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亚入欧”是一个日本从福泽谕吉时代,就开始喊了上百年的口号,是整个日本近代史上所有行为的最终思想根源。

二战结束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进一步膨胀,并在政治军事上全面倒向美国,日本加速了融入西方的步伐。

加入七国集团,可以说是最终成为了确认其主要西方大国身份的关键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十年来,随着中美实力日渐接近,韩国、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等美国的传统盟友都逐渐认识到,尽量避免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是争取自身国家利益的最优选择。

唯有日本,堪称是美国的亚太同盟体系当中,最为亲美反华的一员。

近日,有日本议员甚至声称要求政府抵制北京冬奥会。

却被中方反呛:中国已经全力支持日方举办东京奥运会,希望日方不要背信弃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倒向美国,从根本上来说,无非是保守的政治经济精英绑架了全国人民的民意。

其所带来的庞大经济利益和军事松绑的可能性,无不诱惑着日本右翼分子,使他们在中美之间越来越倒向美国。

如何解开这场困局呢?中国需要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经济实力仍需继续攀高

美、中、日,目前是规模排名世界前三位的经济体。

在过去的2020年,三个国家GDP分别为20.93万亿美元、14.73万亿美元和5.05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约为日本的2.92倍。

但这样巨大的差距显然并没有让日本一心一意地参与到以中国为中坚的东亚经济合作当中来。

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领先日本的差距不足以让日本心服口服,另一方面则在于,中国经济总量还依旧落后于美国一大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要想在经济角度让日本认识到新的中国和新的美国,中国还需要相应地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继续扩大与日本的经济总量差距,并降低对日本高科技产品、高端消费品的依赖。

日本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全盛时期,曾经提出过东亚发展的雁阵模式。

也就是以日本作为头雁,主要负责研发和生产高科技产品,而韩国、我国台湾地区等作为副翼,再后面则是主要从事低端加工产业的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过境迁,日本不仅无法在东亚充当头雁,更是连保持绝对的经济领先地位都已是力不从心。

整个东亚经济圈已经明显地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生产和消费链条,而且这一进程还在持续巩固和发展当中。

日本之所以不愿意中国加入CPTPP,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担心中国加入之后,会取代日本在该组织中的核心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已经签署了的RCEP当中,日本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困境,却又难以割舍这片极为广阔的市场,似乎是顺水推舟承认了这个现实。

要想让日本彻底放弃重归亚洲第一的妄想,其出路只能是继续扩大与日本之间的差距,并继续巩固中国经济在整个东亚的地位。

自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超过日本之后,几乎是在以每五年就创造出一个日本的经济总量的速度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目前中日两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十五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经济总量对日本的优势将会达到五倍左右。

届时,中国的国内大市场将会更加广阔,科技创新水平将会明显提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将会更加稳固。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对日本的依赖继续下降,而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却不一定下降,再加之体量差距,日本经济在中国面前将再无还手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中国经济还需要继续追赶或超过美国。

日本右翼在对华政策上所呈现出来的反复无常、背信弃义和狂妄自大,所依仗的力量来源,自然不会是日本长期停滞的经济、遭到阉割的自卫队、更不会是日本暮气沉沉的社会,反而是外部力量,也就是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经济实力一旦超过美国,可以动用的经济、贸易和投资政策将会进一步丰富。

二、军事实力仍需继续提高

日本之于二战,就像飞蛾之于火焰一样。

尽管在战争初期短暂地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但很快就被美国发达的工业打回了原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时移势易,日本和美国都经历了工业化和去工业化的过程,尽管两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仍然执世界之牛耳,但工业衰退的影响仍然不可小觑,这会直接影响到将科技直接转化为工业成果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中国如今成了能够在海军力量上下饺子的一方,而美日则需要做出更多努力才能恢复其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制造能力,尽管他们的国防军工储备能力一直很足,但是转化能力较之以往,有所降低。

同样可以以史为鉴的是,日本当时偷袭珍珠港之后短暂控制了西太平洋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也是日本“南下政策”扩张最为顺利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如果在西太平洋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安全地带,维护自己的海洋国土安全,那么压缩美军势力影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日本的对美直接军事依赖就会历史性的结束。

毕竟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距离要远远小于日本和美国本土之间的距离。

因此,如果想要让日本彻底放弃在中美斗争当中坐山观虎斗,或者放弃加入美国牵制解放军的幻想,那么中国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海军和空军的规模和作战能力,这样日本方才可能降低对中国的敌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认为,想要达成这个结果所需要投入的成本过于巨大,因此并不现实。

笔者认为,由于美国的霸权具有全球属性,因此,就算是美国再怎么将战略资源集中投放在亚太地区,也不可能完全抛弃欧洲、中东等地。

以有限的力量填充无限的空当,美国一定会捉襟见肘,出现漏洞。

这也是美军提出分布式海战的缘由之一。

中国只要专注于提高实力,日本的处境自然会越发微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21世纪第一个十年开始后,除了萨德入韩事件以外,韩国无论是左翼执政还是右翼上台,韩国的对华政策基调都有着“不得不”考虑中国因素的一面。

这当中的原因,就是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使离中国更近的韩国感受到了韩方所谓的压力,同样的道理完全可以适用于日本。

当然,中国的军力发展是正常发展,并不是为了威胁任何一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营造利我的战略形势持续转移

由于日本的侵略史和日本右翼对于侵略历史的态度过于顽固等原因,美国在亚洲几乎只能满足于所谓轴辐状、相对松散的同盟体系。

所谓轴辐,就是以美国为核心,像车轮的轮轴和一根根辐条一样分散开来的体系,而非彼此之间都负有军事义务的网状体系。

轴辐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战略自由,但却让每个盟友也具有更高程度的自主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冷战最为激烈的时期,美国可以纠集起十几个国家共同组建所谓的“联合国军”参加朝鲜战争,还能调动大批韩国军队前往越南参加越战,从而在现实上构成了网状体系。

但如今形势和当时冷战有了很大的差别,美国难以在东亚使网状体系复活,只能接受轴辐体系的缺陷。从而松散地控制整个联盟体系。

个中原因在于,一是苏联核心区距离东亚特别是东南亚较远,而中国则更近,周边国家可以不把苏联当回事,但完全无法不把中国当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中国和东亚、东南亚各国在经济、社会方面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就使各国国内长期稳定的有一股亲华派影响政府的决策,中国的经济又远不同于苏联,能够给周边国家带来经贸往来的实惠。

如此一来,就让类似于泰国、新加坡和韩国等国家在反华这件大事上选择政治与经济正确,并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差异化亲近中国的态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现代史上,菲律宾深受美国政治体制影响,国内精英也“信赖”美国,但在杜特尔特上台后,出现了强烈的现实主义转变,2016年10月,还主动访华,这就很难保证其他国家不选择正确的道路。

如果中国能够在周边国家积累足够的影响力,那么美国的同盟体系就很可能逐渐崩解。

日本作为一个地缘上的亚洲国家,其经济利益大部分都系于东亚和东南亚。

亚洲国家如果有弃美投中的趋势,日本必将春江水暖鸭先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东盟十国中有超过一半数量的国家都稳定地转向中国的时候,就可以认为美国的轴辐体系处在崩溃的边缘。

日本在本区域内的影响如果还想继续保持下去的话,就不得不考虑改弦更张。

冷战时期,日本曾经在经济上控制了东南亚,多位日本首相上台之后的第一次出访不是去美国“拜码头”,而是去东南亚宣传日本的外交政策。

马来西亚的“东望政策”就是看齐日本。美国则在军事和政治上控制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东南亚形成了这种经济上依赖中国,军事政治上依赖美国或强调独立自主的局面,中国一定会把握住建立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契机,造福于亚洲人民。

中国只要沿着既定方针坚决地走下去,逐步降低美国干预南海的负面影响,同时给东盟提供足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影响,就可以持续巩固东亚和东南亚的基本盘,到了量变引发质变之时,日本便会思考要不要与中国密切合作。

毕竟日本的财阀们不可能容忍自己在西太平洋地带的产业利益被政治因素左右制约,唯一的可能出路只能是要求政府缓和对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