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短小精悍……从出版一刻起便成为旷世经典”,这是著名学者安东尼奥·坎迪多的评价。

如果说了解日本要读《菊与刀》,那么读懂巴西就离不开这本初版于1936年的《巴西之根》,这本书对当时处于迷茫中的巴西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西]塞尔吉奥·布阿尔克·德·奥兰达(Sérgio Buarque de Holanda)(1902-1982),巴西历史学家、作家、记者和社会学家,他最伟大的成就是《巴西之根》,这是巴西社会学的一个里程碑式作品。

《菊与刀》选取了菊与刀这两种矛盾统一的元素,与之类似,《巴西之根》采用了非常独特的方法论,它通过分析好几组对立的概念和观点,辩证地透视了巴西历史和命运的走向

“巴西之根”就是巴西的“国民性”,本书通过一种声音唤起另一种声音,让两者交织渗透、左右互搏,最终形成富有洞察力的解答,整个阅读体验可谓拍案叫绝、不忍释卷。

作者奥兰达更堪称传奇,他9岁开始创作音乐剧、17岁驰骋文坛、懂六门语言、拥有国际知名学者所能拥有的几乎一切头衔,被视为巴西文化史上公认的思想巨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西之根》出版至今,在全球已拥有超过45个版本,奥兰达本人更是多次参与修订,图为奥兰达1982年在家中。

这部奥兰达心系一生的《巴西之根》,被认为是任何一个想要了解巴西的人的必读之书,它特殊的框架结构和精辟的见解,更能帮助我们理解人性和人类社会。

下面,小北就带你看看,他是如何左右互搏地讲透巴西的前世今生。

个人主义

VS

盲从权威

奥兰达指出,巴西社会的某些问题,如人们不太团结和社会较为松散,其实有很长的历史根源,这就要说到殖民巴西的伊比利亚国家。

他提到,伊比利亚半岛历史上的社会组织很松散,人们对普通工作不感兴趣,甚至蔑视以追求效益为目标的活动,这种价值观加剧了伊比利亚社会组织散漫的特性,伊比利亚人绝不会为了维护群体的现实利益或理念原则,而放弃追求个人心血来潮又华而不实的鲁莽妄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比利亚半岛塞维利亚金塔街道景观

他提出了一个和人们普遍认知很不一样的观点,那就是巴西社会结构松散和等级制度匮乏有直接关系,社会生活缺乏凝聚力根本不是现代个人主义带来的问题,那些认为回归传统就能解决问题的人完全是错误的。

那么如何解释巴西人的简单服从的举动呢?奥兰达认为正因为他们强调个人价值,那么在被迫放弃一己人格的时候,盲目顺从就变成了唯一可行的选择,这是因为大众的服从并非建立在普遍认同的契约之上,而接受领导或执行命令也当然与民众的社会责任感毫无关系。

怠惰保守

VS

投机冒险

奥兰达探讨了两种巴西人身上的人格原型:冒险家和劳作者。冒险家为追求新体验和临时满足的人,他们不太关心巩固已有成就,而是倾向于不断探索新的领域。相反,劳作者则倾向于追求稳定和安全,相信通过持续和稳定的努力可以获得长期的回报。

奥兰达指出,尽管冒险和劳作这两种原则看似截然不同,但它们并非完全对立,也不是完全不能融合。实际上,这两种原则都以不同的形式参与现实世界的社会活动。

不过在征服和殖民过程中,“劳作者”几乎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冒险家的影响和作用远大于那些偏向于稳定和保守的劳作者。葡萄牙人来巴西寻求的是一种仅凭有胆冒险就能快速攫取的财富,而不是那种需要投入辛勤劳作才能获得的财富,因此巴西人“既冒险又保守”,他们有种未遇阻挠就偏转航向、初达顶峰便自我毁灭、毫无缘由就主动退避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佩德罗·阿尔瓦里斯·卡布拉尔葡萄牙语:Pedro Álvares Cabral,1467或1468年—约1520年)于1500年登陆巴西塞古罗港,开启了葡萄牙300多年的统治。

奥兰达提到葡萄牙人在面对南美洲大陆复杂多变的现实时,其“懒散且有些漫不经心”的态度让他们能够依靠冒险精神来协调和适应这些挑战。他认为,甘蔗种植园是葡萄牙人冒险精神的具体体现,并不是“典型的农业文明”,它不过是葡萄牙人在技术不足的情况下,对环境的本能和被动适应,是一门几乎“无本万利”的冒险生意。

此外,奴隶制成为支持这种原始适应方式的一个关键因素,有效地促进了种植园的运作。然而,这也强化了葡萄牙人对普通劳作的厌恶和缺乏组织协调能力的特点。同时,它也使得葡萄牙人更容易受到美洲原住民文化的影响,因为他们既没有意图也缺乏能力去抵制这些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世纪后入侵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带给当地美洲原住民是毁灭性的灾难,图为多个美洲原住民族群画像。

不顾别人

死活的热情

VS

融入社会

的深层渴望

有人曾经恰如其分地指出,巴西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就是“热情”,这种热情使得到访过巴西的人一再称赞,不过在奥兰达看来,这种热情其实是巴西人极其丰富到失控泛滥的过于充沛的个人情感,它和礼貌不礼貌没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礼多人不怪”的礼,那种仪式化的生活观念在巴西人那里完全站不住脚。我们所担心的“礼教束缚”,在巴西人那里也不存在。相反,奥兰达关注的是“礼”作为一种社会防御机制,允许个体可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热情的巴西人”

对于“热情的巴西人”来说,社会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一种让人舒坦的真正解脱,因为个人生活要求个体有能力在一切环境中都做到真正独立自主,而这恰是巴西人非常恐惧且常常不愿意面对的。

因此,奥兰达指出,“热情的巴西人”通过不加自制反思的言行举止,将自我扩展延伸到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人身上,这样一来,独立存在的重担就被部分地分派了出去。

巴西人的热情并非出于礼貌,巴西人也并不真愿意做他自己,而是更愿意依附寄生在周围环境和他人之上,巴西人身上有着非要将陌生人变成亲近关系甚至必须不拘小节的“自己人”,才能达成互信和共处的社交习惯,而这影响了巴西人个体意识的建立。

生搬硬套他国经验

VS

发展经济灵活调整

在奥兰达眼中,巴西人最普遍且最无可撼动的性格特点在于:懒怠思考与对理智抽象思维方式的厌恶。巴西人似乎更愿意将复杂且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用一套也许并不合适的僵硬形式,或所谓一般规律框定下来,并对那些违背主观意愿的“反常”情况刻意回避或置之不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是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

此外,这种对简明思想的偏好解释了实证主义在巴西及其他拉美国家如何取得成功。实证主义以其清晰和毋庸置疑的理论体系,为那些寻求稳定性和不变性的人提供了心理上的安慰。

实证主义者相信,通过遵循科学和理性的原则,可以创建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体系,这种信仰反映出他们对现实的深层不满和恐惧。而奥兰达则认为,何从外部引入的政治体制或理论,无论其在其他国家的成功与否,都可能无法完全适应巴西独有的社会特性和实际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西名人墙,其中有贝利、内马尔、吉赛尔·邦辰、大法官等等,他们有着各种各样肤色,巴西是世界上人种最复杂的国家,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在这本书的末章他指出,排除或忽视巴西社会某些固有特质的做法,可能会扭曲其自然发展路径,并用表面的和谐掩盖根本的问题和苦难,只有着眼于经济发展,才有可能促进巴西政治体制与生活现实的完美结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对巴西的文化和民族性格知道多少

奥兰达的观点带给了你什么启发

欢迎在留言区畅所欲言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好书

巴西之根

[巴西]塞尔吉奥·布阿尔克·德·奥兰达 (Sérgio Buarque de Holanda) 著

陈晨 译

-End-

观点资料参考:《巴西之根》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一本书讲透巴西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