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史话

浊酒史话

网易号

关注
642粉丝
3关注
5098被推荐
IP属地:江西

14枚勋章

品茶说历史,煮酒论英雄

  • #历史# 公元前119年汉军北征漠北,汉武帝原计划大军皆由霍去病统帅,由定襄出击,然而根据从匈奴战俘处得到的情报,单于所部位于代郡以东(这一情报事实上是错误的)。汉武帝于是派遣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定襄,改令霍去病统领代郡的另一路精锐,以期他更为信任的年轻将军霍去病能生擒单于。#中国历史#
  • #历史# 在经历多次失败后,匈奴伊稚斜单于采纳了赵信的建议,将部落撤至戈壁沙漠北部,试图以大漠作为天然屏障,阻挡汉军的攻势。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计划对匈奴发动大规模远征。汉朝军队兵分两路,卫青和霍去病各自统帅50000名骑兵和数十万的步兵,分别从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和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向北进军。#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归降后,汉武帝将归降的浑邪王部属分别迁徙到沿边五郡的旧要塞之外,全部在黄河以南,保持他们原有的风俗习惯,设立五个“属国”管辖他们。从此,河西金城河(黄河兰州段)西岸,傍南山直到盐泽一带,便没有了匈奴人。
    同年,汉朝在河西设置酒泉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分酒泉郡东部置张掖郡,分酒泉郡西部置敦煌郡。 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汉以休屠王领地为武威郡。 至此,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河西四郡全部设立。#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21年,汉匈河西之战,在李广、张骞这路大军在大漠中迷路,身陷匈奴军重围时,另一路,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匈奴河西之地二千余里,与迷失方向的公孙敖失去联络,未能会师。
    但霍去病率领部队跨越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向西南沿弱水(今甘肃省纳林河)经过小月氏(今甘肃省敦煌市南湖镇旧关遗址西南),向东抵达祁连山(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部),生擒匈奴单桓、酋涂二王,匈奴丞相、都尉率众二千五百人投降。 此战,汉军斩杀匈奴30200人,俘获小王七十余人。汉军损失了十分之三。 战后,汉武帝为霍去病增加食邑五千户,封其部下有功将领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骠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渠侯。 合骑侯公孙敖因中途逗留,未能与霍去病会合,本应处斩,赎身后成为平民。#中国历史#
  • #历史# 河南之战、漠南之战之后,匈奴伊稚斜单于和右贤王远逃大漠以北,河西地区只剩下休屠王、浑邪王。
    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一万骑兵,从陇西郡(治所在狄道县,今甘肃省临洮县)出发北击匈奴。 汉军渡过狐奴水(今甘肃石羊河),经过五个王国,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甘肃山丹县东南大黄山)出一千余里,杀匈奴折兰王,斩卢侯王,俘获浑邪王的王子及相国、都尉。 汉军斩首俘获匈奴军士八千九百余人,并夺得休屠王用以祭祀上天的金人。此战,汉军也损失了十分之七。汉武帝下诏,增封霍去病食邑二千户。#中国历史#
  • #历史#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汉武帝命大将军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六将军共十余万骑出定襄击匈奴。
    此战重创匈奴单于主力,斩首数千而还,随后,汉军在定襄、云中、雁门休整。 同年夏,卫青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又一次出定襄击匈奴,斩杀和俘虏一万九千人。#中国历史#
  • #历史#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春,汉武帝以十余万兵力反击右贤王,以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出高阙(今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并指挥游击将军苏建、强弩将军李沮、骑将军公孙贺、轻车将军李蔡等六将军出朔方,远程袭击右贤王庭。
    同时,以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率部出右北平郡(郡治平刚县,今辽宁省凌源县西北),牵制左贤王部。 卫青军出塞六、七百里,在夜晚包围袭击右贤王部。右贤王无备,率数百骑逃走。卫青俘获其部众一万五千余,牲蓄近一百万头。#中国历史#
  • #历史#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河南之战后,匈奴先后袭掠西汉代郡(郡治代县,今河北省蔚县东北代王城)、雁门郡(郡治善无县,今山西省右玉县城南)、定襄郡(郡治成乐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上郡(郡治肤施县,今陕西省榆林市南鱼河堡)等地。
    匈奴右贤王率骑兵多次攻打汉边郡,并入侵河南地,袭朔方郡(今内蒙古杭锦旗北),杀民众。汉武帝决定对右贤王和匈奴单于发起新的反击。#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33年,雁门郡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豪绅聂壹通过大行令王恢向汉武帝建议:匈奴刚刚与西汉和亲,非常信任边境的居民,可以利用财物引诱匈奴出兵,歼灭匈奴主力。
    汉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派遣精兵30万,任命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又任命大行令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率兵3万自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出发,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准备一举全歼匈奴主力。汉武帝同时派遣聂壹为内应,前往匈奴诱敌。#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34年,匈奴派使者向汉武帝请求和亲,汉武帝命群臣商议对策。大行令王恢以匈奴屡次背弃盟约为由,建议汉武帝拒绝和亲;韩安国则以匈奴兵强马壮为由,劝汉武帝接受和亲。群臣大多赞同韩安国的观点。汉武帝最终采纳韩安国的建议,还是与匈奴和亲。 ​​​#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44年六月,匈奴入侵西汉雁门郡和上郡,李广受汉景帝之命,前往抵御。
    在一次单独行动中,李广与部下约百余人突然遇到匈奴上千人的骑兵力量。李广使用疑兵计,知弱而不逃,使得匈奴军队怀疑他埋有伏兵。到晚上,匈奴依然怕伏兵,因此撤退而去,李广得以逃脱。 ​​​#中国历史#
  • #历史# 据《史记‧孝景帝本纪第十一》记载,吴楚七国之乱期间发生天文异象:景帝前二年八月,彗星出现在天空的东北方向。秋天,衡山一带下了一场冰雹,最大的直径达五吋,最深的地方达二尺。火星逆行至北极星所处的星空。月亮从北极星空穿越。木星在太微垣区域逆行。三年正月乙巳日,流星出现在西方。天火烧掉了洛阳的东宫大殿和城楼。#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54年叛乱的七国诸侯中,吴王刘濞是汉高帝刘邦大哥,代顷王刘喜之子,楚王刘戊是刘邦弟弟楚元王刘交的孙子,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是刘邦长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赵王刘遂是刘邦四子赵幽王刘友的儿子。
    可以看出,叛乱七国中,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不是刘邦直系后代,但刘濞辈分最大,吴国综合实力最强,所以挑头的是吴王刘濞,其次楚王实力也较强。 另外,作为刘邦长子的齐王一系,心里一直认为,皇位继承权本该属于自己,而不是代王刘恒(汉文帝)一系。齐王一系在荡平诸吕中出力颇多,但最后却被功勋集团坑了,让代王一系摘了桃子,所以,齐王一系也对现状颇为不满,也加入了叛乱行列。而赵王属于被裹挟忽悠进叛乱队伍的。#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后,王国与郡几乎等同,西汉中央皇权遂大为加强。
    司马迁在《史记‧孝景帝本纪第十一》中评语道:“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向,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卒以安。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太史公认为,晁错主动挑起事端,并且也没有采取逐步削减诸侯势力的办法,是导致七国之乱的原因。 七国之乱平定后,参与叛乱的诸侯国除楚国和菑川国改由近支亲属续封以外,或被废除,或被改封给景帝皇子。#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起兵叛乱后,汉景帝派遣大将军窦婴镇守荥阳、太尉周亚夫东征平叛,周亚夫在出师前,向景帝提出两条用兵方略,并获得景帝同意:
    第一,用梁国梁王刘武的军队拖住吴、楚叛军主力;第二,伺机切断对方的补给粮道。 后来,梁王果然受到吴、楚的压迫,国都睢阳被围困,不断向周亚夫和景帝求救。但是周亚夫仍然按兵不动,却用轻骑兵截断了吴楚叛军的粮道供给。 缺粮的叛军多次反扑未果,终于崩溃失败。周亚夫的用兵方略,一则可消灭吴、楚等叛军力量,二则可以趁机削弱梁王气焰和梁国实力。 吴楚七国之乱历时三个月即被基本平息,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兵败逃往东越,东越被汉朝收买而诛杀吴王;吴王之子刘驹逃往闽越国,其他叛王在投降后也都畏罪自杀。 汉将栾布在攻破齐国后攻打赵国,围困邯郸十个月才攻下,赵王刘遂自杀。 其他参与叛乱的诸侯管侯刘戎奴、瓜丘侯刘偃、营侯刘广也都伏诛。 七国之乱平定后不久,景帝颁布新令,使诸侯王不能自治其国,由皇帝任命的国相治国,诸侯王无权过问王国之政事,王国行政权、官吏任免权悉归中央,另外又留部分诸侯王于京师长安,不让他们前往各自的封国。 后人归纳吴楚七国失败原因认为,第一,吴王刘濞缺乏战略眼光。第二,起事的诸王不够团结。第三,周亚夫、窦婴的用兵,与梁王刘武的坚守。#中国历史#
  • #历史# 公元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发兵之后,汉景帝和晁错一起商量平叛事宜。晁错建议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长安。窦婴、袁盎等人向景帝献策诛杀晁错,满足叛军“清君侧”的要求,以换取他们退兵。
    汉景帝采纳了袁盎之计,封袁盎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装,出使吴国。袁盎献策十多天后,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联名上书,弹劾晁错,提议将晁错灭族。 景帝批准了这道奏章,腰斩晁错于东市,以求息事宁人、委曲求全。然而吴王谋划数十年,以诛晁错为名,借朝廷削地而发难,本意就是要争夺神器,并不是真的要杀晁错。 晁错伏诛后,七国并不止息。景帝派遣袁盎通告七国,诸王仍不罢兵,继续西进。#中国历史#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