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中国的北方邻居蒙古国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政局动荡。据澎湃新闻报道,从12月4日开始,数千民众聚集在首都乌兰巴托的苏赫巴托广场举行示威游行;示威活动在5日一度演变为骚乱,不少人试图冲突政府所在的“国家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兰巴托出现骚乱

蒙古国官方的蒙通社最新报道,骚乱目前已经平息,蒙古的大呼拉尔(议会)当天也召开紧急全体会议,但最终决定无需进入紧急状态。尽管蒙古国这次有惊无险、暂时度过了政治危机,然而不少网友还是觉得,动乱来得太蹊跷,因为蒙古国的总统乌赫那·呼日勒苏赫访华后才刚刚回国没几天,满打满算都不到一个礼拜,示威游行就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对这次蒙古国的骚乱原因给出了两个理由:一个是蒙古国今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好、通货膨胀率已经飙升至15.2%;另一个原因就是前不久曝光的煤炭行业腐败行为。就在上个月,包括该国最大国有煤炭公司之一的珍宝塔本陶勒盖煤矿在内,大约有30个官员因为腐败问题被调查;一些示威民众指责与煤炭行业相关的议员“盗取”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资源,因此要求他们下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这场骚乱却让不少网友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场面:就在骚乱发生前不到两小时,美国驻乌兰巴托的大使馆准确“预测”了骚乱发生,提前发出警报;而在示威期间,抗议者打出的标语中,也出现了呼吁外国介入的口号——这些行为,几乎就是等于将美国的身份证报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总统访华,推动中蒙关系发展)

前段时间,蒙古总统呼日勒苏赫应邀前往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界予以了高度评价。中国新闻网在一篇社论中指出:此次访问“延续了中蒙两国高层密切交往的友好传统,反映了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发展”。

报道评论了呼日勒苏赫总统访华的三重意义:首先是全面诠释了中蒙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其次是为两国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最后也为区域发展增添了稳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俄天然气管道将途经蒙古)

很明显,蒙古国并不满足于做中俄两国的桥梁,而是希望成为中俄贸易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专家指出:蒙古除了有丰富的煤炭和铜矿资源外,还有丰富的风电和光伏资源,具有很强的清洁能源发展潜力,这次呼日勒苏赫总统在访华期间与中方签署的诸多合作协议中,就包含了相当部分的能源合作项目。

除了能源之外,中蒙两国还将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展开密切合作,看得出来蒙古国政府正在寻求进一步提升与中国的合作关系、推动中蒙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再上一个新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有丰富的资源)

这样的趋势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华盛顿试图利用蒙古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将其变成打进中俄之间的一颗钉子,不仅给予了大量军事援助,还定期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但是这种地缘政治操作,无法给蒙古带来切实的利益,反而会损害经济和发展前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蒙联合军演)

在经历了深刻教训后,蒙古政府最终还是意识到,它不能成为华盛顿的地缘政治棋子;然而这次骚乱证明,美国并没有放弃在蒙古的谋划,就和美国一直在策动中亚地区国家对俄罗斯发难一样,美国需要在中俄之间以及周边构建封锁遏制的“冷战之墙”。

但是这样的谋划会成功吗?显然不可能,合作与发展已经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思维,美国搞零和博弈式的“新冷战”,注定要被历史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