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国内的本土企业去美国纳斯达克上市,那有没有美国企业在中国上市呢?

答案是没有,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从来没有美国企业在中国上市?

国内股市从1989年开始试点,真正开始的时候是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试营业。同期还有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其实这样来看,国内股市距今仅仅只有三十来年的创立时间。因此,成立时间短、不完善,这是国内股市面临的一些客观问题,但这是导致美国企业不在中国上市的全部理由吗?

显然不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从来没有美国企业在中国上市呢?笼统来看,有三大原因。

一、国内资本市场尚处于早期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经济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我们仅仅只用了短短的四十多年的时间,便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也突破了一万美元。

看起来我们与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并且极有可能在三十年内超越美国。但在资本市场方面,如果说美国是大学毕业,那么我们可能正在读小学、上初中。

国内的资本市场还是较为落后的,完全无法满足美国上市公司所要的资本环境。

用一个很简单的对比,就可以看出来两者之间的差距。美国股市一共有两百多年,其中比较知名的就是纳斯达克、道琼斯和标普500。美国股市过去三十年,年均回报率高达8%,从2009年开始,9年中只有2015年是稍有下跌,其余年份都是上涨的。

而我们的上证综指,长期在三千点左右徘徊,注册制启动不久,更没有涨跌停限制,成熟的资本环境并不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美国企业来说,是会选择本土潜力巨大且成熟的资本环境,还是会选择来到我们国内上市呢?

答案不言而喻。

二、不可能三角:金融限制,流动性差

不可能三角是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能兼得。

对于美国公司来说,它一定是需要浮动汇率、资本自由流动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资本严格来说并不是自由流动的,而是采取限制的。

在外汇管制下,通常把货币项目项目分为经常性项目和资本性项目。经常性项目指的是,国外的人在中国上班,用其他外汇支付结算工资的,可以把工资收入随时转到国外。

但资本性项目限制非常严格,能不能汇到国外都是一个问题。而类似于上市融资这种事情,就完全属于资本性项目。对跨国公司来说,这就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而香港之所以能够以“弹丸之地”被称为国际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香港足够“开放”,采取的是资本自由流动。

各国货币采取浮动汇率,全天候自由兑换,保证了透明性和及时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国内股市上市要求严格

过去几十年,由于互联网的涌现,公司当下盈利与否已经不再是判定一个公司好坏的法则。例如美股目前市值最高的亚马逊,在当初就是连年亏损的代表,其创始人贝索斯更是直言,未来几年都不会考虑盈利,会把投资人手里的每一分钱都花出去,用在刀刃上。

但即使这样,也依然无法阻挡亚马逊股价的一路飙升,一直到现在。

上市机制,是决定了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能否上市的关键一步。

显然,我们这么多年也错过了不少极其优秀的公司。例如京东、BAT、小米、拼多多等等,这些公司之所以无法在国内上市,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符合上市标准。

例如,想要在主板上市就必须要连续三年盈利且盈利总额超过3000万元;在创业板上市至少也要最近一年盈利。

但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初期亏损才是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就导致了,创业初期亏损的公司无缘内地股市,只能远走他乡,前往美国纳斯达克。

A股的限制的确很多,除了上市标准之外,涨跌停也是一个很大的限制,这就是导致了股价的上下浮动不会超过10%,这看起来是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实际上,一言难尽。

综上所述,国内的股市恐怕还有许多许多年的路要走,别的不说,至少要破了三千点这个魔咒吧。

从整个大环境来看,房地产为何如此高企呢?我个人认为,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居民的投资渠道还是非常单一的,尤其是在股市无奈的情况下,那么就只能投资房地产。

未来,也希望我们的股市会越来越好,有朝一日美国公司也能够排队去上证敲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