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独生子女”这个词,很多人都不陌生,在当时,有的人甚至为此而洋洋得意,也有的家庭为了能够拿到一个“独生子女证”而使得夫妻不和。

可如今,那些当初有多得意的人,如今就有多后悔,特别是这个万家团聚的春节,别人家都热热闹闹,而自己却只能听着邻居家的笑声和闻着邻居的饭菜香,独自守着冷冰的电视机前的时候。

就恨不得回到过去,扇自己几个耳光,可惜,再多的懊恼与后悔也无法改变事实,路都是自己选的,再苦再累都要自己去承担。

就如同这位上海68岁独居老人林阿姨一样,她什么都不缺,银行的存款是普通人一辈子的追求,本应该快乐的人,却过得很孤独,甚至是麻木。

她常常自问“我努力、拼搏了一辈子,到底是为什么?别人努力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我都有了,可是,为什么我还是不快乐?”

林阿姨仅仅只靠她每月一万多的退休金就可以生活得非常好,再加上她老公生前所积累下来的财富,可以说是普通人三辈子都花不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阿姨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她也曾是一名下乡知青,其实,以她的家庭情况来说,本来是可以不下乡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她最终还是选择下乡历练。

一个从没种过地、下过河,甚至连一只虫子都会把她吓跑的人,却要和村里的“泥腿子”一样,扛起锄头,所有田地间的活她都要跟着一起劳做。

第一天到村里时,看着那低矮的房子,连个厕所都没有时,她甚至想要转身就走,可是,最终她还是强迫自己留了下来。

第一天下地,她不但脚被磨起泡了,双手也全都是水泡,那天晚上,她像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样,躲在被窝里伤心地哭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起床时,眼睛还是肿的,双手碰到水更是一阵刺骨般的疼痛,可为了不被扣公分,她还是简单地给双手包扎一下就继续下地了。

幸运的是,无论再怎么艰苦,她还是熬过来了,而且,在那几年里,她从来没有终止过学习,在恢复高考后,她参加了高考。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正因为她从没懈怠,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并一直坚信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的人。

最终,她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当她的事迹被传开时,惊呆了所有人,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个和自己日夜相处的人,明明没有特别之处,却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考上了大学。

可无论他们再怎么不相信,事实就是摆在面前,这也许就是“你只需要悄悄努力,悄悄拔尖,然后惊艳所有人”。

林阿姨这一下子不但惊艳了所有人,还让所有人都对她羡慕不已,甚至还有人酸溜溜地说她只是运气好,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这一次的高考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林阿姨也是趁着这次东风改变了命运,她也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改变了命运”,提前结束了下乡的生活,重新背起了书包,走进了美丽的校园,开始了她新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幸运的是,她和自己的竹马考进了同一所大学校,两人虽然分开了好几年,但是,一直保持书信联系,考进同一所学校也是他们当初一起的约定。

大学毕业后,竹马参加了工作,而她则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也许她真的非常有读书的天赋,拿到博士学位后,本来还打算出国深造,但却被查出怀上了宝宝,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出国。

当时,很多人都说她是个“书呆子”,幸运的是她在读博期间就已经和竹马组成了新的家庭,不然,以她当时的年龄可以说是大龄女青年了,已经跨过了30岁的门槛了。

也许一切都是注定的,当时刚好赶上了独生子女政策,林阿姨生了女儿后,本来是有机会再生孩子的,可是,她的丈夫却第一个响应,为此,夫妻俩第一次发生了争执。

为了说服她,丈夫不但跟她讲道理、摆事实,甚至还把独生子女的补贴都拿了出来,补贴虽然不多,但对于当时两分钱一串酸萝卜来说,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就这样,林阿姨被丈夫说服了,自始至终只有一个女儿,对于这个女儿,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扑到了女儿身上,甚至为了能够好好照顾、培养女儿成才,她还放弃了出国的机会,全心全意守着女儿。

其实,林阿姨非常喜欢孩子,她更喜欢家里能够热闹一点,多一点孩子的欢声笑语,哪怕是哭声,她也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

曾经,她还幻想过婚后一定要多生几个孩子,起码要生三五个,可是,为了夫妻和睦,她只能做出让步。

因为,她知道夫妻之间有意见分歧时,总要有一方作出妥协,如果双方都各执己见,谁也不肯退让的话,只有两败俱伤。

再说,哪怕是为了让女儿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她也不希望因此事和丈夫感情破裂,毕竟,除了偶尔意见相左之外,丈夫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好的男人和好丈夫。

另外,她所受的教育和素养让她无法做出一些有失身份的举动,她本身就是一个大家闺秀。

后来,经过多方走动,林阿姨进入一家实力雄厚的企业上班,成为某部门的一名空降总监。

而她的女儿在她的悉心教导下,一直都以优等生考进了大学,同时,也实现了她当初没有实现的梦想:出国深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林阿姨这大半辈子算是顺风顺水,一早就过上了小康生活,哪怕还没有实现财富自由,最起码在别人还在为一日三餐奔波时,他们就已经住上了大别墅。

当然,其中有她和丈夫的努力,也有来自父母的助力,让她几乎成为所有的亲戚朋友羡慕的对象。

唯一让她感到不顺心的地方就是女儿不在身边,刚开始她还能够安慰自己说“这都是儿女长大后的一个必须的结果,毕竟,做父母要做的就是放手让他们去飞。”

那时候,林阿姨的口头禅或者说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小鸟长大了,总要离巢高飞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他们的后盾”。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再也不说这句话了,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有多想自己的女儿。

特别是在丈夫急病去世后,看着这没有一点烟火气的家,如果不是还有理智在,她恨不得飞到女儿身边,再也不和女儿分开。

其实,林阿姨早就看出丈夫和她一样,对当初只生一个孩子的决定后悔了,记得当初丈夫病危,临终时握着她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如果当初我们不那么积极,不抢着做那个带头的人,现在是不是就不会只有我们自己?”

那时候,丈夫说话已经很吃力了,他只是撑着一口气在等他的女儿回来,可是,他还是没有等到,甚至还来不及交代遗言就走了。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病会那么急,从发病到去世,不到两天,丈夫就去世了,他甚至都还没来得及和女儿告别、见女儿最后一面,就这样带着遗憾和满心的不舍走了。

林阿姨看着丈夫哪怕已经走了,却还是睁大着双眼,仿佛是等不到女儿心有不甘,她想要再最后一次看一下女儿。

林阿姨在痛哭丈夫逝世的同时,也在为丈夫感到心痛,抱着丈夫虽然年过花甲却被岁月额外关爱的脸,她不想放手。

也是在那一刻,她想让女儿回国发展,她不想自己再重复丈夫的遗憾。

可是,女儿却说自己一家在国外非常稳定,并没有回国的打算,女儿还说回国不是她一个人说了算,更不是短时间内能决定的。

丈夫的葬礼结束后,女儿也再次飞往了国外,这个人人向往的大别墅,就只剩下林阿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开始,林阿姨为了多一点烟火气,就听从哥哥的建议,让一个远房亲戚家的女儿过来陪自己。

对于这个叫自己姨婆的小姑娘,林阿姨非常喜欢她,甚至把她当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照顾,不但每月给她固定的零花钱,还经常给她买名牌服饰。

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姑娘,在林阿姨家养了半年后,简直是脱胎换骨,不知道的都会以为她是活脱脱的上海姑娘,完全看不出有半分土气。

看着这个被自己宠爱着的小姑娘有如此大的转变,林阿姨打从心里感到高兴与自豪。

可是,也许是人心不足,也许是人性本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姑娘开始了主动向林阿姨索要东西,从要奢侈品到要车,甚至还要把父母接过来一起住,胃口是越来越大。

而最让林阿姨无法忍受的是,小姑娘对外扬言说哪天她不在,她的一切(包括这里的豪华别墅)都应该是她(小姑娘)的。

这番言论直接把林阿姨气得火冒三丈,她怎么都不敢相信当初那乖巧的姑娘会是这一副令人作呕的嘴脸。

林阿姨一气之下把小姑娘从别墅里赶了出来,并扬言断绝关系。

而这一次的相伴,在外表看林阿姨并没有任何损失,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情感被伤害了,或者说她的真心被辜负了,甚至因为这件事,让她变得不近人情,变得冷漠。

后来,也有姐妹建议林阿姨再找一个伴,哪怕不领证,只是做个伴,可是,林阿姨却摇摇头,说:以我们这个圈子,或者说以我的审美观,你们觉得有希望吗?

确实,以林阿姨的条件,真没几个男人能够让她看得上眼的。

找老伴,林阿姨从来都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其实,丈夫还在的时候,她就和丈夫讨论过,如果哪天有一个先走了的话,剩下的一个就去养老院,原因是无论是请保姆,还是独自生活,都不如去养老院

毕竟,请保姆的风险更大,养老院却不一样,起码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年林阿姨一直没有找老伴,同样有这方面的担忧,毕竟,哪怕是同甘共苦的夫妻,也会为了财而做出一些谁也想不到的事情,何况还只是搭伙老伴。

林阿姨一直都非常清醒,她比谁都明白不能把自己的所有或者说生命交给一个未知数。

所以,最终,她还是来到了养老院,只是,她是会员,待遇自然有所不同。

就这样,林阿姨几乎把养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了,每一年春节,看着那些被子女接回家的老人,她都无比的羡慕,有时候她甚至希望自己就是那个被子女接回家的老人。

夜深人静时,她也会想: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别人眼中的财富对自己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自己想要的却偏偏得不到。

她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当初没有独生子女的政策,自己的身边是不是也会儿孙缠膝?是不是也会有个温暖的家?

只是,世上没有如果,也回不去了。

以上就是林阿姨的故事,可以预想得到,她的余生大多数要在养老院里度过。

其实,对于老人来说,最好的陪伴莫过于身边有亲人,有子女,哪怕再强势的人,也会有脆弱、需要情感交流的时候。

而最能令老人放松的除了老伴之外,就是子女了,哪怕子女再怎么不听话,在父母或者说老人眼里,那都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

当然,有些感受,只有亲身体会过才会懂,就像林阿姨,在几十年前,她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会那么渴望身边有亲人,有一个可以让她全然相信的人。

她当初响应独生子女政策的心理和现在大部分不想生孩子的人,有着本质上的相同,都是不想让自己太辛苦,不想让自己过得太压抑,更不想背负太多的责任。

只是,落子无悔,有些决定不管结果是好是坏,都要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