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网易新闻

柿子为什么这样红

2020-10-15 16:49:14
网易号: 法眼观三晋

柿子为什么这样红

于占胜

最后的晚霞,和最初的晨曦一样,都是光照人间。

——扶贫队员李百阳2020年1月1日《扶贫日志》

深秋,有一种美叫柿子红了!柿叶凋零飘落间,展露出硕果累累的收获。

一个“丹”字,似乎是第一书记王丹一和红彤彤柿子间的契合。历经五年春夏秋冬,六百亩国盖柿林,带给槐树下村的何止是丰收的欢颜。

“我们干的是甜蜜的事业。”原党支部书记史建峡这样夸赞他们的柿饼。槐树下村532口人,2019年单柿饼扶贫产业一项,人均增收1879 元。

“模范工作队”“模范农村第一记”“优秀工作者”“建设银行2018年度扶贫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奖”……一项项奖励,见证了第一书记王丹一及扶贫工作队的五年坚守。

(一)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论述,扎根槐树下,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书记王丹一2016年12月12日《扶贫日志》

2015年的五月十一日,共产党员王丹一脱下在建行运城分行常穿的制服,戴正了党徽,来到圣人涧镇槐树下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去的时候,大孩子患病正在四处奔波求医,小儿子出生刚刚五个月,最是需要王丹一居家照护的关键时候。而他自己,腰椎间盘重度突出,坐久站久腰就疼。

民谣“平陆不平沟三千,河里流水塬上干。”就是指中条山南麓、黄河北岸、运城市惟一的国家级贫困县——平陆县。

商朝傅说“举于版筑之中”,“武丁中兴”时的宰相,被称为“圣人”,圣人涧因此得名。3270年来,一代又一代农民战天斗地,期望走出贫困,奔向“美好生活”。

多年来,槐树下村民依然保留着种柿子、晒柿饼的传统,凭借着传统工艺,这村的柿饼风味独特,小有名气。可是,由于技术落后、信息闭塞,这里的村民抱着“金娃娃”,却过不上富裕的生活。

四面是沟、到处是岭。沟峦纵横的原野,吸引着王丹一的目光。可是怎样开展精准扶贫,王丹一心里一片茫然。

走村入户,访贫问苦……七家贫困户的“贫”情,让曾经是农家孩子的王丹一震惊。挖掉贫困“根”、扎根槐树下,成为党员王丹一的最初的想法。

和党员参加“三会一课”,学习研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思想和党的脱贫攻坚政策,一时间,王丹一扶贫的信心倍增。

2015年最早的雪落下,王丹一尝到了槐树下村的柿饼,那个甜啊,让他心里一亮,这不就是脱贫致富的门道?

他问计于槐树下村民,可村民们直摇头。贫困户宁林云的哥哥掰着粗糙的手指算起了账,一来技术跟不上,怎么卖?二来自己做了柿饼吃能行,做多了卖给谁?

王丹一和村民们不断地攀谈发现,槐树下村柿饼晾晒工艺落后、柿树老化严重、没有统一的品牌观念、缺少组织带头人……槐树下村的柿饼“养在深闺人未识”,未能成为村民的“金饭碗”。

仿佛兜头一捧雪,让王丹一脖根子直发凉。但是,王丹一没有退缩。

(二)

早上去杨刘创家观摩柿饼加工第二阶段过程,商议下一步销售情况……同时结合自己的强项,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把我们槐树下的柿饼加工做大做强,推向更大的市场。 村民们动起来了,小小的柿饼必将成为槐树下村的大产业,关系到扶贫的大事业。 ——第一书记王丹一2018年10月31日《扶贫日志》

2016年一开春,王丹一拉着村干部挨家挨户“泡蘑菇”,动员村民扩大柿树种植、发展柿饼产业。刚开始,看不到“钱”途,响应的几个人有反了悔。村民杨刘创脑子活,有技术,王丹一三天两头往他家跑。

渐渐地,做强该村的柿饼产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成为更多村民的共识。

驻村帮扶工作队经过深入考察、科学论证,提出“顺‘柿’而为、借‘柿’发展,做强槐树下‘大柿业’”的发展思路。

2017年八月、十一月间,两批贫困户和村民代表赶赴陕西富平,学习柿饼挂晒等加工技术。杨刘创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人家柿饼削皮、晾晒、加工技术先进,坐在家里靠网络柿饼就卖光了,价格高出我们十倍。多亏听了丹一书记的建议,你看现在……”

示范引领,破茧成蝶。王丹一和槐树下村党支部组织村民连片种植柿树,组织农技人员优选树种,修建晾晒大棚,购置新式削皮机,推行吊晒工艺,完成了柿饼加工从传统工艺向新技艺的转变。

槐树下村的柿饼,由2016年的四千多斤发展到2017年的一万斤、2018年的三万斤、2019年的十万斤。产量倍增的背后,有杨刘创为代表的一批致富带头人,有王丹一的引领和坚持。党的好政策让槐树下村村民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好日子。

走在连接第一和第四居民组的“同心路”上,从支部书记位子上退下来的史建峡说:“以前扶贫人员今天来了明天走,现在建行和槐树下村‘结了亲’。”

史建峡掰起了手指头,建行捐资修路建库,今年还要上制冷烘干设备……人均2亩经济林,柿饼产量占到全县的八成。“建行真是给槐树下村办成了脱贫的大事,修出了奔小康的致富路。”

身材敦实的村委主任马红飞,领着大家看了村委门前建行捐建的晾晒场,看了建行捐建的柿饼加工房,看了曾经的贫困户贾铁朋的三亩花椒园,看了压弯枝头的柿果,走一路,说一路:“建设银行的帮助、王书记的辛苦、柿饼小产业成了脱贫大事业,村民奔小康的心气更足啦!”

削了柿皮,吊挂起来,一串串火红的柿果,犹如一串串红灯笼,照亮了深秋的山村,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

看一眼槐树下村的柿饼,外包白霜,饼肉黄灿。咬口尝一尝槐树下村的柿饼,软糯绵密,清甜多汁。卖价由过去的每公斤8元左右,提高到目前的每公斤20元以上。

(三)

继续行动消费扶贫工作。(帮助销售)古建奎小米50斤,史建峡核桃50斤,曲春新核桃50斤,梁小青核桃10斤、柿饼20斤…… ——第一书记王丹一2018年11月30日《扶贫日志》

槐树下村柿饼发展到三万斤的时候,王丹一有点发愁,这么多柿饼怎么卖出去?

走惯了山沟沟的双脚,踏上“善建者行”消费扶贫公益在行动的红地毯,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杨刘创难掩内心的喜悦。那是2018年冬,运城市体育公园,西北风四级。凛冽的寒风中,槐树下村民喝热情群众一道感受着“建行温度”。

“没有建行,就没有我这甜蜜的家业。”55岁的杨刘创,槐树下村的老农民,壮实敦厚的庄稼汉子,在土地上刨了一辈子食。那年12月15日这天,他第一次带上手套,笨拙地切分柿饼,让过往的市民品尝。谈起刚才柿饼热卖的推介会,他脸上乐开了花,连呼“想不到,确实没想到槐树下的柿饼这么受欢迎。”不到半个钟头,2000斤柿饼就脱销。

和赶集一样,王丹一在“运城善建者行”微信群中“吆喝”,建行运城分行数百名员工接踵而至。

12月1日晚上,王丹一开着自己的东风本田车,颠簸六十多公里山路回到运城,给同事捎回五百多斤山货,分发完毕,忙到夜里十一点。

和赶集还不一样,“摊主”王丹一不挣一分钱,还得贴上油钱。这样的“集”,王丹一和队员李百阳、王锋“赶”了两年。

《第一书记赶集》的文章,介绍了王丹一消费扶贫的故事……

“建行田国立董事长‘三带一融合’公益理念提的太好啦!解决了单纯产品推广常常遭拒的尴尬。”个人金融部原总经理曹蕾由衷点赞公益这座“连心桥”:“让农民有个好收成,让市民买到好产品,让市场形成好风尚。”

“带上路,放开手。”王丹一自豪地说:“柿饼产销两旺,主要靠村民自己。这就是‘内生动力’。”

(四) 早上6点突然停电,吃饭、取暖都成了问题。呼啸的西北风竭斯底里嘶吼,没有停歇的意思,好冷。……晚上7:10才回到队部,今天很累很累,但很充实。 ——扶贫队员李百阳2019年12月31日《扶贫日志》

“扶贫一天是观景,扶贫一周是欣赏,扶贫一年是寂寞。”其他扶贫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王丹一在槐树下村“扎下了根”,五年没有离开。

“你是怎么想的?”王丹一只是憨厚地笑了笑。

寒冷还遭大雪天,缺菜偏逢停了电。2018年冬天的雪漫天飞舞,车子下不了山,王丹一他们回不了城。菜吃光了,泡包康师傅方便面吃;电停了,只能干啃方便面。

“条件这样艰苦,工作队坚持了12天,心疼啊。”史建峡揉了揉发红眼睛:“我一听说,赶紧给工作队端来了萝卜饺子。”

“今天冬至,工作队员一起包饺子。在山里过冬至吃饺子别有一番风味。”王丹一《扶贫日记》记录,这天是2019年12月22日,星期日。

有苦又有乐的两顿饺子,让王丹一吃出了精准扶贫的苦乐酸甜。有人问“山里五年最难的是什么?”王丹一心里盘算着,不是没黑没白地干,不是个别村民的不理解,不是天寒地冻时的寂寞……

唯独,王丹一不谈自己的难。对家庭太愧疚了!王丹一心里压抑的时候,队员李百阳多次陪着他,去村北的庄稼地里转一转,散散心。心里实在憋不住了,王丹一就坐在田埂上恸哭一场。

消解了心中的块垒,他们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心里满是牵挂,我懂王丹一的苦。”李百阳流泪了。

为人夫人父,王丹一牵挂需要照护的大孩子、年幼需要喂养的儿子,可他常常不在身边。他说:“在家守着老婆孩子、拖拖地洗洗碗,很是幸福。可我的岗位在槐树下村。”

为建行人,王丹一牵挂着国有大行的担当和责任,他常讲:“建设银行派我来,我得把这幅担子扛起来,不能给建行抹黑。”

为第一书记,王丹一牵挂着八家贫困户的“两不愁三保障”,牵挂着火红的柿子,牵挂着建行捐建项目。他深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

崔存才一家一直住着一孔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窑洞,下雨漏雨,刮风掉土。妻子因为困苦,丢下两个孩子走了。母亲褚金叶信了耶稣,冀望救世主的护佑。一次见到建行入户慰问的行长,双手合十,嘴里直念“感谢主。”

王丹一驻村了解崔存才家的困难后,联合支部村委帮助建了新房、种植了两亩柿树、两亩花椒。崔存才家脱贫了。

他母亲褚金叶说:“工作队又是春节慰问,又是包销柿饼。这两年我心里可亮堂了。”

今年10月13日上午10:43,66岁的褚金叶再次来到扶贫工作队驻地,深情献唱:共产党好,共产党好,共产党是人民的好领导,我们永远是一家人……深情的歌声满山梁。

从褚金叶“感谢主”到感谢“共产党”变迁的,何止崔存才一家。

贫困户曹红战有话说,我给扶贫队送了18个鸡蛋补补身子,没成想王(丹一)书记又给还了回来。怕我不要,给我挂在门上;

致富带头人杨刘创抢着说,从我这里定的柿饼外邮宣传,王丹一都付了钱,少说有5000元;

村委副主任王明新说,修路埋管建大棚,王书记都会来参加劳动,肩扛手抬,一身土……

“帮我家那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高守耀独居的窑洞塌了,没办法只能到县城租房住。2016年村委帮助翻盖了三间新房;2018年帮助栽了三亩柿树、三亩花椒。高守耀参加技能培训学会了电焊,找了份护林的工作。一年收入两万多元。

“谢谢自己,在最苦最累的时候没有放弃。”李百阳在2020年1月1日的《扶贫日志》中写道。

李百阳有冠心病,做过两次手术,现吃着药坚持在扶贫一线。王锋去年做了次手术,在槐树下村度过了难忘的退休前三年时光。三位扶贫的老兄弟,相互鼓励,相伴同行。

《金融时报》《山西经济日报》等媒体十多次报道王丹一和扶贫工作队的事迹。

五年多来,王丹一和工作队且燃微光映照扶贫事业,把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信心,和自己的赤诚丹心,融铸在忠诚的丰碑里。

褚金叶老人的歌声,也许并不优美,但这是乡亲们心底由衷的歌。

村口两棵1200年的古槐树,默默注视着槐树下村脱贫攻坚五年的变迁。槐枝轻舞,向扶贫工作者致敬。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