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东方,中美关系如同一盘复杂纷繁的棋局,每一步走得都小心翼翼。近来,有消息传出,美军特种部队悄然抵达台湾,指导台湾军力如何在城市迷宫中与敌交战,传言的目的是为了制造难以克服的阻碍,遏制任何潜在的登岛作战计划。虽然这样的消息未经证实,但在国际政治的大棋盘上,如此举动并不令人惊讶。

美国,这个世界超级大国,虽然公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却在幕后以各种方式支持台湾,这种做法无疑加剧了中美之间的猜疑和摩擦。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最棘手的议题之一,是一块难以绕过的障碍石。

假设台湾的政治力量试图挑战现状,中国可能会采取军事行动以维护主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角色变得尤为微妙。参考俄乌冲突,美国可能倾向于通过提供军事援助而非直接军事介入来影响局势。毕竟,面对一个拥有核武的中国,美国不太可能冒险触发核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阎学通,一位来自清华大学的教授,曾指出核大国间从未直接开战的历史先例。美苏在冷战时期虽多次濒临战争边缘,但最终双方都明智地避免了直接军事冲突,考虑到任何冲突升级到核战争都将无人能承受其后果。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的战略选择似乎受到了一种特殊的束缚。有观点认为,由于核战争的不可接受的风险,美国可能无法直接介入中国与台湾的冲突,而是采取了一种间接的支持方式,类似于在乌克兰的做法。简而言之,美国可能会通过提供军事物资来支持台湾,而不直接投入战斗。

但这种策略在台湾是否可行呢?台湾的地理和工业条件与乌克兰大相径庭。台湾是一个资源有限的岛屿,其工业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和电子领域,尤其是芯片制造,而不是重型军工。

台湾专家赖岳谦在电视访谈中提出了一组引人注目的数字,强调中国的海上运输和造船能力远超美国,因此根本没有可能。据他引用的美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造船产能达到2325万吨,而美国不足10万吨,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32倍。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得中国在海上的物流支持能力显著强于美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岳谦的论点进一步强调,即便美国决定支持台湾,两个主要的挑战—海上运输和弹药供应—都是其难以克服的短板。这种物流上的劣势可能限制了美国在台湾提供类似乌克兰模式支持的能力。

在分析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两国在造船工业的结构和能力上的根本差异。美国的造船业几乎完全依赖于军需订单,军舰生产几乎占据了其全部船舶制造的95%,这一比例高得令人震惊。反观中国,其造船业中有70%的产能投入到民用船只,这不仅保证了造船业的多样化和可持续性,也反映出中国在平时就有庞大的造船产能。

在实施全球战略的过程中,美国海军需要分散其力量到全球各个战略要点,因此在东亚地区可用于应对紧急情况的海军力量相对有限。与此相比,中国可以迅速集结大量海军舰船在台湾周边展示力量,或实施封锁。这种区域力量的集中,使得美国在快速反应方面处于不利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如果考虑到战时物资的供应,尤其是弹药供应,情况则更加复杂。乌克兰冲突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战争中常被忽视的方面:弹药供应的重要性。报道指出俄罗斯每月的炮弹生产能力达到25万发,远超欧美。虽然这些数字在具体的战术和战略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在持久的冲突中,谁能保持充足的弹药供应,谁就拥有更持久的战斗力。

俄罗斯相比,中国的军工产能也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远超欧美。这不仅在传统弹药生产上有显著优势,也在新型武器系统的研发和制造上取得了突破。

尽管核战争的风险极大,我们不应该仅仅依赖于美国不会直接介入的预期来制定策略。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充分准备和全方位的战略部署是确保国家安全的最佳策略。这种全面的准备,可能也是中方在台湾问题上持续谨慎行事的重要考量之一。在这样的大国博弈中,每一步都必须考虑到最坏的可能性,以确保最终的和平与稳定。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