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我自学书法,慢慢临帖写成这样,大家看到了什么水平,可否提出你的宝贵建议?”看了你的这三件书法创作,总是感觉还是有一定的书法基础的,楷书从颜真卿,行书学米芾,这个路子没有错,书法基础也是可以的,书法的笔意章法处理,也是基本得当的。

如果满足于自娱自乐,我觉得也满快乐的。

但是,如果要说什么水平,严格说,还处于“浆糊水平”,如果一直这样写下去,最后肯定会坠入“江湖体”书法的。

学习书法要贵在得其理,而不在得其形。为什么书法要笔精墨妙?原因就是从细节看,笔法有理墨色精神。我觉得用严格的书法艺术规范来说,你的学习方法本来就是没有得到良师益友指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你写的苏轼《记梦寥茶诗》中“夜”字,就没有写好,这不仅仅是学帖准确不准确的问题,而是你没有把用笔与结构的关系搞清楚。

用笔一定要分清楚起笔、行笔、收笔,结构一定要分清楚安排使转。只有这样,书法的力度和美感才会出来。

与夜字有同样问题的还有“过”字、“火”字。过字写得不是很规范,火字的撇画,就特别凸显你对起笔、行笔、收笔的含糊,所以,撇画写的没有力度感。

本来撇画属于书法主笔,一定要有主笔的笔法结构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我们写不出笔法结构的合理性来?这就是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定要把笔法的起笔、行笔、收笔表现的清清楚楚。这是书法基础的基础。

苏轼的《记梦寥茶诗》这首诗,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熙宁四至七年(1071-1074),苏东坡任杭州通判,与诗僧道潜(号参寥子)友情甚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丰十三年(1080)东坡谪居黄州,一日夜梦参寥师携诗相见,似乎是一首饮茶诗,醒来后只记得其中两句:“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梦中东坡问道:“火固新矣,泉何故新?”答曰:“俗以清明掏井。”

九年后,苏东坡再度来杭州,在寒食那天去参寥子卜居的孤山智果精舍相访,“舍下旧有泉,出石间,是月又凿石得泉,加冽。参寥子撷新茶,钻火煮泉而论之。”和九年前梦中情景完全相符,谈诗论茶之梦,九年后居然应验,苏东坡大为惊奇。用书法写这首诗,也是很有玄理的。你选择的诗歌没有问题。应该用优美的书法作品,再现诗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把书法之美与诗歌的作品内涵之美结合起来,我们学习书法会增加很多趣味性和境界的提升。

你的另外几个作品,存在进一步提升的问题,与苏轼的《记梦寥茶诗》这个书法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大同小异,都是基础性问题。

前面我说过,笔法是书法的基础,我们学习临摹字帖,就是要学习书法大师的用笔,而他们的用笔,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研究。所有的书法秘诀,都在起笔、行笔、收笔之中。这就是笔法的结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笔法的结构不准确,那么,笔法就是含含糊糊的,这样临摹字帖的后果就是,到底一笔一画怎么写,总是含含糊糊的。

目前看,你的章法还没有太严重问题,主要是基础问题,笔法不够扎实。希望这些意见对你有所帮助。我们是就书法论书法本身。无论什么人都书法,分析和判断的基础尺度都是一样的。

你主要学习米芾的行书,这是对的,米芾是引领宋代书风的书法大师。米芾的笔法变化本来就变化无常“不可捉摸”,要一个一个的死记硬背,也不是什么好办法。

但是,我们学会分析他的起笔、行笔、收笔,这些笔法的基本处理技法,基本上都能做得到。

所以,以后如果还临摹米芾的字帖,建议对每一个字的每一个笔画,都要用死办法“起笔、行笔、收笔”去分析一下,一定会对书法有新的认识和提高,原因是,这个办法会倒逼你临摹不要对笔画含含糊糊地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