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观上讲桥南镇的名称和桥南村的名字直接关联,比如:桥南管区、桥南公社、桥南乡政府,再到现在的桥南镇人民政府、机关,因为设在了桥南村,所以,就这么一直叫了下去。

桥南镇位于渭南市临渭区东塬(也叫长寿塬)的最南端,靠近秦岭山的北邻。

空中俯瞰长寿塬就像金线吊着的葫芦一般

而桥南镇就在金线上端的沿山地带。

如果沿着渭桥公路一直南行,进入桥南镇的头一个村子,就是桥南村了。

那么桥南村名字又是怎么来的,过去还有过什么传说呢?这里就让我给你道来。

记得几年前我曾问过桥南镇几个年轻的同志:你们桥南镇名字是怎么来的?

他们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了我:因为桥南镇实际就在“铁路桥”和“高速公路桥”的南面,地理方位明明白白,莫非还能叫成“桥北村”不成。

我哑然了,停了半分钟,微笑着说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我不慌不忙地问道:据我了解,“铁路桥”和“高速公路桥”的修建时间都很短,是近几十年之前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以前这两座桥都还不存在而那个村为啥还叫桥南村,这里又如何解释呢?他们一致的回答:人小事老,这里就不知道了。

2019年期间,崇凝镇党委和政府组织编写《千年古镇红色崇凝》一书时,征集的材料中,发现了关于桥南村的取名史料让这一困惑得到了解决

长寿塬的地理形态是,秦岭北邻,渭河平原以南的二级台塬,塬面北宽南窄,越往南走越窄,到了现在的高速公路附近,简直窄成一条线了。

实际的地形地貌是:东临时家沟,西挨康家沟,两沟夹持着一条圡脊梁,宽窄不过两三米,路窄沟深,十分险要,遇到天阴下雨,人们通行更觉困难,经常发生安全事故,而且这条山路是山区群众到崇凝镇赶集的必经之路,严重地困扰着山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到了清代后期渭南东塬上出现了一位乡贤义士名叫冯俊兰,崇凝镇竹冯村人,他字芳乡,号秀山,又称“四经先生”,自幼好学,饱读经书,被官府授为儒林郎,以后又任命为奉政大夫、布政司理向,曾出任甘泉知县,再改于武功县任职。

为官清廉乐善好施,为百姓办过不少好事。晚年常回故里省亲,当了解到南山一带群众为这段山路所困扰的事后,慷慨解囊,捐助银两帮助修路,展露了一片赤子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让石匠凿了大量的石条,把100多米长的一段土梁路面铺平了,既防止了雨天路滑,又防止了水土流失,还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和效果,山区的老百姓高兴机了。

后来当地群众就把石条铺设的这一段叫做桥了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土石桥南面的这个村子从此就叫作桥南村了

根据志书记载:冯俊兰死后归葬故里,渭南知县张世英因敬其贤,亲自为冯俊兰撰写了碑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李民铎,省渭南市临渭区崇凝镇人,毕业于陕西教育学院、中共觉员,退休教师。渭南市临渭区政协文史资料员,区作家协会会员,喜欢文学创作活动。曾与孙韬同志合著了《千年古镇·红色崇凝》一书,其他的文学作品有:《长寿塬轶事》、《崇凝村史话》,《长稔诗抄》等。《渭南文坛》特约作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简介】闵盼龙,中共党员。2012年至2015年就职《渭南日报》,2016年至今就职《渭南青年网》,担任内容总监、首席摄影。临渭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黄河文化传承志愿者,渭南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渭南市雷锋车队志愿者协会副秘书长。因从2012年起开始公益宣传家乡长寿塬,后被共青团渭南市委、渭南市文明办、渭南市青年联合会评为渭南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