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孙树华,1964年9月23日出生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关回族镇,从小家里生活困难,家里兄弟姐妹多,孙树华排行第三,只读了三年小学,便辍学务农。

为了生计,也为了减轻父母负担,孙树华很早就开始四处打零工,他也炸过油条、卖过烧饼。

1983年,19岁的孙树华利用辛苦积攒的本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收购废旧塑料。他起早摸黑苦心经营,逐渐成为淮阳县远近闻名的“破烂王”。

当时村里人觉得孙树华收破烂不会有出息,甚至在他背后指指点点,但是他全然不在意,能挣到钱,帮父母分担生活重担才是真理。

就在孙树华四处奔波收购破烂的过程中,一个商机逐渐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淮阳县是种棉大县,棉农种植棉花过程中需要大量塑料地膜。废旧农用地膜到处可见,外地厂家和商家经常前去收购。孙树华看到了其中的利差,利用辛苦积攒的钱逐步涉入。

他把废旧地膜收购上来,辗转卖到上海、济南的塑料厂,然后带着挣到的钱采购磷肥回河南卖,跑运输的车也不空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么来回折腾,很快,孙树华就赚了五六十万,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绝对是巨款。挣了钱之后,他给父母在城里买房,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实现了当初的小梦想。

如果孙树华就这么倒腾塑料薄膜、磷肥生意,也许能过上“小富即安”的小日子,但是,此时他的志向显然不仅止步于此了。

2

1992年,他结识的一位上海客商来淮阳县和他洽谈合作,没想到突然身患重病,情急之下就在当地县医院救治,为人本分的孙树华出手相助,据说床前伺候一个多月,直到上海客商痊愈出院。

上海客商非常感动,当即表示要与孙树华合作办厂,孙树华资金不够,又在当地信用社贷了100万,办起了一家农用地膜塑料加工厂,当地生产当地销售,也有部分外销省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年,孙树华就净赚200万,这让炸油条出身的孙树华品尝到挣钱的快乐,也激发了他对财富的更大野心。

从此以后,他的唯一爱好就是工作,就是赚钱。他的塑料厂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规模越来越大,1997年8月,孙树华将塑料厂更名为淮阳沪光塑料有限公司,并迁至淮阳县城。

1998年,长江罕见洪水,孙树华工厂生产的抗洪抢险用的塑料编织袋,为他赚得盆满钵满,他借此机会建起了长江以北最大的塑料蓬布厂。

后来,他又创办了淮阳华洋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2001年,在淮阳,孙树华把他名下的公司组建成河南华林塑料集团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司越办越大,出于排面和应酬的需要,孙树华买了一辆黑色奔驰600轿车,牌照为“京AG0116”。对于朋友和有恩自己的人更是出手大方,据说,他车后备箱经常放着整捆整捆的现金,随时出手相赠,还买了6辆豪华轿车,送给那些和他有关系的贵人使用。

随着朋友圈的升级迭代,孙树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村里人再也没有瞧不起这个收破烂的穷小子了。

3

2002年10月,华林集团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锂电池基地。

同年,华林集团携手上市公司安彩集团,一举拿下了国家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重点配套工程——总投资20亿元的聚乙烯(PE)管线生产项目。

2003年,华林集团兼并了总资产2.4亿元的四五酒厂。同年又兼并了总资产过亿、以生产化肥为主的三元化工。

这些项目都是孙树华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都收入囊中,但是这些项目如果全部开工,需要至少200个亿,但是华林集团没有这个实力。

2004年初,他的锂电池项目投资失败,损失3000万。但这并不影响孙树华以14亿元个人资产荣登福布斯富豪榜,并成为这一年的河南首富。

靠着银行贷款勉强维持的华林集团,PE管生产项目遭遇非典疫情,迟迟无法开工,资金流捉襟见肘。

2004年4月,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银行随后紧缩银根,6月,交通银行意外发现华林集团在好的PE管材产品下面,掩藏着次品。意识到华林“快不行了”的各大银行争相抽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树华虽想尽办法,但经历银行逼债风波之后,到2005年年底,华林集团旗下子公司锐减到三家。2006年底,华林集团全部停产。

2007年6月1日深夜,孙树华在哈尔滨一家宾馆被捕,原因是涉嫌通过虚假信息材料、土地重复抵押等方式,从多家银行骗贷13.6亿元。

从此,周口再无孙树华,那个街边炸油条的淮阳少年也不见踪迹。财富如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朋友,你们对周口孙树华的创富故事怎么看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

点赞不如关注,关注醒狮财经,它不会让你失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