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通许县朱砂镇演武岗村疫情防控卡点执勤的村党支部书记李海潮,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床了。他走到帐篷门口深深地吸了一新鲜空气,抬头望一眼刚刚放亮的天空,看着还在床上熟睡的村会计柴安生,轻轻放下帐篷的棉布帘,走向了疫情卡点的大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已经是李海潮在村疫情卡点度过的第15个晚上了,头一天执勤到凌晨2点,这是他睡的时间最长、也是睡得最香的一个晚上。李海潮拿起卡点的往来车辆人员出入登记本,从开始登记第一天人员出入的120人、车辆60辆,到现在的人员出入20人、车辆2辆,看着防控“成绩单”,想想过去所做的工作,李海潮思绪万千,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1月25日全县疫情防控的战斗冲锋号吹响以来,身为市人大代表、演武岗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海潮,就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感,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团结和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村西头科学规划疫情防控卡点。通过大广播和小喇叭大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入户逐人严密排查武汉返乡人员,组织老党员和群众志愿者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对武汉返乡人员进行劝导并隔离帮扶。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实效,最大限度的保障身后2860口百姓的生命安全,村委大广播里每天有他略带嘶哑的声音、全村604户人家门口留有他串串足迹、十字街口有他苦口婆心劝导的背影、村委会议室碰头会上有他声色俱厉的讲话声音、疫情卡点有他铿锵有力的指挥……所做的工作换来了喜人的成绩:没有串门走亲戚的了,电话拜年蔚然成风了;街上鲜有行人了,都在家不出门了;有事出门都戴口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凝聚着他的辛勤付出。是啊,因为忙于疫情,家就在眼前,却不敢也没有时间回。李海潮的妻子李宏以一个柔弱的身躯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上有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下有5岁的儿子,一切的一切全都压在了妻子的身上。想到这里,李海潮鼻子发酸,一向刚毅的他不禁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支书,方便面给你泡好了,来吃吧。”柴安生喊吃饭的一句话打断了李海潮的思绪。“好的,马上来。”李海潮答应着,擦了擦眼角的泪痕向帐篷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卡点门口来了一辆车,从车上下来一个戴口罩的小男孩,一边走一边喊:“爸爸,爸爸,你在哪儿?我和妈妈来看你啦!”一听是儿子的声音,李海潮忙放下手中的泡面,向门口快步走了过去。“哎呀,我的乖儿子,你怎么来了?”李海潮一把抱起儿子,习惯地亲了一下儿子的额头。“孩子每天都嚷嚷着要见爸爸,趁着今天给你送换洗的衣服,就带他来了。”李宏一边从车上拿衣服一边说,“昨天晚上,他又闹腾了半夜,非要和爸爸一起睡,哄了好长时间才睡的,半夜说梦话还喊爸爸呢。”“是的,爸爸,我可想你啦!这么多天你都不回家,妈妈说你在外边打仗呢!我有点担心,来告诉爸爸要小心。”也许是长时间熬夜的困乏,也许是见到家人的激动,李海潮的双眼湿润了。“好了,乖儿子,忙完这几天爸爸好好陪陪你,再给你买个大变形金刚。”李海潮一边说一边放下孩子,接过衣服深情地看着妻子说:“李宏,这段时间辛苦你了。在家照顾好咱爸妈和孩子。现在这里需要我,我不能走开,希望你能理解。你带着儿子赶紧回家吧,不要在外面久留。”“家里的事你放心,安心工作吧。我们回去了。”李宏转过身弯腰拉着儿子的手说:“走吧,儿子。”“走之前,我要让爸爸抱着我和妈妈照个像。”儿子不情愿地说。“好,森森真懂事,真乖。来,我给你们照。”旁边的柴安生赶忙拿出手机走过来。李海潮抱着儿子,妻子李宏在旁边,以卡点帐篷为背景,一张一家三口都戴着口罩的全家福定格在镜头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番叮咛之后,李宏带着儿子离开了疫情卡点。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李海潮的双眼再次湿润了。“大家按照原先的分工。柴会计你今天做好统计,恁俩还负责阻卡,一会儿党员志愿者来了我领着大家到村里消毒……”随着李海潮当日的工作安排,新的一天开始了。(通讯员:王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