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蒋云龙

11月26日,重庆市举行第15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针对最近有部分市民担心在做核酸的过程当中会被感染,而且对核酸筛查的效果也会有一定的疑虑。重庆市卫健委副主任李畔回应:做核酸检测被感染这件事情,大家不要担心。

李畔介绍,统计表明,新增感染者当中六成以上是同楼栋、同小区、同社区的居民,他们感染的途径,往往是因为在社区活动当中,与熟人朋友、与一起购物的、一起取快件的这些居民(其中的感染者),没有防护或者没有规范防护而接触,就是人和人之间的这种接触感染的。直接在采核酸排队或者采核酸过程当中感染的情况很少,极个别有,但流调结果也不支持,所以从这点来讲,大家不要担心。对于高风险区,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风险人群,我们在高风险区里边有阳性的楼栋、单元是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就更不用担心了。只要我们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一米距”,完全可以杜绝这种情况。

为什么重庆各区县会有不同的核酸检测频次?李畔介绍,因为各个地方会根据实际情况、疫情防控需要量身打造,根据这个区域、这个街道、这个社区,甚至于这个小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核酸检测策略和措施。对重庆中心城区来讲,在本轮疫情才开始的时候,打疫情歼灭战时,中心城区疫情是多点、多源、多链条,而且不知道潜在感染者在哪个地方,链条又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敌人”在哪个地方,那么就把整个中心城区作为一个整体,全域开展核酸检测,每天都做,就是要把潜在的感染者找出来。所以在找了一段时间以后,划了高风险区。

进入社会面清零阶段,打攻坚战,这时候高风险区就是应划尽划快划,在高风险区内按照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持续攻坚;对其他的区域,由于还有社区传播现象,就实行“隔日一检”,找出隐藏“敌人”并歼灭,努力推进社会面清零。

但是这个过程中,中心城区各个区之间的疫情呈现分化,在某一个区里边各个街道、某个社区的情况也不一样,就像有的市民谈到“这个社区已经好多天了,十天、八天都没有阳性”,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在中心城区内,有的区新增数量一天上千,而且社会面的占比也比较高,提示我们在这些区里面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潜在感染者,社区的传播仍然没有阻断,就像刚才说的,在疫情之初要打歼灭战一样。所以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渝北区就决定用三天的时间连续做三轮,持续用力,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把潜在的这些感染者找出来,把风险源找出来。同样的,梁平区、垫江县、秀山县也是如此,区别在于不是在全区(县),而是在县城所在的街道和涉及疫情的街道这么做,是讲策略、讲实际情况、讲疫情处置需要的。

李畔说,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之前讲过新冠病毒潜伏期通常是2-4天,短的可能1天,甚至1天不到,长的可能会有8天,所以我们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政策是“5+3”,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观察,这样就会把风险降到最低,5天集中隔离期满以后就回家居家隔离。实际上高风险区也是用这个科学规律来做这个事情,5天没有阳性就降为低风险区,但不等于没有风险,还要继续观察。所以在解除高风险区并不等于解封,还要加强观察,尤其是当前中心城区疫情依然严峻复杂的时候,即便是高风险区降为了低风险区,仍然是中心城区全域协同防控、实施社会面管控。在高风险区内如果有流动、有接触、有活动、有聚集,那会造成新的感染,如果有新的阳性检出来以后,就要重新计算时间。所以一定要遵守防疫规定,特别是要尊重科学规律,这样才能够战胜新冠。

同时,高风险区以外的区域是非常大的,重庆也创建了很多“无疫小区”,因为当地确实没有,而且市民非常遵守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新的阳性出现,就会第一时间开展流调,排查密接、排查风险和风险点位,如果风险不可控,那就要立即划高风险区,如果风险可控,就恢复到常态化防控。“在这种情况下,请大家一如既往地理解支持和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尤其是核酸检测。”李畔说。

此外,渝中区、九龙坡区、江北区、渝北区梁平区、垫江县、秀山县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如果本来是“无疫小区”的,还需要做吗?针对这个问题,市里专门做了论证研究,明确“无疫小区”“无疫社区”不参加这三轮的全员核酸检测。对近5天都没有阳性的街镇、有阳性的街镇中近5天没有阳性的社区和小区,也不用参与这次全员核酸检测。