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2020年,湟中将把握撤县设区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一优两高”、“五个示范省”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战略部署,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提升治理效能,持续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统筹抓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乡建设、产业转型、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打响“河湟文化”金字招牌,擦亮“绿色生态”靓丽名片,加快推进多巴城市副中心、西宁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省会隆起的增长极和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谋划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以脱胎换骨的发展开启新征程,全力推动湟中发展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汗水浇灌出2019满满收获

2019年,湟中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突破3亿元大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达到11756元;县域经济整体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呈现向高质量逐步迈进的良好态势;湟中县撤县设区获国务院批复,拉开了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序幕。

湟中全力以赴抓脱贫,全县剩余的172户、503名贫困群众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县8980户28706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一举摘掉了贫困县帽子;逐步补齐了224个非贫困村基础短板,156个贫困村安全饮水、村道硬化、光纤网络实现了全覆盖,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坚持生态建设优先,完成国土绿化造林14.6万亩,修复河道20.5公里,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3%,在全省41个县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与环境质量检测评价”中名列第一。

坚持以民为本,湟中民生财政支出连续9年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农村老年之家、危旧房改造等45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投资9.7亿元;“四类重点对象”存量危房全部“清零”,9.5万户群众全部住上了安居房,16个行政村通上了天然气,96%的行政村开通了公交车,大病托底病种由19种增加至44种,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握机遇 2020开启新征程

2020年是湟中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面对圆满完成决胜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十三五”、顺利完成撤县设区四大任务,湟中广大干部群众将把初心融进灵魂,把使命扛在肩上,以非常之举成就非凡之事,让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全力以赴决胜全面小康,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补针点睛”专项行动,及时做好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帮扶,全力实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十二大工程,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竭尽全力圆满收官“十三五”,处理好冲刺收官和全面开局的关系,既要保持定力,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又要登高望远,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绘好蓝图。开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征程。

随着撤县设区的实施,湟中将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按照“一区两翼四园”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湟中将以更高站位谋划推进多巴城市副中心、西宁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省会隆起的增长极和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为省会隆起提供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干7项重点工作笃定前行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业农村发展支撑力

湟中将健全完善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机制,发挥“产业保”作用,最大限度降低产业发展风险。投资2000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村级基础设施改善提升项目,新建扶贫车间2个。大力推行“8+消费扶贫”模式,拓宽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9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3万亩,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小南川生态养殖园区建设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为抓手,再建38个高原美丽乡村,改善1500户农民居住条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力争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9万余座。有效遏制“天价彩礼”、薄养厚葬、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减轻群众“人情”负担。

●聚焦投资消费拉动,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牵引力

抢抓国家和省市恢复经济发展的政策机遇,全力解决省外员工返岗、企业融资、供应链协同配套、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引导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加快生产以增补欠。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机制,跟踪服务签约项目落地,力争实现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4亿元。推进湟中堆绣、河湟刺绣、铜银器加工等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以“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结构转型,壮大生态经济,扩大中藏药材种植规模,提升青稞种植比例,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和林下经济。

●聚焦城乡领域短板,厚植城乡融合发展承载力

鲁沙尔片区全力推进文城融合,启动编制产业园战略规划,做强陈家滩特色文旅产业,打造河湟文化核心区,建设城市文化地标。多巴城市副中心推进产城融合,启动核心区规模化土地整理开发,推进道路、污水处理厂、地下综合管廊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以多巴湖湿地公园、支沟治理等工程筑牢生态本底,加快打造全省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将多巴建设成集生态居住、休闲旅游、公共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聚焦生态安全屏障,增加绿色生态发展吸引力

积极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持续开展国土绿化,全力配合做好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园博园和“湟水河生态活力轴”规划建设,推进扎麻隆、多巴湖湿地公园建设,建成莲湖游园、水滩湿地花海。开展绿化美化彩化行动,高质量绿化美丽乡村33个。持续强化环境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打好生态修复持久战。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动“一网通办、一事通办”,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农村集体资产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深化居家和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积极争取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湟中核心区。

●聚焦民生福祉保障,凝聚民生事业发展向心力

加快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建设多巴第二中学,推进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幸福养老”工程,再建农村老年之家38个,新建农村幼儿园7所,支持社会力量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城区标准的学前教育。建成多巴医疗综合体,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工程,巩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创建国家级健康促进县。落实创业就业扶持和补贴政策,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聚焦政府自身建设,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按照“准绳不能有弹性、戒尺不能有伸缩、镜子不能有变形”的要求,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忠诚担当,切实把牢政治方向;始终坚持依法履职,规范干事,着力打造法治政府;始终坚持廉洁履职,清正干事,着力打造廉洁政府;始终坚持勤勉履职,高效干事,着力打造效能政府,内外兼修改进作风、提升效能,尽心竭力服务群众、推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