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5年12月12日,上海文化界马相伯、沈钧儒、李公朴、章乃器、陶行知、邹韬奋等280多人联名发表《救国运动宣言》,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2月27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召开成立大会,并发表第二次救国运动宣言,对全国的文化工作者也提出具体要求,并号召全国文化界联合组织救亡统一战线,领导民族解放运动。

在此前后,沈兹九、史良、王孝英、胡子婴、杜君慧、陈波儿等发起的上海妇女界救国会,沈钧儒、周新民、潘大逵等人发起的上海大学教授救国会,沙千里、何惧等人发起的上海职业界救国会,陶行知发起的国难教育社,以及大中学校学生救国会等纷纷成立。

1936年1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上海职业界救国会、上海妇女界救国会、上海大学教授救国会等爱国团体,共同举行“一·二八”四周年纪念大会。马相伯、何香凝、沈钧儒、章乃器、史良、沈兹九、欧阳予倩、李公朴、陶行知、王晓籁等19人被推举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与会者一致通过成立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会后,沈钧儒、陶行知等人高举大旗,带领近万名群众步行四五十里路,到宝山庙行镇公祭“一·二八”无名英雄墓,呼吁团结抗日。

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还创办了机关报《救亡情报》,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支持各界救亡运动,反对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同年6月,加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本栏目由人民政协报春秋周刊、人民政协网联合策划

设计:赵庆庆

文案:李冰洁

编辑:薛婧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