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里,美国对中国发起了一系列制裁手段,包括金融、外贸等领域,美国能用上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但大多都没达到预期效果,唯独在芯片领域,美国真正地占据了上风。

从中兴到华为,受到制裁的影响人尽皆知,但也正是因为美国的无端制裁,导致中美之间的芯片博弈之战不断升级,已经影响到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正常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美国限制ASML、台积电等企业自由出货,不允许向特定中企供应或只能出货落后的设备或工艺,间接压制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成果,限制了中国芯片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美国还拉拢台积电、三星、ASML、ARM等企业加入自己的阵营搞芯片本土化,试图实现芯片本土化自给自足,试图在未来继续领先中国。

那么美国通过在芯片领域打压中国,能否真的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呢?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场中美芯片博弈之战已有最终定论,美国其实已经败了,主要有如下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中国进口芯片的数量减少了970亿颗,2022年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5384亿个,与2021年的6356亿个相比,减少了15%,在过去20年里首次出现负增长。

接近千亿颗芯片规模的砍单背后,是国产芯片替代化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国产芯片已派上用途了,所以进口芯片的需求量明显减少,未来国产芯片替代化进程还会加速。

美国制裁中企,实则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做的确严重影响了华为等企业的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也是在自损美企的利益,美国芯片企业砍单、降价就是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规模化扩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市占率达25.6,同比增长93.4%。

2023年,新能源汽车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速,预计全年销量可达1000万辆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对芯片的需求量还会大幅提升,因为相比传统汽车来说,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使用量是其3-4倍。

传统汽车一般需要500-600颗左右芯片,但高端一些的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数量多达2000颗,如果新能源汽车规模能达到1000万辆,那么芯片的使用量将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国产芯片的发展与进步,有着美国所不具备的市场优势,在整条产业链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国产芯片的未来也必定会更加清晰。

最后,国内相关产业链正在快速形成规模,在过去的2022年里,全球半导体企业都过得比较艰难,砍单、减产等情况接连出现,但国内出现了与国际截然相反的一幕。

台积电、三星等企业相继关停部分晶圆生产线,中芯国际则在扩大生产规模,此前位于上海的28nm工厂就已经完成封顶了,距离生产仅有一步之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家半导体代工企业华虹半导体近日也已宣布,将和合作伙伴成立合营公司,并合计投资约450亿元,2023年要继续扩大产线产能。

这些消息都证实了我国半导体产业链持续向好的一幕,与美国等同盟半导体企业的现状完全相反,也就是说,美国芯片正在暂停进步,甚至是在走下坡路,而中国芯片正在快速成长。

虽然美国试图邀请台积电、三星等企业赴美建厂,以让芯片产业链回归本土,但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美国仅有3亿多人口,本土无法消耗数千亿颗芯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终归要把芯片出口卖给国外客户,但现在美国以各种手段控制自由出货,那么本土发展半导体产业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终美国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等来的结果就是被中国超越。

所以这场中美之间的芯片博弈大战,美国已经输了,原因也很明确,因为其它国家和地区都会朝着绕开美国技术的方向努力,打造一条全新的半导体产业链。

在这种恶性循环的背景下,美国半导体企业的营收利润会大幅下滑,恐怕难以支撑巨额的研发投入,长远来看必将影响科技实力。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点赞、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