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硝烟弥漫,尸横遍野,生灵涂炭,贵贱皆殁,兵起之际万民癫狂,鸣金之年举世齐喑,古今悲怆凄惨者,莫若一战。

往期回顾

一战硝烟|尼维勒攻势:一场惨败导致的大兵变

一战硝烟|点燃世界大战的男人,竟是稀有的皇室情种

一战硝烟|王冠落地后,皇帝住进了德国人心里?

一战硝烟|威力巨大的英国地雷,一次炸死上万德军

一战硝烟|"宣战先贤":坐不稳谈判桌的人引爆了世界

作者|萧西之水,网易历史频道专栏作家,日本史作家,出版作品《谁说日本没有战国》《第〇次世界大战》,目前研究方向为大正昭和时代政党政治、昭和时代日本军部与官僚体系等。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在那里,士兵尸体大半被鸟啄烂,一具具散落在荒原上。雪已经化了一半,水已经没过靴子”。

日本作家黑岛传治1928年创作的《盘旋的鸟群》描绘了这样一番图景:在广袤的西伯利亚雪原上,曾有一群日本士兵驻扎,也有一些普通俄罗斯人与日本士兵建立了友情甚至爱情,但官阶最高的少佐却非常不满,硬是让与俄罗斯人来往频繁的普通士兵冒着冬季暴雪去深山执行任务,最终中队全员葬身雪海,直到第二年开春才被发现。

这起小说描绘的背景,便是发生在1918-1922年之间的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事件。四年间,总计7.5万名日本士兵进驻寒冷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并与苏联红军的游击队爆发多次战争,这也是一战历史上日本军队投入规模最大的军事行动。不过,由于这次军事行动严重缺乏“大义名分”,前线日本士兵也没有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时期那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反而是对国家、民族这些概念开始有所怀疑,伴随着大正时代(1912-1926)逐步燃起的个人主义思潮,“西比利亚”出兵反而催生了一系列反战作品。

作为曾经被派驻一线的士兵,黑岛传治也通过这部作品传达了自己的愤懑:“为什么必须要来西伯利亚呢?我们不想来西伯利亚啊,是被迫来的啊!”

那日本人为什么要去西伯利亚呢?

解析:应邀出战?建立缓冲国?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不仅象征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勃兴,更意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局势突变。

对于协约国而言,丧失俄国一角,德国、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组成的便“中央联盟”更能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西部战线之中。虽然一战最终以德国失败告终,但在1917年底至1918年初的阶段,协约国并没有占到绝对优势,相反由于俄国退出而备受煎熬。

1918年元旦,英国政府正式向协约国提出“西伯利亚出兵”提案,试图从远东派遣一支“干涉军”阻止苏维埃政权统一全俄罗斯,让俄国重新参与进欧洲战场之中。收到这一要求,日本迅速派遣两艘战列舰(“朝日”、“石见”)携两个海军陆战中队登陆符拉迪沃斯托克。随后外务大臣本野一郎迅速建议响应英国要求,全面出兵西伯利亚。

只不过这一时点,日本仅仅是以“保护居留民”为出兵名义,并不想派兵全面参战,毕竟一战已历时3年多,欧陆各国尸横遍野,经济严重衰退,日本却在相对和平的远东借助“大战景气”而获得经济腾飞。1月22日,在日本战列舰抵达俄国之后不久,首相寺内正毅明确表示“只有战祸不可避免且殃及远东和平之时,方可处机宜而行事”。

但局势并不允许日本置身事外。1918年3月3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与德国单方面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割让126万平方公里土地换取暂时和平。为表示报复,3月6日,英法军队进攻俄国北方舰队基地摩尔曼斯克,旧日盟国撕破脸皮;3月21日,德意志帝国集结兵力在西线发动春季攻势,受到攻击的英法联军则迅速要求日本从远东出战。

看到英法等国的支持,日本参谋本部在3月迅速出台一份《对远东俄领之出兵计划》,以建立“缓冲国”为目标,制定了从阿穆尔河(黑龙江)、贝加尔州两方面进军的战术,希望能在日本军队的扶植下建立一个独立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特殊地区,防止苏维埃红军与日本本土发生直接接触。

但对于日本出兵一事,美国政府却在3月中旬派来电报表示“担心”。毕竟20世纪初期,日本是远东与西太平洋地区的唯一强国,日本与沙俄之间的互相牵制一直是美国乐见其成之事,一旦稳态遭到打破,必然会对美国在东北亚利益有所影响。4月,首相寺内正毅提出意见书:“我帝国作为工业国尚幼稚,利之所出与北美合众国获得之利益相比不过九牛之一毫”。最终4月12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如果未获得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协约国支持,不能贸然出兵,为此“激进派”外相本野一郎也不得不宣布辞职。

但在这时,“捷克军团”事件突然爆发,“西伯利亚出兵”也正式提上日程。

所谓“捷克军团”,是由俄军俘虏的捷克人、斯洛伐克人组成的部队,到1917年俄国革命期间已形成一支2个师4万人构成的“第1捷克斯洛伐克军”。虽然苏维埃政权宣布退出一战,但“捷克军团”却被要求继续参加战争,先后沿着西伯利亚铁路来到远东集结,准备沿海路前往美国、再加入到法国的西部战线之中。

然而俄国国内一片混乱,“捷克军团”也被迫散布在俄国各地,并在各地与不同民族的俘虏之间产生冲突。5月14日在车里雅宾斯克,匈牙利俘虏向“捷克军团”投掷铁块,引发双方冲突,苏维埃政权下令解除双方武装;由于匈牙利俘虏早就没了武装,那么被接触武装的也就只有“捷克军团”。“捷克军团”非常不满,大举蜂起,从5月底到6月初占领了西伯利亚铁路沿线的大量城市,并悉数献给了苏维埃政权的对手,即俗称“白军”的临时俄罗斯政府。

“捷克军团”的蜂拥而起触及到美国人的另一项重要主张,即在欧洲实行“民族自决”以瓦解奥匈帝国、沙皇俄国等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基础,并把新成立的各个小国纳入美国主导的经济圈。日本外相后藤新平在7月3日提出一份《与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相关的帝国对俄政策方针》,指出美国既然能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以抗衡奥匈帝国,那么同样可以通过经济支援俄罗斯内战的白军,促使白军在击败苏维埃红军以后倒向美国一方。所以如果能够支援“捷克军团”、并给予俄罗斯远东地区以经济援助,日本便可以先美国一步扩大在西伯利亚的势力范围,同时还能因为符合“民族自决”原则而获得美国支持。

换言之,如果以建立“缓冲国”为主要目的,那么美国就会怀疑日本是不是要借助俄罗斯内战之机独吞西伯利亚;而如果以“支援捷克军团”为主要目的,那么美国就会认为日本也支持“民族自决”原则,从而降低戒备,也为日美和解做一些前期准备。

7月底,美国政府对日本的出兵计划给予回复,猛烈抨击了建立“缓冲国”的思路,而对援助“捷克军团”与“经济支援俄国远东地区”倍加赞赏,进一步加剧了日本政府这一倾向;最终8月初,日本决定派遣1.2万名士兵与其他协约国军队组成“干涉军”,进驻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一数字与美国派出的士兵数量相近(9000人)。

考虑到美国的想法,日本把出兵目的从“建立缓冲国”改为“援助捷克军团”与经济支援“俄国远东地区”。于是1918年7月底至8月初,日本成立“临时西比利亚经济援助委员会”,旨在解决“远东俄领之无秩序”与援助“俄国国民”。只是没想到,这下就激怒了日本国内的舆论。

促发:“大正民主浪潮”走向高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日本带来了经济繁荣,却也带来了物价飞涨。

1914年~1916年两年间,日本国内毛织品上涨40%、食用碱翻了6倍、菜刀也是原来的5倍。随着一战欧洲需求增大,日本商人为谋求暴利,将大量产品送到欧美市场,资源匮乏的日本更加缺少产品。再到1918年,日本米价也突然涨了起来,从1月的一石15日元涨到到8月初的40日元。

1918年8月2日,日本宣布出兵西伯利亚,由于其中牵涉大量生活物资援助,米价再度暴涨。8月9日,日本神户米店价格达到了1石米60.8日元。短短8个月时间,米价上升4倍多,当时一般家庭每月收入也就是20日元上下,生计根本无法维持。

就在群情激愤之际,一个消息突然传来:在富山县的一个小渔村,46名渔妇组织起来,来到港口阻止一艘满载大米的船只出海,遭到警察强硬驱散,多人受伤。以这一报道为契机,日本各地民众纷纷决定声援这些手无寸铁的渔妇,并开始了1918年轰轰烈烈的“米骚动”。

8月10日,名古屋出现2万人规模的大型集会,要求米店降价售米;8月11日,大阪、神户也相继闹了起来;8月13日,东京出现大规模游行。暴乱遍布日本1道3府37县369个地区,先后数百万人参与,大家高喊“打倒藩阀”的口号,要求执政的专制政府下台。而日本官方出动10余万军队镇压,直到9月12日,“米骚动”才大体告一段落。

由于难以抵挡日本国民的怒火,9月21日,已经重病在床的首相寺内正毅宣布辞职,而9月27日,日本国会第一大党立宪政友会总裁、日本民众投票选举出来的众议院议员原敬成为首相,这宣告日本逐步走出藩阀统治的阴影,组织起了日本近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党内阁。

在个人主义勃兴的20世纪,日本民众运动颠覆内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05年9月,日俄战争结束后,东京爆发了3万人的大集会,以反对日俄停战为名、反对藩阀专制,促使当时的首相桂太郎下台;1913年,当藩阀首相桂太郎又一次上台,日本先后召开三次“护宪大会”,每次都聚集数万人威逼政府下台。最终这一次桂太郎内阁仅仅持续了62天就被迫下野,成为日本二战之前最短命的内阁。

两次民众运动的成功让普通老百姓意识到,原来自己的一言一行可以影响政府更迭。收音机的出现,经济的腾飞,个人主义思想的传播,这一切让日本的大正时代(1912-1926)显示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朝气。虽然日本在制度上仍然存在大量封建残余,但日本普通民众的眼球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聚集起来,大众媒体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向普通人传播着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在明治时代受到“皇国”思想教育的普通人好似进入了青春期,他们开始怀疑、开始叛逆、开始反抗,到1918年“米骚动”时,这种青春期的能量也彻底迸发出来。

很是有趣,日本前18任首相都拥有“华族”(贵族)身份,而1918年底就任首相的原敬却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平民。于是在就任以后的首次演讲中,原敬也放弃了“本官”、“本大臣”这些前任首相的自称,而是平易近人地使用了“私”(我)作为自称。应该说,经过1905年以来的洗礼,日本民众对于政治平民化、透明化的诉求终于通过“西伯利亚出兵”、通过“米骚动”而得以迈出了第一步。

正因国内民众运动高扬,前线日本士兵也受到影响,他们连“捷克军团”是一群什么人都不知道,却要踏上冰天雪地的异国他乡去“帮助”这些人。更重要的是,随着1918年一战结束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这个大义名分都已经丢失,日本人不得不在一种茫然状态下继续作战。久而久之,前线士兵普遍出现“军纪颓废”与“士气低调”问题,一些士兵开始抗命、脱队甚至侮辱上官。从1919年1月开始,日本不得不轮换前线部队,让生力军去前线助战,但新来到前线的日本士兵马上遇到了相似问题,黑岛传治《盘旋的鸟群》所描绘的悲剧故事也是层出不穷。

尾声:尼港事件与日本撤军

随着俄罗斯内战不断发展,日本驻扎俄罗斯远东的军队逐渐增加到7.5万人之巨。而从1919年底开始,苏维埃红军的游击队逐渐袭击远东各地,并与日本军队多次发生冲突。1920年3月,日本与苏维埃红军围绕远东城市尼古拉耶夫斯克的接收问题产生争执,大打出手,数百名日本军人与侨民遇难,两军险些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这起“尼港事件”在日本掀起轩然大波,媒体抨击日本政府为何在捷克斯洛伐克独立以后依旧驻守西伯利亚,为何无法保护侨民安全。民主主义者吉野作造在1920年7月刊《中央公论》提出“真正责任人很明显在政府、特别是在军事当局者之中”,将矛头直指军部。民间要求从西伯利亚撤军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促使政府开始讨论撤军问题。

同一时期,由于失去大义名分,以美国为主的其他协约国军队纷纷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撤军,只有日本还驻扎原地。由于日本出兵最多,滞留时间也最长,不免让人担心日本是否要霸占鄂霍次克海两岸。为了缓解紧张局势,1922年6月,刚刚签署华盛顿海军裁军条约的日本首相加藤友三郎宣布从西伯利亚撤军,为一战远东战场的纷纷扰扰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