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号注意,我是零号,30分钟准备。”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发射倒计时30分钟开始,吴华作为全发射航区的“施令官”,口令声响彻各个任务大厅。

第一次担任飞船发射任务的零号指挥员,吴华不慌不忙,冷静指挥。沉着、镇定的背后蕴藏着他22年的任务经验和充足的任务准备。

“家里床头、餐桌、沙发上,到处都是他的书。”妻子常艳玲告诉记者。

走进吴华的办公室,书架上关于载人航天系列教材和CZ-2F运载火箭的丛书有20余册,都被他做了特殊标记,10本厚厚的读书笔记记录了他半年来挑灯夜读的心得体会。

“神十二任务中,他虽然是备份零号,但他按照主岗标准训练、准备,提前三个多月就研学掌握各系统的测发流程、方案预案、协同程序等试验文书,足足有五六十本。”老搭档邓小军表示。

爱读书是吴华的习惯。1999年,梦想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吴华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放弃离家咫尺的西安某单位,来到千里之遥的戈壁大漠,在点号一待就是19年。

不同于东风航天城主生活区,点号冷清、单一。看着点号周围顽强生长的骆驼刺、梭梭草,吴华敬佩之余,决心把自己无尽的期望、火热的激情深深扎进这片戈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职当年11月,作为新入职人员,他参与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执行神舟一号任务时,我第一次看到测发大厅,感觉很有科技感,听到指挥员慷慨激昂的口令声,向往着自己哪一天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梦想一旦萌芽就会滋生不可限量的创造力。面对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遥外测岗位,吴华不气馁、不畏难,沉下心来,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自我学习充电上。不打扑克,不玩游戏,一本本专业书籍、一项项课题研究陪伴吴华度过了点号的无数个春夏秋冬。

“搞技术的,就要靠实力说话、靠技术安身立命。”这是吴华的工作信条,也是他的自我要求。2001年底一次任务中,GPS单机匹配性出现问题,吴华提出替代法排故方案,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排除了故障。如果采用常规排故模式方案,则至少需要3天时间,任务就不得不推迟到春节后。“科技人员中,他是比较有创新意识的,敢于大胆质疑,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和解决方案。”提起吴华,中心原副总师陆晋荣也竖起大拇指。

在2002年以前,遥测数据判读都是用纸质版数字列表或热敏纸带,短则十几页、三五米,长则数十页、十多米,判读起来尺量手标,不方便、效率低,而且一不留神就容易误判漏判错判。吴华提出运用计算机软件和软件组件插件模式,实现不同类别、不同型号遥测数据分组并行快速处理和图形可视化判读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数据判读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提供了运用软件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凡是接手的工作,吴华都投入全部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做到最好。为了实现“以我为主”数据处理与自动判读,他每天中午、晚上休息时间泡在单位,假也不休了,家也不管了,牵头组织软件开发8个月。自己先学一步,学明白了之后手把手帮带团队成员。短短一年多,他带领团队构建了遥测数据判读平台和自动判读系统,实现了多流多源遥测数据判读从需要4小时、2小时到只需要半小时的效率飞跃。因为表现出色,工作第三年,吴华就荣立个人三等功,第五年又荣立个人二等功。

“用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哪怕再微不足道,先做得让自己安心,才能让组织放心。”吴华立足本职岗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从助理工程师到专业组组长,从技术室主任到任务团队负责人,每一次跨岗位、跨专业、跨领域的跳转对吴华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不管困难再大,他始终有一个信念: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2014年,他从某一型号负责人调整到分管各个型号的技术室主任。为了以技术服人,增强支部凝聚力,他加班加点深入学习控制、动力、火工等各个专业,力求把每一个专业都弄懂贯通,以自身技术过硬带动团队技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快速提升。

神舟十三号船箭组合体转运到发射区后,吴华吃住都在阵地,白天、晚上都会到发射场各个点位场所,对千余台套设施设备进行巡检、查看,确保塔架封闭区包括外围管路、电缆连接、防沙保温、照明等设施设备没有任何风险隐患。这个强迫症虽然让他四处奔波,但他却乐此不疲,“载人航天,小心没有上限,任何细微疏漏或考虑不周都可能会对整个任务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作为零号指挥员,既要掌控态势,又要左右兼顾、把握细节。”

“建设航天强国需要几代人努力拼搏、接续奋斗,能够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干一点有意义的事,我很知足也很快乐。”吴华笑着说。

【记者】徐勉 王诗堃 贺达源 吴扬

【通讯员】奉青玲 郑伟杰

【策划】张志超

【作者】 徐勉;王诗堃;贺达源;吴扬

科技能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