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防疫新“二十条”(以下简称“二十条”)自11月10日发布以来已有半月之多。在政策发布前后同时伴随着多地疫情高发,各地防疫政策正处于变化与适应之中,不仅出现了部分对新防疫政策的质疑,也发生了部分地区基层防疫混乱的事件。

综合社会面来看,当前网络涉疫方面充斥着较多无奈、不解、甚至愤怒的情绪。我们应当理解疫情持续三年以来社会中的这种情绪,但同时也应警惕,目前,这些情绪或已经达到或即将达到一个“临界值”,若不加以引导和疏解,或会给防疫大局造成较大影响。

二、“二十条”发布之后的舆情事件归纳

(一)城市“尝试放开”与“躺平”之争

在“二十条”发布之后,石家庄、北京先后因为疫情与新政策而出现了“试点”“尝试放开”的声音。

例如,11月10日“二十条”发布之后,正在面临疫情的石家庄于12日宣布对市区“应解尽解”。然而,根据网络上反馈的当地舆论显示,较多市民不愿出门,甚至部分学生家长担心孩子被感染而宁可请假不上学等情形。以至于当时在网络上形成了“想要放开”却又“害怕放开”的情绪对比。

石家庄市委书记于14日上午表示,最新防疫政策决不是“躺平”,也不是“全面放开”。21日,石家庄实施5天静默管理。

以上政策来回变化,导致石家庄在11月中上旬的舆情十分混乱和焦灼。包括其他城市的的试点行为,也让“二十条”如何落地成为主要问题。

(二)突发安全事故(次生灾害)

11月24日,乌鲁木齐市吉祥苑小区发生火灾,10人死亡。该事件是在“二十条”发布之后舆论风波最大的突发性事件。事件中,关于小区的属于高低风险区之争、小区门口是否有铁丝围栏等阻碍消防进入等等,把舆论对于疫情防控的指责和埋怨推向了高潮。事件真相短时间内无法明晰,自媒体各类文章如《路是通的,他们不跑》等开始引导舆论、质疑疫情防控措施。此外,当25日夜间相关新闻发布会召开以及乌市发布“社会面清零”的消息之后,舆论已经非常反感当地政府涉疫表达。可以说,此次事件让封控100多天的乌市陷入“信任深渊”。

(三)群体性事件

“二十条”发布以来,部分地区因长时间、频繁性隔离封控,以及一些不接地气的操作,导致当地发生群体性事件。例如,重庆“超人哥”喊话事件、广州个别管控区域聚集冲卡事件、南京传媒学院等高校学生聚集性活动等。

这些事件调动了被隔离群众的情绪,皆发生了群众与政府公安部门之间的冲突。这类冲突最易发生流血行为,更易被境外势力炒作。值得注意的是,重庆冲卡行为在网络上显示已有组织在蓄意制造聚众抗议。

(四)“低级红高级黑”

11月22日,被称为“核酸产业资深观察员”叶家松发表《图书馆改建方舱:石家庄打造全国首家“书香方舱”》等文章,文章中称“书香方舱”让人民“爱上隔离”“忘记隔离”。该大V言论迅速引发舆论攻击,让石家庄再次登上热搜。

虽然这类言论不是出资地方政府之手,但其效力却让一省会城市遭人唾弃,前有尝试放开失败,后有“书香方舱”。基层防疫政策反复横跳,只会大大消解群众对防疫的支持。

(五)基层单位“拉胯”“乌龙”

11月26日,徐州市发布疫情防控通告,称郑州方面“未经提前沟通”,先后26辆大巴车载客抵达当地。对于这种“空投”操作,舆论反响巨大。诸如“徐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等段子层出不穷。而后续又出现了“河南省防控办”向江苏省发送的“商请函”,部分河南官方媒体转发自媒体文章《@徐州,你欠大河南一个道歉》。两地互相推诿,网络群众“吃瓜”看戏,但更多的凸显了各地防疫各自为战、转移涉疫风险。

11月24日,网传重庆方舱医院中,一名90岁老人被安排在塑料凳上当众解手。舆论认为,方舱此行为离谱、过分。

11月24日至25日,网络陆续出现广州要静默、封城的传言。尽管广州市政府辟谣,但各区静默实际又与市政府口径不一,这让舆论又认为政府不愿担责,将防疫责任和压力下放到各区、街道。

11月26日,网传北京昌平社区工作人员“威胁居民”,几名社区工作人员商讨如何兑付“挑事”居民。

11月26日,网民反映在郑州市综合服务平台上查询核酸结果,出现“奥特曼”核酸报告。

尽管疫情已经持续3年,但当某一地爆发疫情,仍会爆出各种政府奇葩做法、压制群众的行为。从深层次看,这类事件是基层部门治理能力低下的表现,造成了害怕担责不愿担责无能担责与群众保护自身利益之间的冲突。

(六)各类谣言

11月23日,网传新疆某地一工人因感冒发烧没法没药,人被饿死,被配上两名大白用白布兜着死者的图片。不少不明真相的网民对此表示痛心,质疑“疫情带来了什么”。当日,官方即辟谣。

在当下网络舆论场混乱、真相难以浮出水面的情况下,随意造谣制造制造噱头,加剧了人们对防疫、抗疫的反感。

(七)各类求助信息

除上述六种舆情事件之外,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求助信息。这类信息实际在疫情前两年就很多,但面对已经“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求助信息被舆论解读为当地政府的不作为、对疫情防控没有应急方案。

三、可能存在的舆情风险

1. 负面情绪大量积压,警惕引发线下群体事件。

自2022年以来,由于奥密克戎传播速度快,各地多波疫情轮番发生。舆论对封控、隔离已经不再抱有较平和的配合态度,结合网上各种负面信息,负面情绪没有出口,逐渐积累或产生“质变”。若政府不及时疏导,极易造成二元对立,发生更多极端群体性事件。

2. 各种势力趁势而入,以意识形态扰乱我舆论场。

近期发生的各种舆情事件或出现“推手”,或已有境外势力和营销炒作群体参与其中,有借此从意识形态上扰乱我舆论场的痕迹。在舆论较为混乱、负面情绪外溢的情况下,散步一些涉意识形态方面的观点,极容易引导舆论跟进。

3.基层过度解读政策,影响“二十条”落地。

实际上,国家出台“二十条”是优化了当前的防疫政策,更加精准也减少更多财力人力的消耗。但各类事件也显示,国家政策落到省一级、市一级再到最小单位的社区、小区,对政策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国家政策落到基层,基层需要面临是的变动系数最大的人群,需要背负的是最大的责任以及调动最有限的资源。所以,“过度解读”一方面是基层需要承担责任背后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是简单理解国家政策的能力不足。“二十条”落地,考验的正是各部门如何有效防疫。

4.影响政府公信力,透支政府信用。

在近期各类涉疫事件中,政府缺位成为舆情发酵的重要原因。作为抗疫防疫的权威发声,政府若在其中缺位、无法引导舆论,甚至做出一些“甩锅”等奇葩做法,会不断消耗政府信用,最终掉入塔西佗陷阱,短期内难以获得舆论新人。

四、总结

自“二十条”发布以来,网络上一直存在着对该政策的讨论、评价、质疑之中。

官方权威解读和媒体定调一定程度上对“二十条”政策做了有效引导。大部分舆论实际上是认可“二十条”,并且对适度“放松”也表示支持。

但在“支持”的言论中同样存在着“担忧”与“质疑”。一方面,舆论担忧政策落实实效,各地执行力度与方式存在差异,结合各地疫情形势,“一刀切”“强制隔离”“物资配送不到位”等问题是否仍会存在。另一方面,“二十条”更加精准并有适度“放松”,但也易被解读为是“放开”“躺平”,更易被炒作成是对标西方国家防疫政策,甚至被境外势力利用胡乱猜测国家经济趋势。

在这半个多月内,各类舆情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可以理解为是超长抗疫状态下人们生存与基层以抗疫为主要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是20条政策在当前环境下不断适应与磨合的态势。

政策转型的确会出现阵痛。但自2020年以来,各地也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疫情,什么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还是没有被部分地区很好的理解,“二十条”带来的磨合期实际上是激化了各地防疫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在11月10日以前实际上已经有各种抗疫不力的负面新闻,比如富士康员工出逃)。

各地政府要看清舆论形势,当前的抗疫防疫的舆论基础已经远不如2020年和2021年那样,全民共同抗疫、齐心协力的优势已经被消磨殆尽,人们之间的共识、与政府的共识已经达到了瓶颈。网络上针对疫情的戾气非常严重,一方面是的确基层政府层层加码不作为,另一方面是网络环境本身的缺陷。能够缓和舆论的声音正在示弱,如何化解这场危机,对于各级政府来说是一场“大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