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基金经理踏破了储能概念上市公司的门槛。

9月28日,易方达基金、中泰证券调研了智光电气,重点问了公司储能业务发展情况。

9月1日,中金公司、嘉实基金、德邦证券、汇丰晋信、金鹰基金、长信基金、太平洋证券调研骆驼股份,同样关注的是储能业务发展的情况。

8月3日,锦浪科技发布纪要,包括谢治宇、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博时基金、高毅资产等15家机构参与调研,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公司储能业务。锦浪科技表示,储能二季度接单比一季度增长很多,国内催货压力大,海外订单有所积压。目前订单饱满,三四季度产能开始逐步释放。

机构围猎储能概念

人类进步的本质,就是能源利用能力的提升。从最初的用木头烧火,到用石油、风能、核能等等。

但是有一个很大的bug,就是很多能源只能即时使用,难以存储,因此白白浪费了很多。

储能,终于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最近,不少基金经理都表示,非常看好新能源储能概念,认为是继电动车、风电光伏之后,新能源领域最后的牛股集中营。

这是因为,清洁能源将是未来的主力能源,但新能源的不稳定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储能,恰好是其中的关键技术。

从盘面看,基金经理对于周期品(煤炭、化工、钢铁)的价格预期还存在一定争议。但对于近期持续火热的新能源主线,资金已渐渐达成共识。

近期,储能概念全线走强。圣阳股份、欣旺达、鹏辉能源、盛弘股份的涨势都很不错。

那么,如何看待储能概念的价值?

受益“碳中和”

以前用煤炭、水力发电,企业可以灵活调节发电的时间,因此对储能的需求不大。但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不够,与下游需求相比经常是错配的,因此储能的需求很大。

储能是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伴随全球能源结构中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增加,给社会用电需求以及电网稳定性、可靠性带来挑战,而储能技术的应用可以:

1)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稳定性,减少弃风弃光,助力电力系统由火电向新能源为主体转型;

2)快速响应电网的调频、调峰需求,保障高比例新能源的电网安全可靠。

因此,推进储能建设,是能源供给端实现碳中和的必由之路。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37个国家承诺了“碳中和”目标。这将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大规模合作行动,同时也催生了储能的投资机会。

行业拐点来临

储能按照介质可划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气储能、热储能等类型,其中以机械储能和电化学储能应用最广。

抽水蓄能属于机械储能,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在全球范围率先得到推广,2000-2020年全球累计装机占比达90.3%。

但伴随新能源占比提升,抽水蓄能受限于地理位置和调节能力,难以支撑分布式场景以及电网快速响应需求。

相比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具有安装灵活、响应迅速、调节精准、建设周期短等特点,可有效适配能源供给转型的需求。

截至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占比7.4%,成长潜能较大。因此基金经理普遍认为,随着锂电技术成熟及成本下降,电化学储能应用需求有望得到快速释放。

比如,近期,华为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签约了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该项目储能规模达1300MWh,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具有标杆示范效应。

海外市场在政策和市场化电力机制带来的高收益驱动下,储能项目已实现较好的经济性,景气度比国内更高。

根据中金公司测算,到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出货将达864GWh,对应电池Pack市场空间8857亿元,较2020年有超过30倍的成长空间。

政策大力支持

为什么基金经理最近极为看好储能?因为政策支持力度空前的大。

7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

而截至2020年底,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约327万千瓦,增长空间巨大。

据光大证券预测,到2025年,我国储能投资市场空间将达到约0.45万亿元,2030年增长到1.3万亿元左右。

随着储能行业关键技术的攻破,新型储能即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金经理正好在捕捉这个拐点。

电网“无歧视”

政策面上,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的《新型储能项目管理规范(暂行)》,能够解决储能项目建设环节中的“卡脖子”问题,为储能规模化发展保驾护航。

储能的规划参考离不开电网规划,在关键节点、关键位置部署集中式规模化储能系统。但这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电网到底配不配合?

《管理规范》规定,电网企业应公平无歧视为新型储能项目提供电网接入服务。明确“无歧视”并网,将有助于消除储能参与电力系统服务的物理阻隔。

超级利好:峰谷电价差拉大

电价市场化改革加速,储能迎来历史拐点。

2021年以来用电需求高增加剧煤炭供应紧张局面,煤炭价格自年初上涨超135%,而电价受政府调控涨幅受限,煤电供需矛盾持续深化直接导致本轮限电危机。

10月12日,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从10月15日起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

很快看到,多地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峰谷电价差拉大有利于储能产业发展。

10月12日,云南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指出,非市场化电价在目录丰枯电价基础上,峰时段电价在平时段基础上上浮50%,谷时段在平时段电价下浮50%;市场交易电量以当月电能量交易价格为基准,峰时段电价上浮50%,谷时段电价下浮50%。

请注意,峰谷价差套利是储能产业最广泛和最重要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拉大尖峰电价,无疑是对储能产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断定,工商业用户全面执行市场化分时电价、扩大峰谷价差将进一步驱动储能发展,储能的“投资品”属性愈发凸显,工商业配储空间全面打开。

三类投资标的

随着储能商业模式逐渐成型,从用户侧峰谷价差套利到火储调频,再到新能源消纳辅助调峰,储能的价值不断被挖掘。

目前,新能源配套储能逐渐形成了三类主要参与方:

1)电池企业,通过购买BMS、PCS组建储能系统。

2)一般的系统集成商,通过购买电芯、购买BMS和PCS等核心部件来组装成储能系统。

3)具有电力电子技术、电池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系统厂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观点,仅作参考,不作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