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防疫政策放开以后,随处可见“小阳人”,大家热议的话题,不是阳了,就是走在变阳性的路上。

发烧、浑身酸痛,急需布洛芬解热镇痛,然而却发现,药品早已被抢购一空!甚至千金难求。

黄牛要价千元 为何一瓶难求

不止成人用布洛芬,儿童用布洛芬也处于一药难求的状态。

美林是强生旗下的一款退烧药,针对不同年龄段宝宝的需求,美林拥有不同规格的混悬液和滴剂,不法分子开始利用父母焦急的心情天价售药。

有网友反映,日前有人在天津儿童医院等三甲医院门口兜售儿童退烧药,平日里20元左右的美林,被卖到了2500元甚至3000元以上的高价。另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爆料,抚顺的美林卖到600元一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洛芬作为老药,没有什么技术和生产难题,产能提升起来后会很快。”国内一布洛芬药品生产厂家表示。

一个数据是,国产企业拿到布洛芬的注册批文数量达到558个,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众多剂型。

同时,作为全球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我国占全球产能的1/3,生产了全球50%以上的布洛芬原料药和40%以上的对乙原料药。国内原料药龙头企业新华制药、亨迪药业的产能分别达8000吨/年、3500吨/年。

从原料和生产端来看,布洛芬的供应似乎不成问题。那为什么终端会出现一药难求的情况?

在上述布洛芬药品生产厂家看来,非理性囤药是造成缺药的重要因素。据了解,11月中旬起,部分消费者便开始囤药,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囤药清单。

网友爆料,一新疆旅游从业者把一家药店的布洛芬买空,其中就包括15瓶美林。还有一“90后”家长在网上晒出囤的药品,该家长花费超1500元,跑了4家药店买下了枇杷露、布洛芬、消炎止咳片等种类的药物超47盒。

“12月初的过量囤货、储备不足、产能限制,12月中旬的物流配送等综合因素造成了药品短缺。”一药品零售从业者表示,“预期不足叠加采购集中,并不是所有厂家短时间内都能开足马力全力供应。其次,很多厂家有布洛芬批文,占用其他药品的产能优先供应,这都需要调配,10天左右的空档期很正常。”

具体到药店终端,据上述药品零售从业者透露,大部分中小连锁药店从分销商拿药到门店正常是一周一次。“想快但物流供应不上也是一个问题,集中需求下,卖得快自然难跟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布洛芬是大宗原料药,我国在全世界的产能上占到较大比例,达到万吨级,生产上不存在技术困难。只是要在短期内去提高产能,厂房需要投入设备,要投入人力,均需要时间解决。

囤药 不能忽视的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

若胡乱吃药,或者不注意吃药步骤与注意事项,势必就会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近日,因过度或者混吃感冒药引起肝脏问题的新闻层出不穷,尤其是此次抢的最火爆的布洛芬,也不是想吃就能吃的。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类抗炎药,对于痛经、偏头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发热现象,都有着非常好的治疗和改善作用。

布洛芬的成分包括硬脂酸、糖、淀粉以及聚乙烯比咯烷酮,这些成分能够起到镇痛、抗炎、解热作用。

一旦出现超量服用布洛芬的现象,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胃部不适现象,比如会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症状。

严重时甚至会诱发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和消化道出血现象。

另外,布洛芬当中的成分会引起水钠潴留现象。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服用布洛芬极有可能会导致血压反复升高,还会对肾脏和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

也因此,适当备一些感冒退烧药就足以了,大量的囤积既可能造成浪费,也会人为制造药品市场的紧张。

尤其是在当前这一阶段,药企的补货需要一定时间,社会上出现大量抢购药品的情形,将进一步加剧部分药品的短缺局面。所以,理性购药、科学用药,很有必要。

布洛芬不止被抢购也被抢注

网上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超900项布洛芬相关专利申请信息,其中,超9成为发明专利;已获授权的有350余项。

从申请时间看,相关专利最早申请于1988年,为山东新华制药厂申请的“高生物利用度的布洛芬片剂的制法”专利,当前已显示为无效状态。

2012年相关专利申请达88项,为历年最高。

截至目前,2022年已申请71项相关专利,其中35项已获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布洛芬”“布洛芬 BUROVEN”“布洛芬美贝林”等商标也已被抢注,国际分类包括化学原料、日化用品、医疗器械等。这些商标最早申请于2011年,其中,十余枚商标已完成注册。

但由于“布洛芬”三个字,并不是药品的商标,而是药品的通用名称,主要为解热镇痛类。所以在第5类药品中,并不能注册,因为商标法禁止本行业的通用名称作为注册商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商标法》也明确规定,“申请注册和使用商标,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也就是说,“恶意抢注”并不适用于“在先权利”该条原则,是属于法律禁止的行为。

其实,近几年,我国恶意抢注国内外知名商标、商号、名人姓名的行为非常多,恶意抢注者在成功抢注以后,便会将商标闲置,待价而沽。有些甚至囤积的商标数量多达几百件到几千件,而这些商标也成为了某些企业或个人的生财之道。

所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也加大了处罚力度,对一些恶意抢注商标的个人或代理进行了处罚。

而且对于与疫情相关商标抢注行为,不但会面临被处罚的风险,还可能会遭受公众的反感,所以对于申请人而言,可谓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恶意抢注商标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

来源:细软知识产权综合腾讯网、北京商报、快资讯、腾讯网、光明网

【温馨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有不妥,请联系告知修改或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