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在本文故事的开始,我不禁想要问大家一些这样的问题:“大家怎么看待日本?大家怎么看待日本人”?明确了这些问题的答复,不等于是掌握了这篇文章的核心。众所周知,日军的“侵华计划”给中国和中国人民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所以我们对日本人的印象虽然说没有十分的糟糕,但是也不十分的完美

但是是否每一个日本人都值得我们冷眼相对呢,是否参加过日军的“侵华计划”的日本人都是自愿走上战场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是否每一个日本士兵的心目中都只有杀戮和血腥呢?答案显而易见,不是的。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和大众报道,了解了更多关于这场战争的真实情况,也从这些报道中进一步了解到并不是每一个士兵都甘愿走上战场的真实情况,也不是每一个日本士兵都甘愿参加惨无人道的侵华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砂原惠就是这样一个向往和平、热爱中国的日本少年。他为了能够成全自己感恩中国的心,不惜隐瞒自己的真实国籍,也要参加中国抗美援朝的战争。让他的真实国籍被军队发现之后,他还依旧不愿意承认自己日本国籍的身份,高声回复:“我是一个中国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身为日本人的砂原惠为何对中国有着迷一般的迷恋呢?他身上究竟发生过什么吗?

日本人砂原惠

1933年的一天,福冈县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这个男孩就被叫做砂原惠。砂原惠一出生就得到了全家人的厚望,本来前途一片坦荡的他结果却因为自己的父亲发生了变故。父母都是希望儿女出人头地的,可是为什么砂原惠得父亲却对他自己的发展起到了阻挡作用呢?难道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龃龉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倒不是,小砂原惠是个十分可爱,孝顺的孩子,砂原惠的父亲也是一个十分慈爱的大家长,俩人之间相处的也十分的融洽,本来砂原惠一家可以十分幸福的生活在日本的,可是就是由于砂原惠的父亲的职业导致了砂原惠在小小年纪就得背井离乡。可是砂原惠得父亲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来到中国的日本人砂原惠

众所周知,1933年,正是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如火如荼地建立伪满洲国,组织侵华计划的关键时期,日本急需大量的煤炭资源来支持自己的计划,而砂原惠的父亲刚好就是煤炭资源方面的专家,所以他自然而然的就进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高层领导的眼中。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的影响之下,砂原惠一家只得背井离乡来到我国东北地区,为伪满洲国服务。来到中国的砂原惠因为受到种种限制并没有接受过中文和中华文化的学习,所以一直到砂原惠12岁时,砂原惠接受的都还是日语和日本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情形一直维持到了日本投降,日本军队退出中国。然而随着军队的进一步撤离,砂原惠一家却被留在了中国,而且祸不单行的是砂原惠的父亲因工作时受到辐射最终去世了,所以这时的砂原惠就只有母亲陪在身边了。

不过后来,经过母亲的努力,砂原惠与母亲终于看到了回国的希望,然而这时砂原惠与母亲已经不乐意再回到日本了。所以砂原惠在征求母亲的同意之后,便做出了留在中国的决定。

留在中国的砂原惠一家虽然生活比较辛苦,但是因为勤劳努力生活得也还是很幸福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身为日本人生活在中国竟然和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模一样,周边没有任何人会用他们日本人的身份而为难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砂原惠,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感恩中国,报效中国。怀着这样的决心的砂原惠,马上就迎来了一个机会——抗美援朝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感恩中国,砂原惠隐瞒国籍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看到这个机会的砂原惠,立马就做出了参军的决定。为了避免麻烦,砂原惠为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他用这个中文名字投递了报名表。然而已经通过了报名的他,就在军队行进过程中被领导得知了自己的国籍,就在领导问砂原惠是什么国籍时,砂原惠只回复了一句话:“我是一个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最后砂原惠只得从战场上返回到了国内,但砂原惠对中国的感激之心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没有减少过。

就是这样一个隐瞒自己国籍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日本少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不同于血腥暴力的日本人的形象。所以这件事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同时也应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参考文献:《送日本国僧敬龙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