券一样,谁抢了算谁的。不过,他们都看了合同内容。

合同内容是要他们自愿参加,和医院没有什么关系。即便在参加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也不会危及生命。要是真的出现意外,需要参与实验的病人自己承担后果。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做第一批试药的人。试验新药之后,就有可能根治慢性疾病,一辈子不用再花钱看这种病了。当然,也可能无效,但实验室保证一旦研制出特效药,就会让参与实验的病人第一个免费使用。看来,对于病人来说,自愿参与这类医学实验还是有很大好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在看病方面花了很多钱的病人不愿意继续治疗下去了,要是看到这种自愿参与的医学实验,就会抱着“活马当死马医”的心态去试试,要是好了呢?最坏也不至于比现在更坏,还不如勇敢一试呢,主要是不用花钱治疗,一切治疗费用都由实验室承担。于是,这样一批病人就开始抢实验名额,进入实验程序。

其实,他们不知道,实验起来并不轻松。实验室要进行药物的双盲实验,就是医生不知道药物是干什么用的,病人也不知道,直接用于实验,看有没有效果。有效果才证明药物确实有用,没效果就证明没用,还会用一些安慰剂来实验,就相当于精神病医生给精神病人开的药,大部分都是安慰剂,只是起一定的心理作用,却不会有什么太多的真实疗效。譬如,医生给病人一些胶囊,说是实验的最新药物,让病人服用。病人服用一段时间,果然出现奇效。那么,这种药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药,很可能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安慰剂,而病人认为有作用,只是在心理上起了作用,而实际化验结果并没有什么太好的作用。医生知道是安慰剂,但并不告诉病人,而病人信任医生的权威,受到了极强的心理暗示,也就认为真的是新药,能起到好的疗效了。真正的药物实验要经过双盲实验,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有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病人成了实验对象,缓解了人体试验的数量不足,也让实验室省钱了,双方实现了利益平衡。但是,并非真的那么理想。有的病人试验药物之后,并没有什么效果,折腾一番,还是回到了原点。没有什么新药研究出来,还得自己负担医药费,自己治疗。等着新药出来的时候,就是已经负债累累的时候。当然,也有的病人吃到了所谓的新药,只是在原来药物的基础上上升了一个等级,更有效,但还是不能根除病根,还得经常购买新药,维持治疗。只不过,他们购买新药的费用减免了不少————新药免费供应一段时间,就停止供应了,需要他们掏钱购买,因为新药已经投入商用,成了常用药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来,实验医学和人们自愿参与之间有一定的平衡点,主要还是没钱治病的人或者没钱的人或者失去希望的病人来参与,一般有钱有权的人根本不会去“冒险”。看来,人群还是分等级的,病人也是分等级的。有病没钱的成为实验对象,有权有钱的坐享其成,从来如此,不会改变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