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和安全”而成立国际联盟,也就是联合国的前身。由于国际联盟没有成功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因此二战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联手提出“联合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的目标,从而诞生了目前世界上最庞大的组织:联合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成员从初始的51个增加到目前的193个,截至目前只有三个“国家”未被联合国承认,其中的梵蒂冈虽由英国提出邀请、瑞士等国支持,仍因意大利与美国的反对而未能成功如愿加入,如今与巴勒斯坦一样被联合国列为非成员国“观察员”身份。第三个“国家”则较为悲催,因为同为“五常之一”的中国与俄罗斯都不承认,哪怕如今已被113个国家认可,联合国仍然拒绝承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索沃就是这个悲催的“国家”,虽然地处巴尔干半岛上,但科索沃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内陆地区,同时也是连接中南欧、亚得里亚海与黑海最重要的一环,战略位置可说是半岛上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从拜占庭时期开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罗马以及奥斯曼帝国都相继占领科索沃,在一战和二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直至南斯拉夫成立后被铁托划归塞尔维亚的科索沃自治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整个20世纪过去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族与塞族人之间的矛盾都未曾得以停息,从早期的械斗升级为重大暴力事件,紧张的关系持续了近百年,复杂的历史变迁导致双方仇恨极深。在塞族人眼里,科索沃是塞尔维亚王国的诞生地,是整个塞族人的圣地与摇篮。而人口占比越来越高的阿尔巴尼亚人却始终认为自己才是科索沃的主人,于是,科索沃战争爆发且规模越打越大,85万阿尔巴尼亚人被塞族人驱逐,直至北约介入空袭轰炸后局势扭转,联合国出动50万国际安全部队接管科索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国介入后,绝大部分难民都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地方,科索沃军队被解散,一切开始回归正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国科索沃事务处逐渐被临时政府替代,阿尔巴尼亚人又兴起了独立的念头,最终于2008年驱逐塞尔维亚外交官后宣布独立。此时的欧美各国支持阿族人自行决议,却反对前南斯拉夫塞族人参与,同时抛出“加入欧盟、北约的前提是和平解决科索沃争端”的诱饵,欲使塞尔维亚被迫承认科索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科索沃独立后也有可能并入主体皆为阿族人的阿尔巴尼亚,一个是近乎全民信仰伊斯兰的巴尔干贫民窟,另一个也是过半人口信仰伊斯兰的欧洲贫民窟,两个最穷国家就算不合并也一样会给周边各国带来各种隐患。因此,欧盟、美国以及俄罗斯三方均介入谈判,但最终因分歧过大以失败告终。才有了如今“科索沃就算宣布独立乃至被113个国家认可,俄罗斯与中国不点头,联合国自然也不会承认”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趣的是,欧盟内部对待科索沃问题也并非一团和气,虽然英国与德国在美国驱使下支持,但西班牙、希腊、匈牙利、保加利亚以及罗马尼亚等国家都不承认,连小小岛国塞浦路斯都持中立态度,表示以联合国的决议决定最终态度。所以,科索沃就只能这么干瞪眼,毕竟两大“五常”的否认等同于联合国的否认,联合国的否认也相当于世界各国的否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科索沃人均收入、经济发展等指数均排在欧洲垫底,虽然在阿尔巴尼亚的扶持下,科索沃农业收入颇丰,但GDP总量却一直依赖海外阿族人的汇款以及欧洲国家的直接投资,目前已转型为农业为主、旅游经济为主的新型体系,持申根签证可免签进入科索沃,如果持中国护照则有被拒绝入境的可能。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科索沃农村的阿族聚集区经济十分落后,治安也颇为混乱,至今仍盛行“一夫多妻”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