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一小长假,应影友相邀摄影师来到太行山区的山西省沁水县农村采风,听当地老师介绍说大山里的农村,民风淳朴,自然环境优美,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很多建筑民居,特别是四五户人家共住一个院子,和谐相处数百年,如同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我们一行人满怀期待走进了一个叫做西阳辿的山村,农民李大叔就近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住着5户人家的院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巷道对面的一个小菜园子里,一位大娘正在忙着种菜,李大叔给我们介绍说这位大娘就是住在四合院子里,大娘姓刘,今年66岁了,她听说我们要参观他们居住的四合院子,非常热情,放下手里的活陪着我们回了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门虚掩着轻轻一推便开了,红纸黑字的春联在大门上依旧很醒目,两个福字一左一右向我们昭示着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老式的木门已经用铁皮包裹,古砖,铁门环,户对处处都是中国传统元素和历史的印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我们的说话声从东北角的一个小门洞里走出了这位71岁的席大叔,他是一位退休干部,站在院子中间给我们做了简单的介绍。大叔说当地农村的建筑形式以前大多都是这样,四五户人家共住一个大院,同走一个门洞已经很多年了,自己也说不清具体时间,听爷爷讲过明清时代就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院子里最为醒目的就是这个粉饰装潢一新的西房,这就是刚才种菜刘大娘的家,她说去年当地政府进行危房改造给了她家1.5万元,就把房子重新进行了加固,所以现在看着焕然一新,房子新了干净整洁,人住着心里也亮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合院子的四面房子的建筑结构都是一样的二层模式,木楼梯都设在房外的院子里,席大叔解释说,因为四合院子四面房要生活4家人,所以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空间,所以才有这样的特殊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合院子四面都是二层小楼房,4个院角也建有小房间,大叔说这里是各家的厨房和杂物间,有的家户人口比较多,也有人把这里改造成了住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叔说这些年社会发展快了,深山中的农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青壮年劳力走出了大山,年轻人们在城市里都买下了房子,所以很多人已经不回家了,留在四合院子里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这个院子里以前住着5户人家,现在就剩下西边的刘大娘和他们家了,其他三家已经早已人去楼空,常年铁将军把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阳辿历史悠久,听老人们讲到现在至少有500多年历史了,先人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建造了这样的豪华四合院子,在历史的进程中也经历了心酸,清朝时期遇到灾年,一面二层小楼用一斗谷子就能换下,现在新时代,那样的辛酸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图为从大门洞一角看到的四合院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楼上一块木质牌匾上边写着“清溪碧山”的字样,可见当年古人的文学修养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大叔说这几年农民往城里跑,但是城里人却往山里钻,常常有人来看院子想花钱买下来,这样的豪华四合院子任何一面房子价值最少都要上百万,完整的一座没有400多万你买不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席大叔的家就在东北角贴着红对联的那个门洞里,从哪里走进他的家还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子。大叔说古人之所以用这种建筑形式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年为了防土匪,大家聚集在一个院子里人数众多,土匪们有所顾忌,其次本村人大多数都是从大槐树下迁来此地,彼此都是乡亲,住在一起互相帮助,亲情不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们说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当地农民的这种居住形式始终没有改变,不管谁家的房子变更户主,大家依旧是和睦相处,古时西阳辿便有和谐之村的美誉,现今更是政府命名的“文明村”,这都是村民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沁水县的四合院是山西明清民居的典型代表,走过大门洞里如同穿越了时光隧道,古老的青砖像是无言的诉说着历史和时代的变迁。各位,看过这样的民居你是不是很有兴趣,去亲身体验一下大山里的自然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