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西永福县的一个偏远村子里,机器声轰鸣,尘土到处飞扬。

不远处,一张躺椅上,躺着一位瘦弱的男子,旁边放着一水壶,男子手拿一台对讲机,正在指挥修路。

躺在椅子上的男子叫黄元峰,当时45岁,是个肝癌晚期患者。

黄元峰已病入膏肓,可他为何不在家安心养病,却要在这寒冬里,忍着病痛指挥修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黄元峰的家在广西桂林的小江屯,那里是个民风淳朴的瑶族村寨,居住人口不到200人。

村子被重山环绕,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是一条狭窄的黄泥路。

每逢下雨,黄泥路就处处积水、泥泞不堪,或路基被山洪冲毁,车辆常年无法通行。

因为交通不便,村民大都收入偏低,山寨生活贫苦。每次路过这条黄泥路,村民们都只会发发牢骚,却没有人想过怎么去改变现状。

为了生存,村里的青年人几乎都选择外出打工赚钱。

1994年,二十多岁的黄元峰也跟着村里的同龄伙伴外出闯荡,但他心里却时刻记着家乡的黄泥路。

他心里清楚,“要想富,先修路”,黄元峰当时就立下誓言,等以后有了能力,一定要为村里修出一条好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打拼了近20年,黄元峰一直记着修路的承诺,想再干上几年,有了足够的钱后,就回家修路。

然而,一场变故打破了他的原有计划。

2014年5月,黄元峰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就去医院检查,检查报告出来,他感到眼前一片黑暗。

“肝癌晚期!怎么可能?”

这一消息对黄元峰和家人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他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才45岁,怎就癌症晚期了?一时间,一家人的头上都笼罩着阴云。

黄元峰内心经历了一阵痛苦的挣扎后,渐渐接受了现实,他冷静下来,突然不再恐惧、痛苦,而想到更多的是,家乡那条泥泞不堪的小路。

黄元峰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倒下,要振作起来,兑现对家乡的承诺。

于是,黄元峰积极配合治疗。他做了部分肝切除手术,手术后生命可以延长一段时间,多则两三年,少则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元峰知道中晚期肝癌治愈概率是微乎其微的,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决定跟死神赛跑,兑现自己修路的承诺。

于是,为给小江屯争取修路的项目资金,黄元峰写了一份《申请报告》递交给民政局,但因这个项目并不在当年的预算范围,所以未获得批准。

怎么办?没有资金支持,修路就变为空谈了。而且以他的身体状况,怕是等不到来年的资金申请。

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读秒阶段,时间紧迫,黄元峰担心自己等不起,他决定自掏腰包,一边治病一边修路。

妻子知道后,强烈反对:“你现在这个样子了,还去逞那个能干什么?家里的钱是给你治病用的,你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面对妻子的反对,黄元峰没有退缩,反而坚定地说:“在有生之年,我一定兑现自己当初的诺言,把通往外面的村路修起来!”

在得知黄元峰想凭一己之力修路的想法后,小江屯的村民不屑一顾,他们认为黄元峰是自不量力,没有资金支持,凭个人力量凿山开路,简直是异想天开,更何况他身患重疾,随时都可能去世,要说修路,简直是天方夜谭。

面对各种反对质疑的声音,黄元峰不仅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于是,一场新时代的“愚公移山”开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俗话说,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

黄元峰的儿子,原本在南宁有一份稳定不错的工作,在得知父亲身体不好,还要一心修路的想法后,他毅然辞职回家另谋职业。儿子说:“在家起码有个照应,修路是老爸的心愿,我肯定要支持。”

小屯村虽然经济落后、资源匮乏,但是女儿黄通慧,却一直是黄元峰的骄傲,她从小好学多思、成绩优异。2012年高考,以县文科状元的出类拔萃成绩,考取广西大学,成为整个小屯村的骄傲。

在得知父亲的心愿后,黄通慧也毅然决定休学一年,回家帮父亲完成心愿。

最初强烈反对的妻子也被感化了,尽全力去支持黄元峰。妻子是乡村小学老师,平时工作较忙,但一到假日就到工地上帮忙。

家人的支持,给了黄元峰莫大的精神力量。

黄元峰早年出去打工,做了小包工头,也赚了些钱,但因为治病,也花得所剩无几了。他后来请求医生不要给他用贵的药,在知道缘由后,医生都感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黄元峰就把自己仅存的5万元积蓄全都拿了出来。

按他的预算,修这条路要17万,但他的积蓄还远远不够。

小江屯的村民生活都很困苦,加上大家并不看好这事,是很难发动大家出资的。怎么办?

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黄元峰做了一件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

黄元峰带上儿子,挨家挨户去找条件稍好的乡亲们借钱,他说:“我带儿子去借钱,就是表明一个态度,假如我的时间不够,突然走了,欠的钱就由我儿子来还。”

黄元峰的儿子也是郑重承诺:“我就是为了帮父亲完成修路的心愿,希望大家能够支持,也希望大家放心,如果父亲不在了,我会担负偿还借款的责任。”

村民们被黄元峰父子的真诚感动了,更相信父子俩的为人。连借条都不要他们打,就把钱借给他们。

就这样,在父债子还的承诺下,黄元峰顺利从3户乡亲的手上借到了8万元,再加上家里剩下的积蓄,修路资金终于有了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早在之前,黄元峰就已经想好,即使重新选址,开山炸石,再多困难,他也要修一条能让村民永久致富的平坦道路。

所以为了把路修得科学合理,黄元峰先大量查阅资料,多次虚心请教他人。

有时为了勘察出合适路线,黄元峰背着药,独自穿山越岭,进行实地勘测。

在经过很长时间的考察勘测,黄元峰决定放弃之前的黄泥路,规划出一条最佳的新路线,并制定出了修路方案。

然而,小屯村地况复杂,岩石和泥土混杂。即使重新选址修路,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黄元峰。

黄元峰以每小时300元挖掘、400元打钻的出价,请来一台挖掘机,还请了4个村民,终于在2014年11月底正式开工修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不耽误工期,为了与时间赛跑,黄元峰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做出工准备,8点多到工地,晚上6点半以后才收工。

在工地上,很多事他都亲力亲为。

每天早出晚归的高强度体力活,对于正常人来说,都消受不了,何况黄元峰还是一个晚期癌症患者。而且,早年的时候,黄元峰右手臂就受过伤,左腿也略有残疾。

没多久,黄元峰的面色开始变得黧黑,嘴唇也发紫。

女儿黄通慧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让父亲能够多休息,黄通慧特意在工地准备了一张靠椅。

这样,黄元峰在疼痛无法坚持时,就躺在靠椅上,手拿对讲机,指挥挖掘机师傅修路。

每天一回到家,黄元峰就躺倒在床上。

即使如此,黄元峰依然每天在严寒中坚持着,在飞扬的尘土和轰鸣的机器声中,一干就是一整天,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有时候,家人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不同意他出门,而黄元峰却乐呵呵地说:“我是躺着指挥呢,不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劈山修路的那些日子,女儿黄通慧看着父亲那么劳累那么辛苦,担心父亲营养跟不上,病情恶化,于是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给父亲熬药,做好早餐,并把锅碗等炊具带进工地,给父亲和工人做热乎乎的午饭。

晚上收工回家后,黄通慧把晚饭和药送到床边,看着父亲吃完,然后给他泡个暖水脚,待他安稳的睡去才放心离开。

后来,村民们被黄元峰一家人的所作所为感动了,都自觉加入到修路队伍中来。

人多力量大,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小江屯拓宽的“劈山路”一期工程,终于赶在2015年春节前完工,新路初见雏形。

2月8日,黄元峰特意买回一头大肥猪,宴请村民们,一同庆祝新路筑成。

村民们都感慨说:"黄元峰这样的人,应该长命百岁。"

也许是冥冥之中好人有好报,这诚挚的祝愿老天还真给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小屯江村的路修通了,黄元峰终于安心到医院,再次接受检查治疗。

经复查,医生告知,黄元峰的病情稳定,身体状况良好,术后未见有复发的迹象,这说明他的生命可以有更长时间的期许了。

或许因为黄元峰骨子里的那股倔强,让他不愿向命运低头,癌症也对他望而却步。

其实黄元峰这种不甘向命运低头的骨气,打小就有了。

小时候,由于家境困难,黄元峰没读过多少书,但他却很热爱学习,敢想敢做,他特别爱好发明创造。

后来,外出打工时,黄元峰也边打工边进行他的发明创造,而且他对一些大型机械特别感兴趣。

然而,也正因为搞发明,黄元峰的右手还失去了两根手指,右手臂变畸形,至今还夹着钢板。他身体的残疾,就是在不停的发明创造中留下的。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研究发明。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为无数死难者感到悲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研制出了抗震床。当有强烈震动时,这种床会自动翻滚而起到抵御危险的作用,而且能承重1000吨,从而最大限度地起到保护作用。

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不仅如此,黄元峰研发的索道运输技术,曾在2008年桂北冰冻灾害抢险中派上大用场,为救灾提供了极大便利。

在生活上,黄元峰是个对自己小气,对别人慷慨的人。

在被确诊患癌症以前,他一直在外做一些小活的包工头,打拼多年,也赚了一些钱。

他把自己辛苦赚的钱,捐助给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因为他深切明白,读书对寒门学子的重要性。

然而,黄元峰自己却非常俭朴,使用的手机仅100多元。

黄元峰曾捐助过的5个大学生,在得知他患癌后,还专程来看望过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路修好了,黄元峰可没闲着,因为他心里还记挂着修路欠的钱。所以他一边治病,还一边想着他的还钱计划。

黄元峰在外面打拼多年,见多识广,加上自己好学多思,脑瓜子灵光,学习掌握了多项技术。

所以,出院回来后,黄元峰就开始招商引资,他出技术,准备筹建一个山苍子油基地。

黄元峰还想着把炼油的技术传给儿子,想带着小屯村的村民一起创业,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吾心安处是吾乡。

女儿黄通慧也受父亲的影响,2017年7月,她从广西大学毕业,毅然谢绝了一家知名大型企业的聘请,踏上了回家的路。

她回到家乡跟父亲一起创业,一起办酒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住院期间,黄元峰就为小屯村构想好了美好蓝图:路通之后,他就牵头带领小屯村做瑶族中医药养生,发展生态农业,开农家乐等民族特色项目,帮乡亲们增加收入。

黄元峰也正带着自己的儿女,在坚守和坚毅中不断迈向这个美好蓝图。

活在当下,不负当下。

黄元峰给出了最好的诠释,他相信一步一个脚印,把当下的事做好,就是对未来最好的答复。

都说,生命的价值不在长度而在厚度。

我们无法延长自己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无限地延伸着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黄元峰的大爱善举,让死神望而却步;他的生命厚重如山,让人们肃然起敬。

作者:云泊秋心

编辑:阿淑

参考资料:

1.《他躺在椅子上修路》河北新闻网 2015-02-11

2.《为了十几年前一句承诺,今生躺着也要把路修好》新华网广西频道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